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侄女說:“姑姑,我考上211,你給我5萬,考上985,你給我10萬”

作者:星星說情感

導讀

講述了一禅一諾與侄女之間的家庭關系故事,侄女聯考後對于期望與要求的變化,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慈愛、了解和挑戰。侄女在家庭中有求必應,但也帶來了懸崖式消費和家庭沖突。一禅一諾勸導着家人不能慣壞侄女,但面臨着家庭和諧與成員了解之間的挑戰。

侄女說:“姑姑,我考上211,你給我5萬,考上985,你給我10萬”

家庭關系的多樣性與挑戰

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其實并非隻有血緣關系,還需要尊重、了解和真誠的關懷。這些年輕人在侄姑這兒過的日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侄女說:“姑姑,我考上211,你給我5萬,考上985,你給我10萬”

侄女的聯考與期望

6月7日,侄女聯考完回家,一禅一諾問她,考得怎麼樣,侄女說,沒問題。第二天,侄女查分數,問一禅一諾,說如果考上了,你給我5萬紅包還是10萬紅包?一禅一諾愣了,侄女說,你知道我要上的是什麼學校,我将來要過怎樣的生活,你覺得10萬夠嗎?一禅一諾心想,能拿下重點大學應該沒問題,于是答應給10萬。

侄女說:“姑姑,我考上211,你給我5萬,考上985,你給我10萬”

期望落空與新要求的出現

可等到成績公布,侄女愣了,她以為自己能進重本211,可隻是211。本人很淡定,但對上一禅一諾兌現承諾很在意。當晚便找到一禅一諾,說出自己心裡的“算計”:學費按10萬算,你已經給我答應過10萬;生活費按5萬元/年算,你給我5萬元紅包,在我大學畢業的那年暑假給我買輛足矣表達祝賀的車做獎勵;還要給我買套房子、戴鑽石、開寶馬。侄女語重心長地說:“這是你陪伴我成長的一部分,也是你給我的聘禮。”

家庭中的慈愛與了解

侄女有求必應,不僅如此,在生活上三令五申。比如,她喜歡吃某種水果,就得把屋裡空空如也的幾個大果筐都堆滿;喜歡喝某種飲料,就必須備好幾箱。如果不滿足她要求,她就會撒嬌、發脾氣。侄女媽看不慣了,就得趕緊給買。

懸崖式消費與家庭沖突

前幾天,侄女和侄女媽到外地旅遊。遊玩回來的那天晚上,侄女媽看時間已經很晚了,提醒侄女早點休息。但侄女卻一臉理所當然地說:“我要什麼你們就得給我買什麼。”因為她把自己手機上收藏的商品都買了個遍,單子上寫着奢侈品包包、首飾、名表等。

慈愛之心與現實挑戰

一禅一諾有些不悅,她勸侄女媽别慣着孩子,“這是我們家,不是你們家。”沒想到侄女聽到“買不起”的回答後更來勁了:“我要什麼你們不買,等會我還要給我男朋友買點東西。”說完扭頭就走。她邊走邊喊:“記得把錢給我打到位。”

家庭關系中的溝通與了解

如今侄女有求必應、大手大腳花錢的作風讓家裡人憂心忡忡。特别是一禅一諾,既為難拒絕又擔心慣壞了她。6月22日那天晚上,一禅一諾向家人發出通牒:“明天是端午節,我們包粽子吃粽子。今晚我再跟你們說一次:我們家不能寵孩子慣孩子!從明天開始我們家所有東西都不能讓她摸空了!你們千萬不能給她慣出‘大少’來!”

家庭和諧與成員間的了解

家人應允着,但好像并沒有把一禅一諾的話放在心上。他們或許隻是覺得侄女犟、任性,并沒有深究問題根源。也或許他們并不知道,在他們為侄女妥協遷就時,39歲的單身女子——一禅一諾在承受怎樣的壓力。

結語

家庭關系中的溝通與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面對家庭成員之間的期望與挑戰時。在這個故事中,一禅一諾為了維護家庭和諧,努力平衡着對侄女的愛與責任。我們在面對家庭關系問題時,也應該學會了解、包容和溝通,以實作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共處。

對此,您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