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爆款“基因”消失,五菱後續靠誰抗銷量?

作者:石府的江湖

作為家喻戶曉的汽車企業,上汽通用五菱曾經打造了多款暢銷車型,五菱宏光、五菱之光、寶駿730、宏光MINIEV……五菱之光、五菱宏光曾月銷超過8萬輛,宏光MINIEV超7萬輛,寶駿730、寶駿510超5萬輛。

但曾經的輝煌很難重制,如今的上汽通用五菱,神車時代已經過去,五菱宏光、宏光MINIEV的爆款現象已成曆史。

爆款“基因”消失,五菱後續靠誰抗銷量?

爆款“基因”消失了

今年5月,上汽通用五菱銷量為44720輛,同比增長8.0%,環比下降13.6%。主力車型為五菱星光、五菱缤果家族和宏光MINIEV家族,5月銷量分别為10492輛、14531輛和17025輛。這也是五菱5月僅有的3款銷量過萬車型。

确實,正如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呂俊成在今年年初所說,靠單一産品大銷量來解決、掩蓋一切問題已經沒有可能,五菱從市場的上司者變成了追趕者。

五菱的爆款“基因”何時消失了?我們可以先回顧一下,五菱的幾款爆款車型是怎麼煉成的。

從大環境角度來說,五菱宏光、五菱之光正巧趕上中國的城鎮化程序,滿足消費者對微車的各項需求,是以成為當時很多小微創業者的首選車型;寶駿系列車型也是伴随中國汽車高速增長的時候,瞄準下沉市場,收獲了不少使用者;宏光MINIEV則是乘上了國内新能源汽車飛起的“東風”,2021年和2022年,新能源市場呈現啞鈴型發展,高低兩端的電動車銷量增勢更為明顯。

爆款“基因”消失,五菱後續靠誰抗銷量?

從産品角度來說,上汽通用五菱定位準确,主要面向預算有限、注重實用性的消費者群體。是以其熱銷車型基本都是以低價格、高成本效益來赢得市場,售價基本不會超過10萬,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的用車需求。五菱也是以踐行了“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的企業理念。

但是,市場不會一成不變。随着消費更新,目前汽車市場低端消費低迷,高端消費較強。根據乘聯會資料,今年,A0級市場和A級轎車市場均有一定的下滑;B級轎車市場表現較好;SUV高端化較強,B級和C級的SUV同比去年較強。

特别是在智能化下半場,汽車企業從卷價格到卷技術,每一場比拼都是真刀實槍的“戰鬥”。很多車型都搭載了800V高壓平台、SiC碳化矽功率子產品、高通骁龍8295晶片、雷射雷達等,智能化配置直接滿級,五菱則還是在中低端市場“打轉”。

隻能說,當初五菱爆火,有一部分原因是借了大環境的“光”,如今五菱的爆款車型“過氣”,或多或少也敗于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五菱的持續突圍

五菱也在持續突圍。在技術領域,4月7日,上汽通用五菱釋出電智化架構——天輿架構。官方介紹,天輿架構集電動化、智能化成果于一體,遵循使用者決定場景、場景産生需求、需求定義功能的三大核心理念,劃分S、M、D三大平台,架構帶寬可覆寫從A00級到C級的全尺寸車型。

爆款“基因”消失,五菱後續靠誰抗銷量?

在品牌向上方面,五菱曾經推出五菱銀标、打造新寶駿。目前,寶駿的産品線已經全面煥新,官網顯示隻有寶駿悅也Plus、寶駿悅也、寶駿雲朵、KiWi EV共4款車型在售。今年,寶駿月銷量最高僅為3461輛,已經處于邊緣化狀态。

基于天輿架構,寶駿品牌計劃進一步加速産品布局,計劃今年釋出四款新車。下半年,D平台下還有兩款寶駿全新車型釋出,不知能否為五菱銷量帶來助力。

五菱品牌方面,五菱凱捷是首款懸挂銀标的車型,售價突破了10萬,之後星辰、佳辰、星馳、星光等一系列銀标車型也将售價定在了10萬上下,價格比紅标車型略貴,但市場表現并不樂觀。凱捷去年月銷量隻有幾百輛,星辰、佳辰、星馳也都超不過五千。

五菱星光表現尚可,現在已經成為五菱的銷量支柱之一。從車身尺寸來看,五菱星光屬于中型車,但7.98-10.98萬元的售價,很明顯瞄準了A級轎車市場,旨在通過降維打擊占據更多市場佔有率。作為天輿架構D平台首款雙動力車型,五菱星光上市半年銷量已突破70000輛。

最近,五菱宣布,天輿架構D平台第二款車型正式命名為五菱星光S,定位家用大空間SUV,新車将搭載純電與插混兩種動力,将于今年8月上市。五菱星光S預計還将采取以高打低的方法,繼續以中型SUV的定位,競争A級SUV市場。

爆款“基因”消失,五菱後續靠誰抗銷量?

筆者認為,該車有望成為五菱新的銷量支柱,特别是混動車型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曾講到,2024年含增程式在内的PHEV車型将貢獻三分之一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從各方資料來看,混動車型的增長勢頭也不容小觑。

此外,從消費端考慮,混動車型相比燃油車在智能化、使用成本等方面有明顯優勢,同時也沒有純電車型面臨的裡程焦慮問題。是以混動車型未來幾年發展值得期待。

對于五菱來說,時代并沒有完全“抛棄”五菱,盡管轉型較慢,但五菱的群衆基礎仍在,隻要找準定位,堅持不懈提升智能電動技術水準,想來消費者會始終記得那個“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