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運空運價差收窄 跨境電商競争催化空運短期“爆艙潮”

作者:王琦 785

全球貿易海運和空運的價差已縮至近兩年來的最低水準。

以往,5~6月是海運淡季,今年在此區間内,整體海運運價卻一反常态,持續上漲。根據航運巨頭調漲7月費率情況看,至歐洲的運價最高接近1萬美元,這已接近幾年前疫情期間該航線的海運價格。

市場情報公司Rotate的資料顯示,目前,全球範圍内的海運費隻有空運費的六分之一,是自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港口擁堵、“一箱難求”以來,空運價格與海運價格差距最小的時候。曆史上看,空運價格通常是海運的12~15倍。

甯波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對外貿企業困擾最大的運輸難題是海運價格上漲、艙位難訂,最直接的原因是紅海危機帶來的航線繞行、班次周期拉長,運輸鍊條不暢又加劇集裝箱“缺櫃”。

6月26日,一場浙江省商務廳舉辦的海運(空運、中歐班列)、國際展覽供需對接活動在甯波舉辦,不少外貿企業期望對接到最具成本效益的運輸方式。對接會現場,不少企業咨詢空運方式,尤其以跨境電商企業居多。目前,海運費用暴漲縮小了與空運價格之間的價差,這會對企業選擇運輸方式帶來影響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物流企業、跨境電商企業了解到,海運和空運運輸方式對應不同産品類型,不會因價差降低出現明顯的運輸方式“海轉空”。跨境電商行業競争加劇,考慮到成本效益,企業更多選擇海運,但也會因時效性采用空運,近期帶來明顯的空運運力緊張。

海運空運價差回落

目前,海運價格上漲明顯,外貿企業感受到直覺的成本壓力。

以歐洲航線為例,截至6月24日,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歐洲航線)報4765.87點,與上期相比漲1.6%,上漲趨勢自今年3月持續至今。

目前處于外貿出貨的淡季,8月左右則是傳統聖誕季出貨旺季。有外貿企業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淡季的海運價格已經漲得很高,預計到了下半年的旺季,海運價格還會上漲,屆時可能會達到前幾年疫情期間的運價水準,預計對外貿企業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支出。

海運價格上漲趨勢也傳導至空運,帶來空運價格上漲,但今年以來二者價差縮小。

在1月底舉行的季度空運網絡研讨會上,運輸資料公司Xeneta首席空運官Niall van de Wouw表示,1月,亞洲到歐洲的空運價格開始飛速上漲,更多是受到了紅海危機的影響。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空運價格回升如此之快是一個宏觀信号:因為海運的不确定性,物流公司使用空運的情況比預期要多。

根據Rotate追蹤的資料,過去12個月,全球空運和海運價格之差出現劇烈波動。去年第三季度,電子商務需求激增,海運市場趨于平靜,兩者價格差飙升超過20倍。今年年初,紅海危機導緻海運費飙升,兩者價格之比又回落至5~10倍之間。

一位台州的醫藥化工企業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前企業主要以海運出貨,樣品則通過國際快遞方式送達。而現在也考慮部分高價值産品采用空運送達,搶抓時效。以運輸至印度為例,海運需要14天左右,空運需要3~4天。

不過,空運仍然更多适用于高價值的産品,部分紡織行業、家具行業的外貿企業仍然以海運為主要運輸方式,對他們而言空運的運輸成本仍然較高。

中外運空運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目前空運海運價差在縮小,但一般走海運的貨物不會大量轉向空運,除非趕傳遞期。空運最初主要适用于高附加值的化工産品和電子産品,本身空運和海運對應的産品類型就是兩類。

“以歐洲航線為例,現在一個貨櫃運價為7000~8000美元,折算到每公斤價格,還是比空運便宜很多。”上述負責人表示。

跨境電商競争催化空運運力緊張

企業選擇海運主要從經濟角度考慮。不少跨境電商受訪者表示,今年行業競争壓力大,物流環節降成本十分重要。

樂倉資訊科技有限公司華東招商經理許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企業在海外自營倉庫,做跨境電商的客戶會把商品放在海外倉,“考慮到經濟性,我們目前還是通過海運運輸跨境電商的貨物,空運用得不太多。海外倉的方式更強調前期規劃,針對銷售旺季提前兩個月備貨,對時效性要求不會太高”。

廣州一位跨境電商從業者李楓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的跨境電商行業非常卷,加上物流運費上漲,跨境電商的賣家壓力确實不小,會盡量壓縮物流成本,“能走海運肯定會選擇走海運”。

空運則作為跨境電商貨物運輸的補充,主要滿足特定時效性需求,尤其在全托管/半托管模式下,電商平台的包裹數量迅速增長,對空運需求也增加。

“一些首單測款和補倉的急件一般還是優先考慮空運的方式,加上跨境平台推出的海外倉半托管模式,對空運的需求也有所增加,是以空運最近在持續漲價,整體空運運力也是比較緊張。”李楓說。

受訪的空運作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跨境電商的快件小包占空運很大的業務體量。今年以來跨境電商增長比較快,相關物流企業也在深挖航運運輸運力采購,空運運力也在增加。從航線來看,今年空運作業的美洲航線相對穩定,歐洲航線價格在上漲,主要因為歐洲跨境電商采購量上漲較快。

以英國為例,疫情加速當地居民的網購習慣。根據RetailX釋出的2024年版英國電商市場報告,2019年,76.9%的英國消費者在網上購物,而2023年穩步上升至81.9%,網購滲透率持續上升。

不止空運,針對不同市場,跨境電商可選的物流方式也在增加,但海空聯運仍然不是主流。

此前,海空聯運的業務模式已經出現,但由于空運價格太高,沒有大量推廣。随着近年來海運、空運、鐵路、卡航等運輸方式逐漸豐富,在時效和成本效益上均不占優勢的海空聯運方式的生存空間較小。

李楓認為,對跨境電商企業而言,目前美國海運拼箱的業務比較成熟,考慮時間的話會選擇空運或美森快船,至于選擇空轉海還是海轉海,主要還是看備貨時長的要求。從歐洲市場看,共建“一帶一路”對歐洲物流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除了海運,鐵路和卡航也是成本效益較高的選擇,目前歐洲卡航基本保持18~25天的時效。

“跨境電商企業選擇運輸方式核心還是看成本和時效,為了提高毛利,控制物流成本,隻能盡早做更長期的備貨計劃,選用成本效益較高的運輸方式,但在有一定毛利率保障的情況下,從資金周轉率考慮會選擇時效較快的運輸方式。”李楓說。(應受訪者要求,李楓為化名)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