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聶偉文:茅屋,農婦,有點田

作者:原鄉書院
聶偉文:茅屋,農婦,有點田
聶偉文:茅屋,農婦,有點田

茅屋,農婦,有點田

聶偉文

網上有言論說,現代男人的理想生活是:茅屋,農婦,有點田。

這等言論細想之下還真有點道理,甚至會讓人無端端的産生了一種向往。而越是細想便愈是渴望。這種妙處實在是難以言說。不是說如今是物質的世界,整個社會無處不充溢着金錢的味道嗎?像言論如此的淡泊,樸素,甯靜的生活方式竟然受到人們的熱捧,尤其是男性。甚至如我等俗氣之人都為之而心馳神往,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不過仔細的斟酌起來,這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如今的人們實在是厭煩了規矩下,制度下,規範下的日子;長年累月無時不是處在壓力之下:工作、職業、供房,孩子上學,老人贍養,自身健康等等,每天都是身心疲憊。如果說如今的人們向往采菊東籬下還帶着點虛幻或是非分之想的話,那言論上的生活方式的确是衆多男性實實在在的人生目标。重要是這個目标并不難實作。不是有大碗說過,人應當樹立一個蹦一蹦就能達到的目标嗎。這就是。我一直來都并不贊成逃避現實,幾十年商海摸爬滾打就是證明。但這個目标也的确太吸引人了,以至于讓我都曾經為此而花費了一番心思。

除了工作、生活中的壓力外,人際關系中的負累也讓人不堪負重。每天都戴着面具,見一個人換一付;換一個環境又換一付。這樣的社交讓人活得真的好累。試問有誰不希望可以恣意的揮灑,做真實的自己?誰不希望脫下面具,輕輕松松,坦坦蕩蕩做人?我也曾無數次夢想着過鄉村生活,可一旦開始着手之後,衆多的附加條件便接踵而至,以至于讓我的夢想每每落空,無法推行。比如在鄉下居住要有書房,娛樂室,健身房,球場,甚至是泳池等。如若具備了這些條件,那還是鄉村生活嗎?那是富豪的生活!這也便是我無法實施的原因。看來我也隻能是當一個俗人,當不了高人,就死了這分心吧。

都說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而在精神層面好像正好相反。經曆過繁華的人更向往平凡的生活;龍蝦、鮑魚吃過了,感覺也沒什麼出奇的;奔馳、寶馬開過了,開本田、豐田也并不丢人。生活的自主性才是值得追求的東西。關鍵是摒除了一切雜念,空餘時間可以自主的做做學問,這點很難得。

梭羅的《瓦爾澄湖》曾一度風靡歐洲。我隻說歐洲,而沒有說全球,因為很顯然并不适合中國的國情。國内曾有一哥們事業有成後萌生退意,他在深山老林裡建了一所房獨自隐居,每天焚香念經,吃齋打坐,他把這當成了信念、信條、信仰。但這信仰也隻維持了不到兩年便沒了下文。他又重新入世了。因為孤獨感讓他抓狂。

又有個小姑娘,她很鐘情于悠閑、寫意、浪漫的日子,她把這看作是品味,是人生追求。她問父母拿了錢,到雲南開了家咖啡館,然後每天種花,逗貓過日子。她發出的視訊讓衆親朋好友羨慕得哈喇子直流。但是後來人們發現,她在到處問人借錢。咖啡館開了三年不到,她背了一身的債務,不得已關了。緊接着的問題是,缺失了三年的工作經曆,回城後再找工作會成為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

人是無法脫離社會的,在不可能離群索居的時候,坦誠的看待自己的狀況,在現狀下盡可能的按自己的意願去生活,這才叫明理。現實不是夢想,更不是幻想,逃離帶來的并不是理想的生活,因為這是有違人性的。我倒願意看到每天起早摸黑趕地鐵,背負着幾十年的壓力供房的人,因為這才是靠譜的,是真實的,是現實的版本。千千萬萬的人不都是這樣過嗎,難不成他們都是傻子?我挺反感一些人不自量力,自以為是的說什麼“不想過成所有人的樣子”,我真想問一句:你憑什麼?你可以不食周粟,你可以回家賣蕃薯,可以采菊東籬下,但我告訴你,你這不叫生活,叫苟活。如上的哥們跑到深山老林,以期遠離塵嚣,守護心中的一分安甯與平和,但這是做白日夢。高潔如老子、孔子、孟子,甚至是周莊,他們身邊都圍繞着一大群的人。有人便有江湖,有江湖便有社會,有社會便會有塵世與凡俗。

《瓦爾登湖》創作于19世紀上半葉,當時的美國正處于工業大革命初始階段。伴随着資本主義社會工業化的腳步,美國經濟迅猛發展,蓬勃發展的工業和商業造成了社會大衆當時普遍流行的拜金主義思想和享樂主義思想占絕對主導地位。同時,也刺激着人們對财富和金錢的無限制追逐,人們都在為了擷取更多的物質财富,過上更好的物質生活而整日忙碌。聚斂财富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唯一目标,為了達到這個目标可以不顧一切。人們瘋狂、貪婪、過度的拉取、霸占有限的自然資源,開墾荒地的同時,大面積的森林也随之消失,大機器的轟鳴聲随處可聞,而鳥兒的歌聲卻很難尋覓。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作品風靡全球也便在情理之中。

回歸到我們如今的現實生活,梭羅的《瓦爾澄湖》對我們來說顯然是過了,偏激了,不現實,甚至是不切實際,不合時宜。生活是踏實的,真實的,平實的,不是想象,任何的非分之想到頭來都是自己承擔後果。

把心款款的放進肚子,安心的過日子,有興趣的話探尋一下世界未知的事物。要知道,這個世界已經過去了千萬年,而且我相信還會一直存在下去,并且必定是會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發展,因為這是世界發展的必然規律。

用心的工作,用心的生活,用心的戀愛,用心的學習,等等。人隻有在想并且又能實作的時候才是幸福。比如想吃飯的時候能吃飽,想穿衣的時候有衣可穿,想工作有工作可幹,想成家有條件成家等等。是的,這就是幸福。幸福不是你有多少錢,有多少女人;也不在于你跑到深山老林裡過與世無争的生活。不是的。人的思想太豐富了,而現實又很無奈。中和之下,在你現有的條件下今天過得比昨天好,這就行了,除此都是非分之想。

茅屋,農婦,有點田,這種蹦一蹦就能達到的夢想,在如今物欲橫流的時候不失為一個美好的向往。哪怕這世界如何的烏煙瘴氣,堅守心中的一方淨土;心中有善,有愛,對人世有熱情,對世界有信仰,這比跑到天堂都好,更何況深山老林。我可以說,你到深山老林裡修的這個境界遠不如社會上默默奉獻的義工,遠不如聯考期間義務接送學子們的“的哥”,遠不如義務捐血的人們。他們才是這個時代的精神風貌。

當每天都面對鋪天蓋地的資訊,當每天都要面對那些充斥着各種各樣元素的食物,你有機會,有條件坐在田梗上看看日出日落也真是一種誘人的奢望。

聶偉文:茅屋,農婦,有點田
聶偉文:茅屋,農婦,有點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