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陽幸福裡讓群衆感受“家門口的幸福”

作者:星光媒界

本網訊

青陽幸福裡讓群衆感受“家門口的幸福”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社群作為城市工作的基礎,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關鍵承載。

青陽幸福裡讓群衆感受“家門口的幸福”

泉園街道青陽社群堅持黨建引領,強化頂層設計,打造精幹隊伍,創新工作方式,讓群衆在共建共享高品質社群文化中堅定文化自信、樂享幸福生活。

強化頂層設計 擎畫“新圖景”

完善“功能完備、布局合理”的設施建設,夯實家門口的基礎保障。基礎設施是服務居民群衆的重要載體,直接關系居民群衆的生活品質。優化社群陣地功能布局,從便民服務、文體娛樂等居民日常需求入手,推進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補足建設功能短闆,旨在讓群衆在家門口、樓底下即可實作學習有陣地、活動有場所、休閑有去處。

青陽幸福裡讓群衆感受“家門口的幸福”

為此,青陽社群特打造五個文化景點:董師傅共享小屋、吳大姐愛心中轉站、青鄰便民剪縫點、益陽惠民雜貨鋪、衆鄰百樂亭來滿足轄區居民的文化需求。

打造精幹隊伍 盤活“大棋盤”

建強“引領有力、覆寫有效”的組織堡壘,彙聚家門口的紅色力量。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社群依靠基層黨組織更好地把黨員群衆組織起來、凝聚起來,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

青陽幸福裡讓群衆感受“家門口的幸福”

青陽社群整合在職黨員、老黨員老幹部、先進模範人物、文化志願者、文化達人的資源優勢,打造一支熱心的社群志願服務工作的領軍隊伍,抓好隊伍建設,打造服務鐵軍。

創新工作方式 烹出“鮮滋味”

健全“優質普惠、便捷可及”的服務體系,提供家門口的暖心服務。

青陽幸福裡讓群衆感受“家門口的幸福”

青陽社群的五個文化景點各有特色:董師傅共享小屋——有的居民閑置工具無處堆放、有的居民家中“小修小補”苦于沒有工具而束手無策,在共享小屋裡實作了雙向對接;吳大姐愛心中轉站——社群居民愛心捐贈的小推車、毛絨玩具、衣物、圖書……在這裡又煥新生;青鄰便民剪縫點——有一技之長的志願者向居民開展公益理發、縫紉零活的服務;益陽惠民雜貨鋪——小區熟人鋪子,便民親情價俘獲鄰裡的“芳心”;衆鄰百樂亭——鄰裡在撲克、象棋、羽毛球、劇本殺等場景中,體驗小時候門不閉戶、街坊往來的親切感。

青陽幸福裡讓群衆感受“家門口的幸福”

青陽社群始終堅持在為百姓的傾情服務中,生動诠釋、踐行社群價值觀,增強社群文化感召力,以高品質社群文化推動社群建設提質增效。将社群服務融入萬家燈火,讓群衆真真切切感受到“家門口的幸福”。

供稿來源青陽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