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元以下股票數量大幅攀升,該不該叫停面值退市?

3元以下股票數量大幅攀升,該不該叫停面值退市?

郭施亮

2024-06-28 09:07财經評論員,财經專欄作家

3元以下股票數量大幅攀升,該不該叫停面值退市?

  我做了一下統計,截至6月27日,A股市場合計27家上市公司跌破1元。187家上市公司跌破2元。另外,有268家上市公司跌破了3元,意味着股價低于3元的上市公司多達482家,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8%以上。

  按照A股市場強制退市的分類,分别包括了交易類、财務類、規範類以及重大違法類的強制退市情緒。其中,面值退市屬于交易類強制退市的一種類型。

  按照A股面值退市的規則,即上市公司收盤價格連續20個交易日跌破每股面值,将會觸發面值退市。從上述統計的資料顯示,目前A股低于1元股票價格的上市公司已經多達27家,跌破2元的1元股也多達187家,如果市場持續低迷,将會意味着未來可能會有不少上市公司股票觸發面值退市的規則。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1元面值,也有極少數的上市公司面值不是1元。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面值退市規則會影響到絕大多數的A股上市公司。

  3元以下的低價股數量越來越多,那麼我們該不該叫停面值退市呢?

  作為交易類強制退市的類型,近年來不少上市公司的退市,基本上都與面值退市有關。在面值退市的影響下,上市公司不得不時刻留意自己公司的股價變化,一旦股價接近每股面值,那麼就會引起警惕,部分上市公司為了維持自身的上市地位,他們會積極采取股份回購、大股東增持等方式提振股價,避免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不保。

  過去,觸發面值退市的基本上是績差股,或者本身已經是披星戴帽的上市公司。但是,在近期市場持續下跌的背景下,我們卻發現跌近1元面值的上市公司卻多了不少國企央企的身影。例如,鋼鐵闆塊成為了接近面值退市的重災區。

  假如面值退市繼續實施,那麼在市場環境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可能會導緻一批低價國企股陷入面值退市的風險。

  并非所有的低價股都是績差股,有的上市公司容易受到周期的影響,一旦過了這一輪調整周期,那麼上市公司的盈利水準以及财務狀況也會得到改善。是以,在面值退市的規則下,當市場遇到非理性的下跌行情,往往容易對部分非績差股的低價股形成誤殺,受到影響的不僅是大股東、戰略投資者,而且還有大量的股東。

  面值退市該不該叫停?我們不妨參考一下美股市場的“一美元退市制度”是怎樣做的。

  首先,從美股市場的規則風險,若上市公司的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1美元,那麼将會收到警告。在此之後,會有90天時間給上市公司改善股價,若90天後依然維持1美元以下的價位,那麼将會面臨退市的風險。

  但是,在維持上市地位方面,美股市場的做法卻比較靈活。

  例如,美股市場允許上市公司采取合股的方式來改善股價。在實際操作中,有部分上市公司已經不是第一次合股了,有的甚至有多次合股的行為。通過多次合股來達到維持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

  不過,合股對投資者來說,未必是好事。如果隻是單次合股維持上市地位,那麼影響不大。但是,若上市公司本身的質地比較差,卻采取了多次合股的方式,那麼将會不斷攤薄股東的權益,反複多次的合股對股東來說,都不知道哪裡才是上市公司的真正底部。

  此外,上市公司還可以采取主動退市的方式保障股東利益。在美股市場中,我們會發現主動退市的占比不低,而且不少上市公司會通過适度的溢價來回收上市公司股東的股份,實作全部私有化的目标。

  是以,對A股市場來說,面值退市可以保留,但需要完善配套措施,特别是保障投資者的切身利益。面對即将觸發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除了大股東進行回購、增持股票穩定股價外,還可以積極鼓勵上市公司以一定的溢價率回購股東的股份,避免步入強制退市的風險。一般來說,主動退市會比強制退市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可,也可以更好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檢視原圖 252K

  • 3元以下股票數量大幅攀升,該不該叫停面值退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