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選址不可不知的要素,每一項都很重要!

作者:谷川聯行

在辦公室裡,常聽招商同僚與客戶電話溝通,聊到選址的考量因素。

位置、地價、廠房層高、面積、承重......

再細緻一些,當地政策、産業現狀、有無龍頭企業?是否有審批綠色通道,或者政府是否提供研發補貼?

企業選址時,需要和政府園區打交道。但很多企業沒有選址經驗,對當地環境也不了解,往往一頭霧水。

如何少走彎路,選對合适的園區?這篇專題,簡單聊聊。

企業選址不可不知的要素,每一項都很重要!

交通+經濟 首要因素

交通條件,作為選址首要考量因素,如同企業的生命血脈,貫穿企業日常營運的每一個環節。

一個地理位置便捷、交通網絡發達的區域,對企業而言,意味着更容易吸引和留住優秀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位置能確定資訊流通的高效性,以及物流服務的及時性。

可以設想,一個制造企業如果坐落于交通要道,無論是公路、鐵路、水路,還是航空都四通八達。

這樣的地理位置,無疑将助力企業人才吸引和企業資源流動,同時也能保障供應鍊的穩定與高效。

企業選址不可不知的要素,每一項都很重要!

當然,僅考慮道路的通行情況遠遠不夠,還需要深入挖掘每一個交通細節。

公路是否有交通管制?園區與高速和國道有多遠?鐵路貨運站的吞吐量和車次如何?港口的口岸級别、吞吐量和裝船方式是否滿足需求?機場的航線和班次是否頻繁?是否靠近水陸空鐵等交通樞紐?

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響企業的營運效率和成本控制。

比如,靠近客戶和原材料産地的好處就顯而易見。距離近了,供應時間自然就相應減少。

以牛奶廠為例,其産品大多數在産地銷售,是以就要離人口密集的城市近一些,這樣可以接近市場,不僅可以節省運費,還能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除了交通條件外,經濟實力也是選址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一個地區的經濟資料,如同城市的名片,不僅能展現城市的整體實力,更能反映企業外部發展環境的好壞。

GDP、人均GDP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等資料,都是衡量一個地區市場活力和消費能力的重要名額。

選擇經濟實力雄厚的地區,意味着企業能夠擁有更多的市場機遇,以及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企業選址不可不知的要素,每一項都很重要!

産業要素 多元度考量

企業選址不能單看地段好壞,還要需要考慮多個次元,比如産業鍊、行業聚集性以及周邊企業量級等。

首先,需要對地的産業鍊進行全面審視。

一個完整的産業鍊,能為企業提供穩定的供需環境。企業應深入了解上遊供應商的産能狀況,以及下遊市場的消費能力,這樣才能精準規劃庫存,并制定合理的生産計劃。

同時,還需要了解當地産業集聚情況,積極融入企業朋友圈,成為産業集聚的一環。

這樣,不僅能提升與其他企業合作的機會,還能有效利用當地資源,實作共赢。

企業選址不可不知的要素,每一項都很重要!

此外,對當地企業數量也要了然于心。

特别是規模以上和龍頭企業的數量,他們的動态,往往反映市場的整體趨勢,能夠幫助我們及時調整場政策。

大家不妨多留意周邊的“鄰居”,他們或許在未來能成為發展的重要合作夥伴。

當然,建設條件和用地成本需要考慮的因素。

地形的複雜性、地質條件等,會影響到企業建設投入、營運效率,甚至是未來擴張計劃。一些看似理想的地塊,可能隐藏着高昂的地基處理費用等經濟風險。

舉個例子,某上市公司2020年選址落戶某國家級開發區,因前期調研不足,在簽訂投資協定後,才發現地塊下方有溶洞,導緻地基處理成本激增,最後不得不重新選址地塊。

還有基礎資源價格,如水、電、氣等,這些都是生産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能耗大戶來說,會直接關系到長期盈利能力。

對于那些想要進入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和高新區的企業來說,還需要考慮更多因素。

比如,外資到賬能力、項目投資規模、行業比對度和行業地位等。滿足其中某一項條件,拿地成功機率會加大。

企業選址不可不知的要素,每一項都很重要!

園區配套 細節見真章

不同的産業,對園區配套要求的側重點也不同。

以目前熱門的醫療器械産業為例,企業選址會優先考慮場地面積、空間布局等因素。

一個理想的醫療器械産業園區,應當提供寬敞且設計合理的倉儲空間,以確定能妥善存放大量的醫療器械;提供高效的清潔裝置,以確定生産環境的衛生;還有先進的辦公裝置,讓企業管理更加高效順暢。

這樣的綜合環境,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為企業未來發展預留白間。

說到未來發展,一個符合GMP标準的生産廠房,通常需要2000至5000平米的空間。

這就要求,園區在規劃初期,考慮企業的成長性和擴充需求。

在選址過程中,企業需要政府與園區方做好充分溝通。從樓宇的層高、承重、電荷載,到排氣、上下水條件,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到後續的生産和研發活動。

比如,為確定潔淨的實驗室建設以及日常維護空間,層高需要達到4.2米以上;為支撐重型裝置的運作,承重能力應在500Kg-1T之間;而醫療器械類企業的電荷載需求也遠超傳統辦公用電。

選址并非易事,對于部分項目而言,有時候難以判斷哪些園區更适合自己。

以瑞士企業Trate AG為例,去年首次在華選址時,因為不熟悉在華選址流程、方式和區域特點,對于項目如何快速在中國投資處于“空白”狀态。

對此,他們積極借助谷川聯行這一市場化招商機構,來精準篩選合适的園區。

選址期間,谷川聯行服務人員與企業溝通意向區域、生産環境、配套設施等情況,并根據他們的需求,梳理各地區周邊醫療器械産業的發展情況。

在對評估結果進行多番對比後,推薦了多個産業比對度高的園區。

企業選址不可不知的要素,每一項都很重要!

在這個過程中,服務人員多次陪同Trate AG負責人考察園區載體,與政府上司詳細溝通投資計劃與外資訴求,幫助Trate AG解決選址難題。

最終,Trate AG負責人經過深思熟慮後,選擇将高淳經開區醫療器械産業園作為在華生産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米切爾、東軟醫療、利奧電子、威諾克等多個引領性優質企業,也在谷川聯行引薦下,找到了高度比對的園區。

寫在最後

除了硬實力,營商環境等軟實力也同樣重要。它們如同土壤,其肥沃程度可影響到企業成長速度。

企業在選址時,也需考量當地的辦事審批效率,以及土地、廠房與倉庫等相關政策。

企業選址是一件複雜的事情,需要全方位考慮多個關鍵要素。隻有這樣,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家”,并在這裡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