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山之石(第8期):為何美元地位難以撼動

作者:人大國發院

— 他山之石 —

欄目介紹

《他山之石》是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NADS)推出的新欄目,旨在分享國際知名智庫有關全球政治、經濟、科技、安全、社會等領域的研究成果,以供參考。

他山之石(第8期):為何美元地位難以撼動
他山之石(第8期):為何美元地位難以撼動

圖檔來自《外交事務》官網截圖

他山之石(第8期):為何美元地位難以撼動

埃斯瓦爾·普拉薩德 Eswar Prasad

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布魯金斯學會進階研究員

美元是世界上最容易被認可、被廣泛接受和追捧的貨币。美元也因其賦予美國強大的權力而備受诟病。華盛頓将美元作為對付競争對手的武器。甚至美國的盟友也對依賴美元感到惱火,因為其經濟和金融體系會被美國變化無常的政策所影響。是以,不論敵友都希望結束美元的主導地位,積極推廣本國貨币在内的替代貨币。

美國的所作所為也在幫助他們。美國經濟已不再輝煌如往昔,公共債務不斷上升,政策反複無常,債務違約不斷。更糟糕的是,民主法治、美聯儲獨立性、權力制衡機制等支撐美元實力的基石已被民粹主義政客破壞。是以,如果美元失去影響力也不足為奇。

但事實恰好相反,預估美元走弱的趨勢隻會加強其全球主導地位。美元地位穩固部分原因是,相較于世界其他地區和國家,美國經濟規模較大,活力十足,而且各地民粹主義和威權主義也在崛起。經濟和地緣政治動蕩隻會刺激投資者尋求安全投資,而美元仍是最值得信賴的貨币。美國金融市場比其他國家大得多,美元資産買賣更容易、更便宜。

美元并非完全不受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力量變化的影響。但即使美元受損,其與假定對手之間的差距也隻增不減,且這一趨勢沒有停止的迹象。中國和印度的貨币在國際上沒有明顯的發展勢頭。盡管全球貨币的等級不斷變化,但很多變化都是在打擊對手和改善美元的相對地位。國際事務和經濟動蕩隻會增強美元的相對實力,幾乎沒有什麼能在短期内改變這一狀況。

值得冒險

自二戰以來,美元作為國際貨币的領先地位展現在各個方面。即使按保守估計,至少有一半的國際貿易都是以美元計價和支付。世界各國央行的外匯存底中約59%都是以美元計價的資産。美元仍是全球債務市場的主要融資貨币,不論是開發中國家還是歐洲的政府、銀行和公司在籌集資金時都傾向于選擇美元。

這些優勢都是互相促進的。外國央行對美國國債的需求為美國政府借款提供了資金,進而使美國利率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準。這反過來又激勵外國政府、金融機構和公司借入美元。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甚至英國和歐洲央行都從美聯儲借入了美元。

但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元已成為風險越來越大的資産。美國經濟仍充滿活力和韌性,但到2024年底,聯邦公共債務總額可能超過35萬億美元,約占年度GDP的125%。标準普爾、惠譽等信用評級機構已經下調了美國政府債券的評級。美元還受制于美國政治。特朗普執政期間,美國制衡機制、法治、美聯儲獨立性遭受重創,打擊了投資者對美元長期穩定價值的信心,促使他們尋求替代方案。華盛頓将伊朗、北韓、俄羅斯踢出國際金融體系也引發寒蟬效應,導緻其他國家擔心自己的美元應急儲備是否也會被鎖定。

虛假的預言

事實證明,美元衰落的預言誇大了美元的弱點。多年來,沒有一種貨币能夠取代美元。歐元的确蠶食了美元作為支付和儲備貨币的份額。到2009年,歐元在全球外匯存底中的份額從2000年的18%上升至28%。但歐元區債務危機暴露了歐洲貨币聯盟的經濟和政治弱點,歐元在全球外匯存底中的份額目前已跌至20%以下。人民币也經曆了類似軌迹,在全球外匯存底中所占份額保持在3%以下。

其他國家的貨币更不足以挑戰美元的地位。美國經濟學家巴裡·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研究發現,經濟和地緣政治變化提升了澳元、瑞典克朗、印度盧比等貨币的儲備,但這些貨币在全球金融體系中仍是小角色。它們的崛起主要是以犧牲歐元、英鎊、日元等傳統儲備貨币為代價。美元仍穩居高位,遠離紛争。

