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聖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電影

作者:漢新聞

說到世界上最著名的電影資料館,恐怕非法國電影資料館(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莫屬。它由亨利·朗格盧瓦(Henri Langlois)于1936年創立,是世界上最古老、收藏最多電影及相關物品的機構。時至今日,法國電影資料館不僅緻力于儲存與梳理,還定期策劃各種主題展覽及展映活動,将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普及推廣。雖然我們習慣稱它為資料館,但這座位于巴黎貝希街51号(51 Rue de Bercy)、面積超10000平方米的場館,已成為融博物館、電影院、圖書館、檔案館、收藏室于一身,吸引全球影迷前往朝聖的殿堂。

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聖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電影

位于巴黎貝希街51号的法國電影資料館外觀

近年來,法國電影資料館還樂于跟海外國家合作開展各種交流活動。眼下正在外灘源壹号舉辦的中法女性電影項目“創造中的她”主題展覽(即日起至7月13日)以及接下來兩個周末将在上海影城與上海百美彙影城集中展映的相關影片,就得到了法國電影資料館的大力協助,出借了女性電影先驅愛麗絲·居伊、“印象派電影”旗手謝爾曼·杜拉克、瑪格麗特·杜拉斯、阿涅斯·瓦爾達等人的多部作品。

跟随這批珍貴的影片,法國電影資料館的宣傳、外聯和發展主管讓-克裡斯朵夫·米卡伊洛夫(Jean-Christophe Mikhaïloff)也一同來到上海。在此期間,他接受了澎湃新聞的專訪,并就亨利·朗格盧瓦去世後資料館的變化、豐富藏品的管道、大型展覽及展映活動的策劃、衍生文創産品的開發以及面對當下法國電影界掀起的反性侵運動,資料館抱持的态度等問題,一一做了回應。

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聖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電影

中法女性電影項目“創造中的她”展覽現場

【專訪】

在朗格盧瓦去世後,資料館的體量得到進一步擴大

澎湃新聞:提到法國電影資料館,我們往往會想到一個人——亨利·朗格盧瓦。在有些人比如曾長期擔任朗格盧瓦助手的雅克·裡夏(Jacques Richard)看來,他在世時的法國電影資料館跟他去世之後的法國電影資料館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機構(參看2015年第04期《新民周刊》刊發的雅克·裡夏口述《朗格盧瓦:世界上最好的館長》),你認可這種說法嗎?

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聖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電影

法國電影資料館的創始人亨利·朗格盧瓦

米卡伊洛夫:毫無疑問,亨利·朗格盧瓦是電影收藏方面的先驅。早在1930年代,他率先就将電影視為與繪畫、雕塑同等重要的藝術形式。而且他認為,電影值得被珍藏,值得人們去學習和研究,也值得被傳播。這種想法在當時非常前衛。

法國電影資料館可以說誕生于一個科學技術取得突破的時期。當時誕生了有聲電影,在此之前,默片盛行,沒有有聲對白,隻有配樂。但事實上,“默片”這種叫法是不準确的,因為那時電影并不是完全沒有聲音,它們也是有音樂貫穿其中。随着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的誕生,我們從默片時代過渡到有聲電影時代。在電影的曆史長河中,從盧米埃爾兄弟在1895年創造了電影開始,到1927年、1928年有聲電影出現,朗格盧瓦樹立了一種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内通行的收藏電影的模式。

朗格盧瓦在1970年代去世,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異常豐富的電影收藏。雖然我們的場館名叫法國電影資料館,但其中不僅有法國電影,也是世界電影的記憶庫,有中國電影、美國電影、意大利電影、西班牙電影等各個國家的影片。可以說,他的收藏是世界電影的寶藏。而且,藏品還不限于電影膠片,包括劇照、海報、書籍、服裝、道具等林林總總與電影有關的東西。今天,法國電影資料館除了繼承朗格盧瓦在電影方面的珍藏、保留電影記憶外,更重要的是向年輕一代普及和傳達電影的魅力所在。

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聖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電影

