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術品拍賣詐騙案——虛假海外高價拍賣藝術品的騙局

作者:古籍

藝術品拍賣詐騙案

虛假海外高價拍賣藝術品的騙局

藝術品拍賣詐騙案——虛假海外高價拍賣藝術品的騙局

在北京曾有幾家打着“拍賣公司”或“國際拍賣公司”的機構,在高檔寫字樓辦公,有正式的名稱和營業許可證,這些公司裡活躍着一批冠冕堂皇、談起藝術品和海外市場頭頭是道的“業務員”,利用各種管道傳播“内部”消息,宣稱可以為藝術品收藏者提供将藏品拿到海外市場拍賣,利用國際市場的資訊差,為委托人賺取高額回報,委托人也可以通過他們獲得内部的收藏品資訊。隻要成為會員,通過内部資訊低價買入稀有藝術品,待價而沽,一有機會便可高價售出獲利。在近兩年的時間裡,這幾家打着“國際”字号的拍賣公司,吸引了幾百名藝術品收藏愛好者的眼球,殊不知,等待他們的卻是一個讓人悔之莫及的“大坑”。

案件回放

北京市的朝陽區、東城區設立辦公地點的“北京A拍賣有限公司”“北京B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北京C國際拍賣有限公司”通過精心布局,網羅業務人員作為同夥,組成了由拍賣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業務經理和各業務員團隊的詐騙團夥,成員多達28人。這幾個公司的管理人員和業務員通過故意虛構公司具備在海外高價拍賣會員“藏品”的特殊經營項目,在不到兩年間,誘使多達460餘名被害人成為該公司“會員”或“高等級會員”,這些會員多次高價購買幾家拍賣公司的物品。案發後經查明,該團夥在短短2年内,騙取被害人錢款人民币3000餘萬元。經人民法院審理,以詐騙罪判處共28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二年至十四年不等的刑罰。一審宣判後,各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訴,判決發生法律效力。

詐騙招數

這個設在北京皇城根下,打着“國際拍賣公司”名号的詐騙幫派,精心布局,分階段一步步設計陷阱、引誘客戶進入圈套行騙。被騙對象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乃至詐騙團夥的一個微信群甚至命名為“老年收割機 月月争第一”。他們的詐騙招數一般是如下:

第一步:電話營銷、散布誘餌

詐騙團夥先通過打電話,吸引“潛在”客戶到公司面談。團夥設定統一的“話術單”,通過非法手段購買潛在使用者的手機号段。業務員主要工作,就是逐一撥打電話,按照話術單的内容,聲稱拍賣公司有來自故宮的專家資源,還可以為客戶提供免費的鑒定和拍賣服務,用這些所謂特殊的“管道”和免費服務作為誘餌,引誘被害人到他們公司面談。

第二步:大肆渲染、虛假承諾

在成功将潛在受害人約到公司見面後,便通過特别的話術和互相之間的托,大肆渲染公司具備特殊的拍賣能力,通過僞造的視訊資料展示海外拍賣會“盛況”,同時向受害人承諾,他們可以免費為客戶在海外拍賣藏品。當受害者表現出開始相信這家公司的實力後,業務員便趁機向他們承諾,公司可以免費在“海外”拍賣客戶的“藏品”,并希望客戶把藏品帶到公司免費鑒定。

如果受害人真的把藏品帶到這些拍賣機構,那就差不多要入坑了。詐騙團夥會安排所謂“圖文設計師”對藏品拍照,然後安排所謂的故宮“鑒定專家”對這些産品開展評估,并用各種花言巧語向客戶承諾,能夠把他們的“藏品”送往海外拍賣。

第三步:虛報高價 鎖定合同

拍賣公司業務員對被害人的藏品虛報高價、并編造海外市場需求量大的事實,誘騙受害人簽訂合同,自願委托拍賣自己的“藏品”。為了讓受害人對拍賣“藏品”感興趣,業務員對受害人拿來的“藏品”一律虛報高價,如謊稱全國糧票在海外需求量大,能拍賣到1、2萬元。被騙事主的郵票、糧票等收藏品,最高竟被報到600萬的價格。

之後,業務員以公司會“免費”拍賣為名,誘騙被害人委托公司拍賣自己的“藏品”,簽訂《藝術品委托拍賣合同》。合同附一份《拍品清單》,其中“起拍價”“保留價”等實際都是業務員不切實際建議的價格,價格一般嚴重畸高,這樣受害人對自己“藏品”的拍賣前景和收益充滿期待。

