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歲娃超市先喝水後付款遭拒,被罰10倍價款,媽媽的處理顯高情商

作者:萱禾育兒
領着孩子逛超市,因為很多東西還沒有選購,預計還需要逛很長時間,孩子這時候口渴難耐想喝水,先打開瓶水給孩子喝着,逛完再一起結賬;
帶孩子在外面玩,口渴了,沒有帶水,附近又沒有小商店,隻有一家大超市,進去拿好水結賬時發現隊伍排的很長,打開先給孩子喝着,排到地方再結賬;
和孩子一起逛超市時,孩子看到自己想吃的零食,給孩子放到購物車了還不行,他沒有耐心等,哭着喊着非要這會兒就打開吃,不願意等到購物結束,為了安撫孩子情緒,以便接着繼續逛,打開先吃一點,到時候正常結賬……

有帶孩子經曆的家長們,看到類似以上的情景,是不是有種熟悉的感覺呢?

本來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之前偶爾這樣也都很順利的結賬了,直到在網上看到同樣這樣做的一個寶媽,拿着空瓶子去收銀台結賬時被拒,并被要求按照10倍的價款處罰,我開始深思了。

5歲娃超市先喝水後付款遭拒,被罰10倍價款,媽媽的處理顯高情商

事件經過

事情的大緻經過是,一個媽媽領着5歲的孩子在逛超市的時候,孩子口渴難耐,就自己從貨架上拿了一瓶水打開喝了起來,媽媽看到了也沒有阻止,心想留着空瓶子到收銀台的時候正常結賬就是。

當把空瓶子遞給收銀員的時候,收銀員先問這是怎麼回事,媽媽解釋說,購物的時候孩子口渴就先打開喝了。

收銀員當場表示這瓶水不能正常結賬,并告知這位母親,如果商品在還沒有結賬的情況下就私自打開使用,就等同于偷,按照商場規定,要以10倍的價格做出賠償。

這位母親聽到收銀員這樣說,知道自己的做法本來也不是很妥當,正常情況下超市裡的東西确實是應該先付款再使用的,是以向收銀員道了歉,表示以後會嚴格遵守超市規定。

5歲娃超市先喝水後付款遭拒,被罰10倍價款,媽媽的處理顯高情商

不料,收銀員不依不饒,不接受這位媽媽的道歉,堅持讓以10倍的價格付款。

這位媽媽看到這樣的情況,當着很多人的面也怒了:雖然水喝掉了,但我留好了瓶子主動前來結賬,你憑什麼說我偷?

說着就拿出手機打開錄像功能對着收銀員說,如果你堅持按照你們的規定做10倍處罰,那可以,咱錄像為證,我去找物價局評理。

收銀員見狀,突然心虛,迅速以正常價格結賬,讓這位寶媽帶孩子走了。

先使用後結賬這種做法能視為偷或者違法嗎?

這件事在網上引起了數萬名網友的圍觀和讨論,大多數網友都選擇站在這位母親這邊,不認同超市的處罰規定。

也有一些網友表示,超市裡的東西,在付款之前,所有權都歸超市,如果購買之前就使用,沒有法律依據支援這種行為。

問題是人家并沒有吃完喝完拍拍屁股走人,而是以原價主動去結賬,這能算得上偷嗎?