資料館中的視聽圖書館

關于雅克·裡夏的觀點,我是不贊同的。在朗格盧瓦去世時,法國電影資料館的團隊仍在正常運作;在他去世之後,館内的收藏也不斷得到充實。朗格盧瓦的宗旨,即對于電影的儲存和珍藏,還有向大衆傳遞電影這項藝術形式魅力的工作,也沒有停止過;而且,資料館還獲得國家的大力支援,得到許多合作夥伴和贊助商,比如香奈兒的幫助。這讓我們有機會在世界範圍内去展示或展映法國電影資料館的珍貴收藏。要說的話,其實在朗格盧瓦去世後,法國電影資料館獲得了更多的資金、人力、場地以及技術上的支援,整個資料館的體量也變得更大了。

澎湃新聞:在把這樣一個帶有很強的朗格盧瓦個人标簽的機構變成國有機構的過程中,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什麼?

米卡伊洛夫:首先,應該是對資料館中館藏的爬梳。整個資料館裡收藏了大約50000部世界各國的影片,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膠片。我們緻力于将它們全部數字化,這樣就可以向全世界傳播這些作品。如何能将這些館藏完好無缺地儲存下去是最大的挑戰。這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援。有政府的出手才能繼續下去,尤其是數字化的過程。

還有一大挑戰就是要不斷豐富館藏,這也離不開空間、人力和資金。我們現在在巴黎有好些個場館用于專門存放膠片、機器、道具和戲服。

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聖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電影

資料館專門用來存放膠片的倉庫

電影放映都是圍繞特定主題展開

澎湃新聞:你們是如何判斷什麼樣的電影或者與電影有關的東西是值得收藏和儲存的?

米卡伊洛夫:首先,館藏的增加主要依靠捐贈或購買。當有人捐贈時,我們有一個由電影史和藝術史的專家組成的稽核小組,他們會用專業知識來評判影片或物品是否有收藏價值。比如,有人可能會捐出比較古老的家庭錄影,但這對于電影資料館來說,或許意義不大。不是所有留存下來的影像素材都值得被資料館拿來收藏,要知道儲存影像作品的成本其實是相當高的,是以甄選是必須的。至于海報之類跟電影有關的物件,它們的價值與電影的知名度、導演的知名度以及稀缺性息息相關,我們尤其會結合時代背景來考察稀缺性因素。

舉個例子,我們資料館曾經舉辦過一個蘇菲·瑪索的電影回顧展,既包含她作為演員的作品,也涉及她作為導演的作品。資料館專門送給她一把象征榮譽的椅子,館内也有一把帶有她名字的椅子。之後,蘇菲·瑪索為了感謝資料館,豐富我們的館藏,就捐贈了她在影片《初吻》裡穿的那件外套。作為1980年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電影裡的服裝,它自然是有價值的。

需要注意的是,電影膠片不像雕塑、繪畫、建築完全借由實體留存下來。當我們在放映一部電影的時候,一旦關閉機器,整個畫面也就消失不見了。說到底,它是沒有實體的藝術形式,但又必須借助實體才能儲存下來。

澎湃新聞:那麼,現在法國電影資料館舉辦展映及展覽的頻率大概是一年幾次?什麼樣的主題會激勵你們去策劃特展?

米卡伊洛夫:資料館是面向大衆開放的,一年大概會放映2000部影片,都是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以電影回顧展的方式呈現。比如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的時候,我們策劃了一個關于中國電影中的女性肖像的回顧展,包括1930年代在上海拍攝的《神女》在内,其間放映了從1930年代到展映舉辦當下的三十多部中國電影。

還有一些個人影展,往往會聚焦一位導演的職業生涯,有在世的導演,也有已故的。這樣公衆有機會得以回顧電影人的每一部作品。有時候也會舉辦一位演員的回顧展。以上這些都是電影放映方面的活動。

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聖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電影

馬丁·斯科塞斯電影回顧展海報、詹姆斯·卡梅隆主題展海報

再來說說大型的特别展覽,這種展覽的頻率大約是一年兩次。比如說吸血鬼專題展覽,就會借助全世界的吸血鬼電影來展示吸血鬼的各種形象。再比如阿涅斯·瓦爾達的特展——那是我們第一次圍繞女性知名導演舉辦大型專題展覽。還有像詹姆斯·卡梅隆主題展覽,是通過他個人的藏品來展示他的創作過程。

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聖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電影

阿涅斯·瓦爾達回顧展現場

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聖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電影

資料館為瓦爾達回顧展特别設計的外牆圖案

澎湃新聞:多年前,我在法國電影資料館參觀馬丁·斯科塞斯特展時買過一個環保袋,現在仍然經常使用。當下,中國的各類博物館、資料館之類的文化機構也變得很重視文創産品的開發。能否請你談談法國電影資料館在這方面的經驗?

