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山一百單八将前期所向披靡,為何後期南征方臘損兵折将?

作者:學社書香

為什麼梁山一百零八将,在前期北伐大遼、平田虎打仗無一人傷亡!南征方臘卻死傷慘重?這算不算作者施耐庵在《水浒傳》中的一個敗筆?大家覺得這樣合情合理嗎?從小說《水浒傳》故事邏輯上來看,梁山好漢前期打仗所向披靡,幾乎沒有打不赢的戰争。即便是對抗大遼國也無一人陣亡,但征讨方臘卻死傷了七十多位梁山好漢,這顯然有些不太合理。

但細讀《水浒傳》原著,你會發現作者為梁山好漢的結局埋下了多處伏筆!而且前後因果關聯性非常強。可以說梁山一百零八将的結局,既有文學性,又富有現實性。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宋江招安自打敗遼國的那一刻起,梁山好漢便失去了九天玄女的庇護。

梁山一百單八将前期所向披靡,為何後期南征方臘損兵折将?

水浒小說第八十八回,九天玄女夢授受宋江破陣之法。結束後對宋江說了一番這樣的話:“天凡有限,從此永别!他日瓊樓金阙,别當重會”。翻譯過來就是:從這之後我們就不再見了!即便是你宋江再遇到什麼麻煩,我也不會再出手相助。

由此可見,梁山一百單八将之前打仗之是以沒有傷亡,主要是因為九天玄女的庇護。如今到了南征方臘,九天玄女不再庇佑,自然就會出現慘死傷亡。第二個潛台詞是:事物的發展規律永遠是至極而落,不可能一直昌盛下去。之前打遼國、平定祝家莊、破高唐州!梁山集團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

可這一次征方臘,擁有着三級寶甲的徐甯卻偏偏被射中要害脖子,這就代表着梁山好漢的運勢要消亡了。另外,智真長老曾向宋江暗示,已經功德圓滿。這一段情節發生在征遼國的凱旋路上!當時魯智深想去五台山拜訪一下智真長老,宋江得知後便一起同行。

梁山一百單八将前期所向披靡,為何後期南征方臘損兵折将?

宋江問起梁山一百單八将的前程時,智真長老做了一番意味深長的回答:二位都是做事之人身負君命,用不着老納多言,還是順遂心意而為吧!六根束縛多年,四大牽挂已久。堪歎時光火中,翻了幾個跟頭。哎、閻浮世界諸衆生,泥沙堆頻哮吼!阿彌陀佛。

其實這就是在告訴宋江:人要懂得知足,該收手時就收手!不要貪戀那些虛無缥缈的官位。所謂月滿則缺,事情發展到極點必然就會有所折損。可惜宋江功利心太重,不懂得這個道理。随後梁山大軍繼續趕路,路過一個叫雙林渡的地方時,燕青張弓拉箭!将天空中一排整齊的群雁射得七零八落。宋江見此着實吃了一驚!連忙問道:是哪個在射雁?誰在設宴?大哥花榮教我箭法,我一箭就射中了。燕青又答道:小弟初學弓箭,見空中群雁而來,無意射之!不想箭箭皆中,誤射了十數隻雁。在古代,大雁被視為:仁、義、禮、智、信的象征。而此時的梁山好漢,就好比空中的雁群以忠義雙全為根本。大雁落、其實就代表着梁山好漢也即将要隕落。

梁山一百單八将前期所向披靡,為何後期南征方臘損兵折将?

是以,當燕青射雁後!原文中又寫道:空中遙見死雁,盡有哀鳴之意。自幼學儒家思想的宋江,立刻表現出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他向燕青感慨道:哎、天上一群鴻雁互相而過,正如我等弟兄一般!你卻射了那樹隻,比俺弟兄中失了幾個衆人!内心如何平複?

宋江說完便有感于心,在馬上作詞一首:山嶺崎岖水渺茫,橫空驗真兩三行,忽然失卻雙飛伴,月冷風輕也斷腸。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宋江帶領梁山好漢征方臘,損失大将是有其預兆。

作者通過渲染悲涼的氣氛,為梁山好漢折損做出了足夠的鋪墊。而為了讓梁山好漢折損更加的合理!在與方臘交戰之前,作者又特地抽調了梁山兩大輔助:一個是最強法師公孫勝、一個是最強醫師安道全。公孫勝是直接不辭而别。

公孫勝走了,我苦留不住,讓他和公明哥哥道别!他怕離别傷感,讓我轉告你一聲。安道全則是在征讨方臘的緊要關頭,被召見宋徽宗身邊,後在太醫院做了個金紫醫官。這二人的離去,可以說讓梁山實力大減!公孫勝作為法師的意義自不必說,如果他沒有離去,那麼武松很可能就不會被對面法師包道乙斬斷一手臂,而梁山好漢打方臘也會容易很多。

梁山一百單八将前期所向披靡,為何後期南征方臘損兵折将?

不過好在還有樊瑞,梁山好漢不至于遇到法術就直接歇菜了。主要是這個安道全,他在梁山中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征遼國時,張青被敵将天山勇一箭射中咽喉!這種情況可以說必死無疑了,然而卻硬是被安道全從鬼門關裡拉了回來。

可想而知安道全的醫術有多麼高超?那麼安道全被調走的後果有多嚴重呢?首先,杭州一場瘟疫就帶走了穆弘、張橫、楊雄等天罡星的命!還有林沖手下一千人馬也都死于疾病!青面獸楊志則是病死在丹徒!金槍手徐甯是脖子中了毒箭後,因為軍中缺乏良醫,最後毒發身亡。至于其他因重傷而造成的死亡,更是數不勝數。此外就是方臘勢力非同小可!在梁山好漢與方臘開戰之前,作者就多次強調:方臘不比嘯聚山林之輩,又比遼國鐵騎差不了多少來去。當時,方臘共占據江南八州十二縣,傭兵大約四十萬左右!而梁山這邊的兵馬良将隻有六萬多。

也就是說:梁山打方臘是一比七。在這種兵力嚴重不對等的情況下,梁山好漢能夠打赢戰争就已經很厲害了。要知道梁山集團除了兵馬匮乏以外,還失去了主戰場的優勢。梁山好漢大多都是北方人,對江南的地形和氣候并不熟悉,是以也就先失了地理優勢。

梁山一百單八将前期所向披靡,為何後期南征方臘損兵折将?

對于這一點,朱武也心知肚明。他曾對盧俊義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等皆是中原、山東、河北人士不曾精通水戰!是以失了地利”。而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給梁山好漢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陣亡。比如施恩、孔亮、侯劍、段景住、這幾個梁山好漢都是因為不會遊泳,落水後被淹死。

丁德孫更是倒黴,被草叢中爬出來的一條毒蛇咬中毒死。還有史進、石秀、陳達、楊春、薛勇、李忠等六名梁山好漢,是因為不識地形被龐萬春打了埋伏!最終全部被弓箭射成刺猬。梁山好漢征讨方臘傷亡慘重,是内部和外部互相作用的結局!是以梁山一百單八将有所折損是合理的,沒有陣亡反而不正常。

退一步講,即使宋江打方臘不損失人馬!在統治腐敗奸臣當道的大宋,他們也無法生存。沒有了江南的方臘,蔡京高俅之輩還會讓他們去打仗第二個、第三個方蠟、直至梁山好漢煙消雲散。起奏萬歲: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宋江、以身殉國!請聖上降诏為其立廟,供後世祭祀瞻仰。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讨論、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