5歲娃超市先喝水後付款遭拒,被罰10倍價款,媽媽的處理顯高情商

律師界的朋友也紛紛站在法律的角度對此事進行解讀。大緻意思是,盜竊罪必須滿足四項犯罪構成,主體和主觀方面,客體和客觀方面。

這位母親在孩子喝完水後,沒有藏匿空瓶子,也沒有離開超市,是主動到收銀台要求結賬,是以,這位母親主觀上并沒有無償占有超市财物的意願。

客觀上,雙方是在收銀台發生的争執,并且母親主張付款,人和商品都在超市可以控制的範圍内,母親也沒有實施使他人失去對财務控制的行為。

就像在飯店吃飯一樣,有的飯店是先結賬再吃飯,有些飯店也可以先吃再結賬,是以,不管在飯店還是在超市,隻要最後主動結賬,就不能構成違法犯罪行為。

隻不過,超市的結賬程式,就像約定俗成的一樣,都是先結賬再使用的。就算有時候反過來了,還是被視為可行的。

5歲娃超市先喝水後付款遭拒,被罰10倍價款,媽媽的處理顯高情商

超市管理人員的無奈

有個做超市管理的朋友,曾就超市管理的難處提到說,超市每個月每個季度每年都會進行盤點,每次盤點都會有一批不翼而飛的商品。

這裡面可能存在盜竊行為有直接被偷走的,通過觀察,也有一些是類似于盜竊行為的人,在超市直接打開包裝吃掉後,藏匿包裝袋逃避了結賬。

有一次他就暗中觀察到一位家長,幫孩子打開一包非試吃品的零食,孩子吃完後,這位家長趁從業人員不注意偷偷走出超市,把手裡握着的包裝袋扔到超市門外,又傳回超市。

整個過程都被這位朋友看在眼裡,他偷偷撿回包裝袋拿到這位家長面前,這位家長瞬間臉紅,超市也并沒有為難她,隻是讓她正常結了賬。

5歲娃超市先喝水後付款遭拒,被罰10倍價款,媽媽的處理顯高情商

是以這位朋友說,不是不能吃完再結賬,而是怕有這種不自覺的家長,如果大家都這樣先用再付,會大大增加超市的管理難度。

是以,很多超市對這種先用後付的行為也無法做出明确的規定,除了監控手段,隻能寄希望于顧客的道德素質水準。

不過話說回來,絕大部分人都是會自覺結賬的,故意不結賬的畢竟是少數個别。

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

經過這件事發現,一個小小的行為背後,可能會牽扯到很多的問題。雖然商家對以上那對母子的行為進行10倍罰款是不對的,但作為消費者來說,為了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我們也應該多注意一下我們的行為:

5歲娃超市先喝水後付款遭拒,被罰10倍價款,媽媽的處理顯高情商

1、讓孩子加強規則意識

有些問題雖然不至于觸碰到法律,但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是需要用道德規範去限制自己行為的,否則會影響社會秩序,或者給别人帶來諸多麻煩。

就像文中的孩子,自己随意拿貨架上的商品打開飲用,就是沒有規則意識的展現。

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講清楚超市的規則,商品購買和使用的流程,告訴孩子付款前不能随意打開和使用。

如果孩子口渴難耐,又不能短時間内結賬,也可以變通,先解決燃眉之急,但最好先跟超市從業人員打好招呼,讓他們了解情況。

同時也讓孩子知道,付款前打開商品使用,隻是特殊情況,不是正常做法,并且使用完還是要正常結賬付款的,付款時最好讓孩子看見、知情。

5歲娃超市先喝水後付款遭拒,被罰10倍價款,媽媽的處理顯高情商

2、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的言傳身教、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作為家長,自己首先要做孩子的榜樣,嚴格按照超市購物程式購物。出門前可做提前安排,比如給孩子帶好水等,盡量避免打破購物秩序。

如果發現孩子有不恰當的行為,要及時阻止或糾正。之前在超市曾看到一位家長,領着自家孩子,拿着一包食品,從外面進入超市來結賬,起初超市從業人員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家長解釋說,剛才沒注意,從超市出去了才發現孩子手裡拿着一包零食,沒有結賬就出去了,是以傳回來結賬。

超市從業人員和在場的顧客對這位家長的做法表示很贊賞,同時也覺得,孩子在這樣家長的影響下,未來一定不會差。

5歲娃超市先喝水後付款遭拒,被罰10倍價款,媽媽的處理顯高情商

3、在超市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注意商品的安全

超市人多擁擠,特别是節假日或者購物高峰,帶着孩子逛超市一定要看護好孩子的安全,超市内貨架上的商品琳琅滿目,孩子很容易被某個商品吸引過去,家長一定要緊跟孩子,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超市裡有很多易破易碎的商品,盡量讓孩子遠離這些商品區,一個是容易損壞商品引起糾紛,一個是避免孩子受傷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對于超市的商品未付款就打開使用的情況,你怎麼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