米卡伊洛夫:你說的這款環保袋是圍繞知名導演的專題展開發文創産品的一個很好的例子,記得當時斯科塞斯本人還來到巴黎為他的個展揭幕。法國電影資料館有其形象戰略,并且在文創衍生品的開發上已經持續了将近20年。我們推出的文創産品中,一種是将法國電影資料館作為一個品牌開發的周邊産品,如印有logo的環保袋、筆、鑰匙扣之類。這些文創産品對于推廣資料館的知名度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聖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電影

根據羅密·施耐德回顧展推出的茜茜公主馬克杯

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聖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電影

根據梅裡愛展覽專區推出的環保袋

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聖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電影

法國電影資料館鑰匙扣

還有一些産品是根據特别的展覽、展映活動以及我們的館藏物件開發出來的。比如,我們就為剛剛修複完成的阿貝爾·岡斯執導的《拿破侖》印制了T恤,上面有1927年電影的光影圖像,特别漂亮。我們還會為特展開發一些在該展覽期間售賣的文創産品,比如羅密·施耐德特展時的冰箱貼、馬克杯、小擺設,詹姆斯·卡梅隆特展時的阿凡達書簽等。

電影衍生文創産品的開發是很重要的。就像我之前說的,電影不能脫離一個實體本身而單獨存在。影迷在看完展覽後,往往也希望能有一些實物留作紀念。

不能因為某個電影人的個人行為,就去抵制整部作品

澎湃新聞:今年是瑪格麗特·杜拉斯誕辰110周年。中國的觀衆比較了解作為作家的杜拉斯,但身為導演的杜拉斯對我們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這次“創造中的她”展覽及展映項目中包含有她執導的《音樂》,請問如何能更好地去了解導演杜拉斯?

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聖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電影

杜拉斯的《音樂》是“創造中的她”展映影片之一

米卡伊洛夫:瑪格麗特·杜拉斯是 20 世紀法國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她的文學作品也是當今世界擁有最多讀者的作品之一。今年5月,法國電影資料館舉辦了瑪格麗特·杜拉斯電影作品大型回顧展,以促進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對話。回顧展的形式與這次漢唐文化策劃的“創造中的她”項目類似,也是将展覽與展映接合在一起。

杜拉斯也拍攝過許多電影,其中有一些直接改編自她的小說,這些電影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關于女性身份和對自由的追求。她的電影作品往往是前衛和政治性的。尤其是她的第二部電影《毀滅,她說》,她的激進主義光是在這個片名裡就得到淋漓盡緻的展現。多虧了香奈兒的支援,法國電影資料館剛剛完成了這部作品的修複工作。我認為,這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它表達了一位從未停止過質疑自身所處時代的女性的當代視野,今天我們有必要觀看或再次觀看這部作品。

澎湃新聞:眼下法國電影界正掀起一場反性侵運動,熱拉爾·德帕迪約、雅克·杜瓦隆、伯努瓦·雅克、安德烈·泰希内、菲利普·利奧雷、尼爾斯·塔維涅紛紛被控訴行為不端。面對這樣一場社會運動,法國電影資料館抱持什麼态度?今後還會放映他們的作品嗎?

米卡伊洛夫:首先,我們不是法官,我們不會去審判這些人。比如《大鼻子情聖》,它根植于法國傳統文學,被導演讓-保羅·拉佩諾拍成電影,拿過恺撒獎又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我們仍舊會認可這部作品本身取得的成績。我們不能剝奪觀衆欣賞這樣的電影的權利。是以,我們不會因為它的主演是熱拉爾·德帕迪約就不去放映這部影片。畢竟我們不能因為某個電影人的個人行為,就去抵制整部作品。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會再去推崇或者緻敬這些卷入紛争的電影人。

澎湃新聞

編輯:向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