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幹事·有為丨産業引領共同富裕的“玉泉窪實踐”

作者:魯網濰坊

時近盛夏,漫步濰坊市坊子區坊安街道窪裡村,綠樹蔥茏,鮮花盛開,錯落有緻的村舍、幹淨的鄉間小路、幾處古色古香的景觀……一個産業興旺、環境清幽的和美村莊徐徐展現眼前。走進村合作社,10層立體栽培的溫室大棚蔚為壯觀,大棚裡各類蔬菜旺盛生長,一盆盆油菜、苦菊、芹菜、菌菇等按照不同習性有序排列,上面3層是喜光蔬菜,中間3層次之,接下來3層為不喜光蔬菜,最底層是菌類。負責搬運盆菜的自動導向搬運車沿着既定路線穿梭,猶如工廠工廠中的房間的生産場景,盡管天氣炎熱,前來參觀的遊客依然絡繹不絕。

幹事·有為丨産業引領共同富裕的“玉泉窪實踐”

“這是合作社研發的‘智能種植床’,蔬菜一年可以種植16茬。”窪裡村黨支部書記劉向東介紹說:“我們用種植槽立體栽培技術種植的草莓,種植株數比傳統種植方式提高了20%;植株光照充足,果實着色均勻,商品果率達93%。”

劉向東,坊子區坊安街道窪裡村黨支部書記、玉泉窪聯合社總經理。十多年前,他放下幹得好好的企業,決定返鄉創業,開始了帶領鄉親們緻富的創業之路,使窪裡村由“難點村”變為遠近聞名的“明星村”。

“以前的窪裡村可不是現在這番模樣。那個時候,村民收入低不說,沒有路,沒有自來水,電壓不足,甚至連家裡的電器都不能用。”村民李述光回憶往事,很是感慨。

決定很難,起步更難。如何蹚出一條産業振興路?面對窪裡村肥沃的土質和良好的水土條件,劉向東認為,老百姓要想緻富還是要從土地上做文章。2011年,劉向東帶領村民建下了第一批大棚,種下了第一茬蔬菜和瓜果。

幹事·有為丨産業引領共同富裕的“玉泉窪實踐”

十餘年探索,窪裡村堅持黨建統領,大力發展有機生态循環、智慧數字農業,開創了強村富民新路子,形成了輻射帶動強、可複制推廣的“窪裡模式”,集體收入連續 4 年超過 100 萬元,獲評“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國家級榮譽 23 項,省委主要上司簽批玉泉窪産業引領共同富裕做法并親臨現場調研。

集體經濟強勁有力。玉泉窪加速發展有機生态循環農業,46 種産品獲得有機認證,年産有機産品 1.77 萬噸。建成全省面積最大、認證種類最多的綜合性有機園區。打造年産 16 茬的“智能種植床”和 10 層立體數字化智能工廠,畝均産值 100 萬元以上。2023 年底,村總産值達到 1.17 億元。村裡利用集體土地和政策資金入股玉泉窪生物科技等 4 家公司,引導村民通過土地、資金入股聯合社,每畝土地每年的流轉費收益為 1000斤小麥的市場價格,資金股息為18%,2023年,156戶入社村民獲得63萬元額外分紅,人均增收 3.9萬元。同時,村莊依托占地3120畝的國家級生态農場玉泉窪,開創“黨支部+合作社+企業+園區+旅遊”合作模式,年接待研學旅遊 4 萬人次,村集體直接收益 20 萬元。

發展成果群衆共享。村子投資 3000 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實作戶戶通、旱廁改造、污水治理等基礎工程全覆寫,高标準打造百菜主題廣場,建立口袋公園 3 處,村莊實作景區化提升,獲評 3A 級景區。投資 3500 萬元,建成 3 棟電梯洋房,精裝入戶,76 戶村民全部安置。村集體每年出資 40 萬元,高标準營運康養中心、助老食堂、中醫理療館、老年大學等普惠項目,每年為窪裡村及周邊村 70 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午餐,為本村老人提供生日蛋糕及中秋春節福利。依托玉泉窪帶動 356 人入園打工,每年人均增收 4 萬元。高标準營運 7 個産業扶貧項目,每年穩定收益45 萬元,帶動 174 戶困難戶增收。

幹事·有為丨産業引領共同富裕的“玉泉窪實踐”

走出融聯共富之路。以窪裡村為核心,落地“兩園一區”等省級以上項目扶持資金 9000萬元,全市唯一,帶動30 個村集體加快發展。深化支部聯建,成立玉泉窪融聯共富示範片區融合發展黨委,推動示範片區内10 個行政村抱團發展,落地龍山牧業、玉棵松等千萬級農業項目 7 個,2024 年帶動示範區内基礎配套提升投資 1200 萬元。已經在吉林通化指導建設有機數字農業産業園,在河北廊坊指導營運樂農美聯項目,在山西晉中主導經營綜合教育訓練基地,另有全國 36 個飛地項目正在對接洽談,實作模式輸出。

“下步,我們将建立村級共富公司,實作村集體各類資産資源的市場化運作和專業化營運,深化黨支部跨村聯建,加快推進玉泉窪融聯共富示範片區建立工作,擴大窪裡模式的‘飛地效應’,努力把好模式、好技術、好品種推廣到全國各地并産生效益。”談及下階段工作方向,劉向東及支部一班人信心滿滿。(記者 王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