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作者:成者為王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中國在新能源電動車領域取得巨大成功,令昔日全球汽車領頭羊歐洲感到眼紅。

為對于中國蓬勃發展新能源電動車産業進行限制,歐洲日前提高對華關稅,企圖遏制中國新能源電動車的全球市場開辟!

中國與歐盟就關稅問題展開多次探讨,歐盟更是提出和解條件,顯露出其背後真正意圖,是為了與中國進行新能源電動車領域的技術共享!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那麼面對歐洲提出的無理要求,大陸是否會讓步應允,未來中歐合作又将走向何方?

一、中國新能源電動車蓬勃發展遭歐洲眼紅

自從工業革命誕生汽車開始,歐洲便始終是汽車生産的核心地區之一。

歐洲的德國、法國等國家都曾是著名的汽車工廠,擁有一系列諸如大衆、奔馳、雪鐵龍等全球知名車企。

但随着新能源電動車行業的強勢崛起,歐洲老牌車企對于全球汽車市場的壟斷格局逐漸被打破。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新能源電動車相比較傳統的燃油車具備諸多優勢,進而令傳統燃油車市場日漸萎靡。

新能源電動車最大的優勢便是使用的能源更加環保,對于環境的破壞更小,符合全球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這令新能源電動車在全球範圍内大行其道!

而且随着俄烏沖突的發生以及中東局勢的不穩定,令全球石油價格迎來迅猛增長,傳統燃油車的行駛成本不斷上漲,進一步打擊廣大車主對于傳統燃油車的購置熱情!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此前新能源電動車之是以無法對于燃油車進行替代,主要的缺陷在于動力以及續航與燃油車存在明顯的差距。

但是随着三元锂電池以及磷酸鐵锂電池的問世,新能源電動車的動力以及續航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

而目前大陸生産的新能源電動車,普遍續航皆在600公裡左右,而且百米加速速度同樣不斷創造新高。

更令歐洲市場難以接受的是,大量歐洲人本着綠色環保的理念,增加中國新能源電動車的購買量,壓縮傳統歐洲汽車企業的經濟效益!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中國蓬勃發展的新能源電動車行業,更是令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實作了對于傳統燃油車強國的彎道超車!

面對中國新能源電動車行業的迅猛崛起,令歐洲國家感到十分眼紅,進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限制中國新能源電動車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那麼歐洲對華新能源産業究竟進行何種限制,中歐談判之下,歐洲方面又暴露出何種真正的企圖呢?

二、歐洲提高對華新能源産品進口關稅的真正企圖

為限制中國新能源電動車行業的迅猛崛起對于西方車企造成的沉重壓力,歐盟積極響應美國的政策要求,對于中國新能源電動車行業進行提高關稅限制政策。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其實早在去年開始,歐盟便對于蓬勃發展的中國新能源産業虎視眈眈,并且向聯合國控訴中國政府存在對于中國新能源企業的過量财政補貼問題。

而且歐盟還企圖通過所謂的反補貼調查為理由,進而對于在歐洲的中國汽車企業展開調查,其要求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所有的電池産品經營範圍、發展規劃、技術工藝以及産品配方等,歐盟對于資訊的搜集程度完全超過了反傾銷調查所需!

是以大陸企業懷疑歐盟真正目的怕是為了探尋中國新能源電動車領域的技術專利,進而拒不讓步,這也間接導緻後續歐盟對華增加關稅政策的實施。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6月中旬,歐盟忽然以中國新能源電動車産品存在過量補貼的借口,提高了對華商品進口高達38.1%的關稅,進而令中歐兩方的合作關系徹底陷入到僵局之中。

而值得玩味的是,此前美國忌憚中國新能源電動車産業的不斷壯大,進而對華實施關稅增收政策。美國增收的關稅幅度要更大,從25%提高到了100%以上。

而此次歐盟提高中國新能源電動車關稅政策實施時間為7月4日,恰巧這天也正是美國的獨立日,是以此次歐盟政策的施行,也可以看作其對于美國的回應以及表忠心行為。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盡管歐盟計劃對華實施關稅增收,但并非獲得所有國家的支援,其中德國便是堅實的否定者。

德國是中國在歐洲合作最密切的國家之一,其有着大量從中國進口的新能源電池訂單。

是以一旦關稅增收政策實施,将會對于德國汽車企業以及德國經濟發展起到遏制作用,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更是策劃訪華活動,充當中歐中間調停人的作用,企圖令中歐做出互相讓步!