新的貨币形式

一些政客和分析師建議,各國應考慮持有黃金和加密貨币作為替代美元的“安全資産”,因為它們都很稀缺,應該比傳統貨币更保值。但稀缺本身并不能確定其具有持久的價值。黃金價值波動和大量兌換的難度使其無法成為安全資産。沒有一家央行願意在加密貨币上投機冒險。中國、印度、日本已經在測試數字貨币,數字歐元也即将問世,這或許會削弱美元。

但比特币已經被證明難以處理大量的支付交易。穩定币等新型加密貨币的價值依賴各國法定貨币的儲備。但諷刺的是,以美元為支撐的穩定币是唯一真正獲得關注的穩定币,隻會讓美元的地位更加穩固。沒有迹象表明數字人民币會加速人民币的崛起,因為北京不太可能實施重大改革,放松對任何形式人民币的管制。

美元的持久力

美元末日論者仍認為美元處于衰落的邊緣,指出美元在二戰後迅速取代了英鎊成為主要儲備貨币。但當今世界沒有哪個強大的對手能與美國的經濟和金融市場規模相匹敵。美國機制惡化,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情況更糟糕。

外國投資者在美國持有的美元金融資産比美國投資者在國外持有的外币資産更多,意味着美國是世界其他國家的淨債務國。如果世界抛棄美元,美元相對其他貨币的價值暴跌,美國海外資産的價值将更高,因為每機關外币的價值在增加。相反,如果外國人将美元資産兌換回本國貨币,其價值将大幅下降。換句話說,美元貶值将導緻世界其他國家向美國獻上一份巨額大禮。

世界各國肯定應避免掉入“美元陷阱”。恰恰相反,從2014年到2024年初,美國外債從30萬億美元增長到51萬億美元以上,而美國資産從24萬億美元隻增長到33萬億美元,美國對世界其他國家的淨債務高達6萬億美元。

美元升值而不是貶值的另一例證是美元在特别提款權(SDR)籃子的權重。IMF每五年進行一次SDR定值審查,2022年,人民币的權重上升至12.3%,但美元的權重仍增加了近兩個百分點,達到43%,丢失份額的是歐元、英鎊和日元。

混亂中的安全

經濟和地緣政治因素仍在刺激各國央行分散外匯存底。但現實情況是,美元仍過于強大且在全球經濟中根深蒂固,以至于各國無法轉向其他貨币,因為它們作為支付和儲備貨币的地位在下降。美國經濟規模和活力仍屬全球第一。即使中國經濟有朝一日能與美國相媲美,也缺乏與華盛頓競争所需的強大制度架構。

華盛頓的過分言行可能會損害美元的地位。市場可能會在某個臨界點決定再難承受美國不斷上漲的公共債務水準。國内外投資者可能因擔心通脹飙升而抛售美債。特朗普連任或将進一步削弱美國民主和美聯儲獨立性,降低人們對美元和美國金融市場的信任。

然而沖突的是,混亂卻對美元有利。任何經濟和地緣政治動蕩,即使是美國自己引起的,也會導緻全球投資者尋求安全的避風港,而美國金融市場是唯一一個足夠滿足他們需求的龐大市場。

與其寄希望于其他國家的經濟和制度弱點,美國政客隻需要打好自己的牌就能鞏固美元的主導地位。華盛頓應制定促進增長和金融穩定的經濟政策,確定美聯儲的獨立性,實施更明智的金融制裁等措施,以保持人們對美元的信任。

最終決定美元地位的或許并不是美國的強大實力,而是世界其他國家的弱點。除非美國領先于他國的差距有所改變,否則無論美國牌打得多麼糟糕,都不要指望美元會衰落。

文稿來源:Eswar Prasad, Top Dollar, Brookings, 2024/6/18

原文連結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top-dollar-currency-prasad

注:編譯文中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

文章編譯:孫巧鈴

文章來源:人大國發院

微信編輯:張菁菁

他山之石(第8期):為何美元地位難以撼動

人大國發院是中國人民大學集全校之力重點打造的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現任理事長為學校黨委書記張東剛,現任院長為校長林尚立。2015年入選全國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機關,并入選全球智庫百強,2018年初在“中國大學智庫機構百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國家高端智庫綜合評估中入選第一檔次梯隊,是唯一入選第一檔次梯隊的高校智庫。

人大國發院積極打造“新平台、大網絡,跨學科、重交叉,促創新、高産出”的高端智庫平台。圍繞經濟治理與經濟發展、政治治理與法治建設、社會治理與社會創新、公共外交與國際關系四大研究領域,彙聚全校一流學科優質資源,在基礎建設、決策咨詢、公共外交、理論創新、輿論引導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人大國發院以“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引領者”為目标,紮根中國大地,堅守國家戰略,秉承時代使命,緻力于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一流大學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