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應急管理局持續深化“1+16”工作模式 不斷提升全市應急管理系統行政執法質效

作者:拿起電視
市應急管理局持續深化“1+16”工作模式 不斷提升全市應急管理系統行政執法質效
市應急管理局持續深化“1+16”工作模式 不斷提升全市應急管理系統行政執法質效

市應急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我市提升行政執法品質三年行動部署要求,持續深化“1+16”工作模式,充分發揮市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典型示範作用,輻射帶動全市16個區及所屬功能區各執法隊伍,全面提升全市應急管理系統行政執法質效。

引領+示範 建構“一盤棋”格局

作為“1+16”工作模式的“領頭雁”,市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始終把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作為推動應急管理工作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引擎,緊緊圍繞《提升行政執法品質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研究制定《天津市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集中執法檢查工作規範(試行)》等制度檔案,統籌頂層設計,完善工作機制。先後組織召開全市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會議、執法隊長專業教育訓練,并以“1+16”工作模式為依托,開展崗位練兵、深化交叉執法、強化部門關聯,總結執法經驗、凝聚發展共識,形成全市執法工作“一盤棋”格局。

宣傳+教育 打造立體宣教模式

河西區采用“1333”模式持續開展安全生産宣傳教育活動,即由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一支隊伍化身宣傳員,分3類人員(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對3類企業(危險化學品企業、大型酒店、大型商超等)、按3類專業(有限空間作業、危險化學品使用安全、特殊作業安全等)開展一系列教育訓練宣傳活動。活動圍繞重大隐患判定标準、主要負責人職責落實、安全文化培育、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等内容進行全面深入講解,切實有效提升轄區工貿、危化行業企業安全生産管理水準。目前已開展8期宣傳教育活動,累計對450餘家次企業開展教育訓練,受訓600餘人次。

線上+線下 織密雙軌監督網絡

西青區紮實開展“線上+線下”執法模式,利用網際網路即時通訊工具對企業開展預約式巡查服務。建立網絡巡查管理制度和巡查工作流程,按照“服務優先、線上閉環、按需指導”工作原則,及時幫助企業解決隐患治理、應急預案修訂、重大風險演練等主體責任方面存在的問題和瓶頸。同時,運用“網際網路+監管”模式,依托“西青應急”公衆号,開設“安全生産考題”,在執法過程中開展企業三類“重點人員”線上安全問答,確定安全生産監督管理職責履職到位,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解剖+關聯 凝聚三級串聯合力

東麗區制定《重點行業領域執法2024年“解剖麻雀”專項督導檢查方案》,将企業的管理和整改情況、街道的動員檢查情況、區局的部署執法情況串聯落地、綜合展現。并按照“解剖麻雀”工作思路,确定試點企業,以座談組、資料檢查組、現場檢查組同時開展工作的模式,組織各街道(園區)分管負責人、公共安全辦負責人一同到該企業現場開展工作,重點關注企業各項制度落實落地等情況,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準。同時,強化對區局執法人員日常執法能力水準的考察,對街道公共安全辦落實安全生産工作情況進行指導,切實推動企業主體、屬地街道、監管部門三級責任有效串聯。

檢查+監督 深化協同關聯機制

甯河區深入落實最高檢“八号檢察建議”要求,聯合區檢察院公益訴訟相關部門開展聯合檢查與督查工作,確定安全生産監督管理職責履職到位,助推安全生産溯源治理。聯合檢查以安全生産抓早抓小抓苗頭為基礎,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增強企業安全生産内生動力。同時,以執法人員履職盡責為根本,督查執法人員嚴格落實行業及業務監管職責,強化風險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此項聯合檢查督查切實促進不同部門溝通協調,達到雙赢多赢共赢的良好實效。

靶向+提升 建立矩陣實訓基地

保稅區有針對性地制定安全教育教育訓練提升方案,篩選一批有資源、有實力、有特色的作業場所、教育訓練學校、教育示範點等納入實訓點為企業免費開放,分類打造保稅區安全生産實訓基地,通過建立基地矩陣、引育師資力量、開展定制教育訓練,着力打造綜合性、開放式、實用型實訓平台。實訓基地針對高風險作業危害因素複雜、危害程度大、對人員生命影響嚴重、易導緻連鎖事故的問題,把企業負責人的“心頭憂患”、安全管理的“現場隐患”和一線作業的“操作過患”逐級化解于崗前實訓和生産前端,切實助力企業提升本質安全水準。今年以來,擴增8處安全生産實訓基地,累計組織20期企業學員進行實訓學習。

市應急管理局持續深化“1+16”工作模式 不斷提升全市應急管理系統行政執法質效

編輯/制作:殷月明

審校:朱欣凱

稽核:劉春祥

市應急管理局持續深化“1+16”工作模式 不斷提升全市應急管理系統行政執法質效
市應急管理局持續深化“1+16”工作模式 不斷提升全市應急管理系統行政執法質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