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讓孩子過早這麼幹,你以為是娃聰明,實則有很大隐患

别讓孩子過早這麼幹,你以為是娃聰明,實則有很大隐患

杏媽育兒

2024-06-27 10:14育兒領域創作者

​撰文:小米媽

小冬是我們小區的鄰居寶寶,比我的孩子略小幾天,但他學會走路的時間卻早得多。我的孩子在13個月大時才開始走路,而小冬不到10個月就能獨立行走。

對此,小冬的奶奶非常高興,認為她的孫子聰明且能幹,甚至可能是個天才。這讓我有些擔憂,因為我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發育遲緩。其實下面這幾件事,家長可不要提前做。

别讓孩子過早這麼幹,你以為是娃聰明,實則有很大隐患

1、過早走路

孩子過早地開始走路并非總是好事。它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一系列潛在的危害。

這可能會引起腿部彎曲、變形、肌肉和關節受損等問題。此外,還可能出現腳尖着地、内八字或外八字等不良姿勢,甚至可能影響大腦的發育。

我了解大家對孩子成長的殷切期望,以及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線”的心理。但我們必須認識到,每個孩子的成長速度都是不同的,我們應該尊重并支援他們按照自己的節奏發展。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遵循特定的規律。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事情不能過于強求,過早的介入或強制學習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産生不良影響。例如,除了學走路外,還有6件事不宜過早讓孩子嘗試。

别讓孩子過早這麼幹,你以為是娃聰明,實則有很大隐患

2、過早把尿

傳統上,老一輩人傾向于給孩子把屎把尿。但在寶寶膀胱發育成熟之前,頻繁地這樣做可能會導緻膀胱功能不全、脊髓發育不完善、骨盆不穩定和髋關節發育異常等問題。

專家建議,在嬰兒一歲以前都不宜進行這種行為。有些觀點認為,寶寶六個月左右,學會獨坐後,可以适當嘗試,但在此之前最好避免,以免傷害脊柱。在把尿的過程中,家長的動作要輕柔,注意室内溫度,防止寶寶着涼,并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有不适或反抗,應立即停止。

3、 過早斷母乳

母乳喂養為新生兒提供完整營養,保障嬰兒健康。母乳含所有必要營養和抗體,助寶寶健康成長。世衛組織、美國兒科學會及國内專家強調至少六個月純母乳喂養,後漸添輔食,持續至兩歲。

提早斷奶會剝奪寶寶最佳營養源,影響身體發育。媽媽們應堅持親喂至兩歲以維護寶寶健康。

别讓孩子過早這麼幹,你以為是娃聰明,實則有很大隐患

4、過早學坐

過早讓寶寶學坐不利,因其脊柱骨骼未成熟,肌肉弱,過早施壓可能妨礙正常生長。多數寶寶在6-8個月可自坐,但有個體差異。練習時應由拉坐過渡到靠坐再到獨坐,循序漸進。

這包括確定他們的坐姿穩固,避免從高處如椅子、沙發或床上摔落。同時,我們也需要密切關注寶寶的反應,一旦他們表現出不适或抗拒,應立即暫停相關訓練。

别讓孩子過早這麼幹,你以為是娃聰明,實則有很大隐患

5、過早戒掉紙尿褲

兩歲前,寶寶的肛門括約肌未完全發育,過早的如廁訓練可能會給寶寶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甚至影響腎功能。通常推薦,寶寶一歲半時可以開始逐漸減少紙尿褲的使用,到兩歲半至三歲左右完全戒掉。

【以上内容供參考學習,請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兒路上那些事吧。】

檢視原圖 47K

  • 别讓孩子過早這麼幹,你以為是娃聰明,實則有很大隐患
  • 别讓孩子過早這麼幹,你以為是娃聰明,實則有很大隐患
  • 别讓孩子過早這麼幹,你以為是娃聰明,實則有很大隐患
  • 别讓孩子過早這麼幹,你以為是娃聰明,實則有很大隐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