案發後,搜查發現部分受害人提供的“藏品”(有全國糧票、唐詩三百首書、月曆卡等),經價格鑒定,像全國糧票、米票、郵票有的僅價值幾元、幾十元不等。

第四步:捆綁會員 高價出貨

此時,詐騙團夥開始向受害人宣布,唯有成為其公司正式“會員”,方可享有“免費”拍賣的服務,而此會員資格的先決條件,則是需以高昂價格購置其他會員所持有的“藏品”,或者聲稱為公司自有‘藏品’(但實則價格低廉至極)。随後,業務員連哄帶騙,以顯著過高的價格,将所謂的“藏品”賣給受害人,并假模假式地提供《成交确認書》作為交易憑證。為深度捆綁受害人,這些業務員會聲稱,如果不在規定時間内或按要求購買其他資深會員的“藏品”,則之前所簽訂的委托拍賣合同将廢棄等等理由,不斷向受害人施加壓力。如果受害人稍有遲疑,他們就會加緊催促,并以即将喪失權益等理由,制造緊張氛圍,加劇受害人焦慮心理,

第五步:變本加厲 二次詐騙

針對已受騙并成為“會員”的受害人,拍賣公司的業務員會進一步告知,實際上公司有從低到高多個會員級别,會員服務分為A、B、C、D四個等級,各等級會員權益和盈利能力有顯著差别,而會員隻有通過購買所謂的“藏品”才能進一步提升會員等級。比如,購買“藏品”金額達到30萬以上的,可升至A級會員,才能享受傭金6折優惠,受害者隻有不斷提高會員等級,才能感覺“攤薄”或賺回原來的投入。如此,這些拍賣公司通過誘騙客戶購買高價“藏品”,進而提升會員等級的方式,對受害人進行二次甚至多次詐騙。

至案發時,多名老人受害人,已經被業務員反複洗腦,甚至入戲太深,分批多次購買毫不值錢的“藏品”。

藝術品拍賣詐騙案——虛假海外高價拍賣藝術品的騙局

藝法同行提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隐瞞真相的手段,騙取數額較大公私财物的行為。

近年來,随着大陸文物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打着藝術品拍賣的幌子,實施詐騙的行為屢見不鮮。這些詐騙集團采用虛假拍賣、預收拍賣服務、綁定會員等方式實施詐騙,嚴重損害了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市場秩序,給一些藝術收藏愛好者帶來了嚴重的困擾,甚至造成了巨額經濟财産損失。

提示一:選擇正規拍賣公司

藝術品收藏者和玩家在選擇通過拍賣方式流通藝術品時,要認真選擇正規的拍賣主體。正規拍賣公司不僅需持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還根據《拍賣法》規定,獲得商務主管部門頒發的《拍賣經營許可證》。若其經營範圍涉及文物,則還需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文物拍賣經營許可證》。

提示二:謹慎對待拍賣收費

相關法律法規,雖未對拍賣收費問題做出明确的規定,但依照國際拍賣行業的通用慣例,拍賣傭金以及相關的費用應當在拍賣行完成整個拍賣服務流程之後收取。如遇到市場上以收取鑒定費、宣傳費、圖錄費、服務費等名義,在拍賣前便收取費用的,必須特别謹慎。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于2011年制定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自律公約》,其中第十條規定:“企業應遵守職業道德,不進行任何形式的虛假宣傳,不在拍賣前向委托人收取任何費用。”這一條款為識别拍賣行為是否正規提供了重要依據,有助于規範市場秩序和保護消費者權益。

一定記住世界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犯罪分子往往正是利用受害人對短期獲利的急切心态,實施詐騙。廣大藝術品收藏者,特别是老年人朋友們,必須保持高度警覺,謹慎對待投資行為,合理規劃理财方案,堅決不貪圖一時之利。同時也要提示老年人的家人和子女要切實關愛老人,平日裡多溝通交流、談心傾訴,向他們普及防範詐騙的相關知識,共同守護他們的安全與幸福。

提示三:絕不輕信推銷電話

對推銷電話務必提高警惕,謹防電話銷售詐騙,加強辨識能力,以免為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機。在涉及大額财産支出的情況下,務必妥善保留相關電子證據及書證。若不幸遭遇詐騙,這些證據将有助于公安偵查機關鎖定犯罪嫌疑人,及時追回損失并挽回經濟損失。

- The En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