在中歐合作不斷僵化的局面之下,歐盟提出了一個相對“中庸”的解決辦法。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其邀請中國車企前往歐洲建造合資工廠,并且與歐盟進行技術分享,進而減免關稅,歐盟這則建議看似合理,但背後卻有着太多的小心思。

看似是用投資的方式為中國企業謀取關稅減免,但背後卻是對于中國新能源領域技術專利的觊觎。

在國際市場中合資方式換取關稅減免的方式并不少見,像是德國汽車奔馳、大衆等,便是以合資方式進入中國進行售賣,但在技術專利方面兩國應當保持泾渭分明,而非“強取豪奪”!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而且像是歐盟這種扯關稅大旗,以此實作專利擷取目的的行為更是聞所未聞,可謂是“強盜行為”!

而諷刺的是,歐盟内部還在對于這項舉措持有十足的信心,并且由多名内部人員在就利用哪些外國投資條例來進行中國企業的“說服”進行挑選!

卻不想大陸根本不會做出讓步,就在大陸宣布将會提高歐洲大排量汽車的進口關稅,以此對于歐盟關稅政策進行反制!

那麼在中歐關于新能源電動車市場難以取得一緻意見的情況之下,将會導緻新能源電動車市場發生何種變化?未來中歐貿易合作又将走向何方?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三、未來全球新能源電動車市場發展展望

對于歐盟來說,其渴望通過脅迫手段獲得中國新能源技術也是被逼無奈,如今随着新能源電動車相較傳統燃油車展現中衆多優勢,更是令歐洲引以為傲的燃油車市場并進一步壓縮!

就連歐洲燃油車技術最先進的德國,也開始紛紛投入到電車的研究之中,更是不斷推出電車産品,隻可惜存在一定的技術差距進而銷量慘淡。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甚至就連歐盟的進階外交官在接受采訪時都明确表示,目前歐洲在汽車領域的研究已經全面落後,從曾經的上司者變成如今的追趕者。是以未來歐盟不應該與中國進行對抗,而是應當尋求合作。

在歐盟衆多的成員國之中,匈牙利同樣是反對歐盟關稅政策增收的國家之一。

這是由于匈牙利憑借與中國貿易的良好往來以及全歐洲最為低廉的電價,将會成為未來中國歐洲新能源工廠的建設中心。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甚至有知情人士爆料,匈牙利将會在不久後擔任歐盟理事會主席期間,全面推動與中國企業建立合資企業的計劃,并且可能将關稅提高的政策進行取消!

但無論如何,技術共享的合作方式并不現實。目前中國新能源電動車能夠暢銷全球,主要的依仗除了中國低廉的造價成本之外,便是技術方面的優勢。

是以未來大陸或将與歐盟進一步進行協商,出讓一部分非前沿技術,進而以合資企業模式在歐洲開拓市場,達到雙方共赢的結果。

而且更為紮心的一點是,即使歐洲拿到了中國目前掌握的先進新能源技術,卻并非一定可以挽救歐洲汽車行業的發展的頹勢。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這是由于新能源電動車行業發展日新月異,固态電池等技術更是在不斷成熟,未來新能源電動車市場格局将會迎來新的變化!

而歐盟關稅的調整政策,同樣為中國新能源産業的發展敲響警鐘,新能源電動車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路程并不簡單,而且還有其他車企緻力于固态電池、氫能電池的研發虎視眈眈,世界新能源電動車市場未來格局仍舊留有懸念!

是以對于中國新能源電動車企業來說,仍舊需要增加科技研發投入,掌握企業核心技術,力求實作技術突破,如此才能在未來新能源産業競争中占據主動!

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強盜邏輯!

結語

歐洲由于眼紅中國新能源電動車領域實作的一系列輝煌成績,進而對于中國提高關稅進行打壓,并且想要借助關稅增收建設合資車企,掌握大陸先進專利技術!

面對歐盟強取豪奪計劃大陸拒不讓步,這将導緻未來全球新能源市場競争愈發激烈,大陸車企需要增加研發投入,掌握發展先機。

對于歐盟開出和解條件,借關稅迫使中國與歐盟分享技術,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讨論。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 2024年6月19日《歐盟被曝對華關稅意在迫使中國車企組建合資企業、分享技術》

澎湃新聞 2024年5月23日《歐盟加征關稅在即,中國車企尋路歐洲》

新民晚報 2024年6月24日《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征收關稅?情況似乎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