天天看點

真沒想到!袁亞湘院士發聲。姜萍決賽難不難?64人得零分

作者:資深科普君

導語

“好棒,姜萍真是大陸的驕傲,都說參加了全球數學大賽得獎的人很厲害,但姜萍同學還小就已經取得這麼好的成績,未來肯定會有所成就。”

近期,國内剛剛出現了一位令人驚歎的天才,這位名叫姜萍的女生在赢得了全球數學大賽的決賽,并且以第十二名的成績成績傳回了祖國。

而這位姜萍同學隻有17歲,還是一名中專生,然而居然就能在全球數學大賽上表現出如此出色的水準。

姜萍同學的成功案例不由得令人感到敬佩,對于這一成果,人們也紛紛表示祝賀,“千禧少女”姜萍同學帶動着全國人民的關注,大家都對她的未來發展充滿了期待。

真沒想到!袁亞湘院士發聲。姜萍決賽難不難?64人得零分

刷題與創新能力。

而在此前也有一名中學生的成績非常好,但是引起了很大的争議,這位暗物質專家以零分獲得了64名,這讓人們都十分的疑惑,為何好端端的數學競賽要用零分來考試。

這便引起了許多關于教育公平與創新能力,畢竟現在的教育本就應該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不應該強求學生成績好,讓學生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了。

這就有大老師袁亞湘院士對于此事進行了一番闡述,他認為,刷題的過程緊緊是在對一個相對固定的問題的機械重複,相對來講,可以掌握相關知識結構,提高解題能力。

但是對于世界上99%的數學這些基本的知識,學好的話,就可以在聯考上用滿分的成績去考的,同樣也可以保證自己在做事情時的解決問題的速度。

但是袁亞湘院士同時也提出了疑問,他說:“大多數考得高分的人,本身就很難做創新的事情,如果考出來的是什麼新的結論或者解法的話,那意義才更大一點,是以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不是讓學生去死記硬背了。”

這一番話可謂是一針見血,刷題隻是用來提高學生在更快解決問題上的一種能力,并不能起到學習這一科目的最終目的,隻有讓學生能夠将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才是這門學科更高的一種境界。

袁亞湘院士認為,應該要培養創新人才,而不是機械的工具人,應該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對學習中的問題進行思考,進而培養出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這樣學生在未來的學術道路以及各種創新發明上,都能夠有更高的創新能力。

但是姜萍同學好在還年輕,而且條件也非常的好,是以她能夠在數學上有一定天賦,同時又能夠勤奮努力的學習,才能在全球數學大賽上有這麼好的成績。

但是未來的路還很長,姜萍同學身上還面臨着許多的問題,首先便是系統的數學訓練,雖然她在數學上有一定的天賦和條件,但是在項目上的訓練和日常中的學習就顯得相對較少了。

同時,全球數學大賽的難度也是比較大的,而且題目非常多,可以進行的選擇也比較廣泛,是以在數學思維上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

是以接下來的日子,姜萍同學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在紮實訓練的時候,去不斷地查缺補漏,總結經驗,以及探讨解題方法,這樣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數學的本質。

另外一方面便是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創新能力是提前看出問題,是因為思考而解決問題,而不僅是因為做題而解決問題,更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

真沒想到!袁亞湘院士發聲。姜萍決賽難不難?64人得零分

創新能力更多的則是因為有了思考,這樣才會有解決的方法,每一種創新的背後都有着環境、邏輯甚至是人際網絡的支撐,是以創新力的水準,并不能僅憑着努力就能夠實作的。

同時還有一方面就是姜萍同學更加年輕,還不免會被心理壓力所影響,甚至會有一定程度的自大心理,畢竟數學上她的能力已經遠遠超越了很多的人。

數學素質教育。

姜萍同學的成功事迹也是廣大學生學習的榜樣,但是越是厲害的人越是謙虛謹慎,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成就上,都可以經得起考驗,這樣的成功才更加的耐人尋味。

但是未來的日子,姜萍同學需要加強的一方面就是數學素質的訓練上,尤其是數學的最基礎的知識,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數學知識的掌握,同樣可以保證計算的準确性,邏輯的可行性,以及證明的判斷性。

同時還有一方面便是統計的能力,或者是數學的應用能力,這都是可以逐漸進行提高的,關于解題的方法有很多種,隻要找到了合适的,就能夠更快的提高自己的水準。

并且還有一方面便是出國訪學的挑戰,出去需要承受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他人都會低估起在國内的實力,但是在實際的訓練中,他人的實力遠遠不止是眼前這一點。

是以在後續關于學習上的培養上,我們應該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上的興趣,數學有趣,每一道題目的背後同樣隐藏着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

為了能夠在數學上有所發展,我們做題的時候還需要從題目背後的思想方法入手,這樣也是可以加深對題目的了解。

其實作為一種學習的方法,刷題是十分有價值的,唯一需要注意的可能就是不要讓自己在機械的刷題的過程中,失去最初學習的想法了,刷題時要能夠對所學内容進行回顧和總結。

如果我們隻是為了刷題而刷題,那麼馬上我們就會在學習上産生一些不良的習慣,沒有針對性,沒有總結,這樣我們就會變得沒有想法,變得不會思考。

是以在刷題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對每一道題都要進行一下總結和思考,甚至是了解一下背後的原理,這樣也是為了創造條件,讓我們有一顆思考的大腦。

這樣做也是有助于我們往後的學習上,既可以知其然,更加需要知其是以然,豐富的學習方式,有助于我們的知識結構更加的完善,這是一種在學習上很有意義的做法。

真沒想到!袁亞湘院士發聲。姜萍決賽難不難?64人得零分

當然還有一種學習的方法,就是我們要了解題的意思,明白背後的規律,這樣做可以起到一個學以緻用的作用,規律是有的,而且大多都是固定的,不變的。

是以隻有我們真正明白了背後的道理,我們才可以運用到更多的生活中,可以更快的解決問題,可以更加的熟練。

教育體系的思考。

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其實對于學習上都會有自己的看法,但是這種看法可能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教育方面,同樣也是有很多的問題。

畢竟我們的社會在發展,而教育體系也需要改革,社會上現在最缺的往往就是創新能力,因為現在的教育往往隻是應試教育,按照教材上的内容進行學習和考試。

更多的是以量的多少來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并非是以質的好壞來衡量學生的成績,學習的方式同樣需要革新,這樣才能有利于社會上的發展,這樣才是對學生們最好的教育。

隻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們的學習不再是為了高分,而是積極主動的把所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這樣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同時還能夠使他們對所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真沒想到!袁亞湘院士發聲。姜萍決賽難不難?64人得零分

同時在學習的過程就要保持對問題的發現,對問題的思考,這樣往往是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一項能力,而且也是十分有價值的。

更重要的是這種能力的培養,其實對于一個人的考試成績來說,并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往往是因為這個人的德才而發展起來的,一個人的道德上的修養和學習上的能力,這些才是一個人所真正應該具備的能力,這樣才能真正的适應社會的未來。

結語

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能夠有輝煌的成就,但是前提是我們不能隻是對孩子的要求,更應該是對教育體系的要求,一個更加公平的教育環境,才能真正培養出未來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