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瀾濤簡介

作者:資深媒體人journalist

劉瀾濤同志1910年11月出生于陝西省米脂縣一個貧苦家庭。少年時期就接受進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後,他懷着救國救民的思想,積極投身反帝愛國運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任米脂縣團委委員、宣傳部長等職。1928年5月參加組織上司了米脂學生運動,抗議日本侵略者在濟南制造的“五三慘案”,并掀起反抗當地土豪劣紳的群衆運動。後任靖邊縣團委書記、三邊特派員。1928年9月轉為中共黨員,任陝北特委秘書長、宣傳部長等職,同劉志丹、謝子長等同志一起開展陝北革命鬥争。1930年8月在綏德工作時,被敵人逮捕入獄。他堅守黨的機密,堅定黨的信念,後經黨組織和黨外民主人士營救出獄。1931年2月調往河北省委工作。不久因叛徒出賣而再次被捕,被關進“北平軍人檢討院”(即草岚子監獄)。與殷铿、薄一波、安子文等同志在獄中成立黨支部幹事會,任支部委員,同敵人堅決鬥争。敵人提出“每半年審查一次,三次不檢討,槍斃!”他們針鋒相對提出“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的口号,反對敵人的“檢討政策”。劉瀾濤同志參加了絕食鬥争,堅持7天,迫使敵人做出很大讓步。他們還把監獄變成學習馬列著作及中外科學名著如達爾文的《進化論》、赫胥黎的《天演論》等書的學校。在對敵鬥争的特殊戰場上,劉瀾濤同志保持了革命氣節和堅韌不拔的鬥争意志。1936年9月,劉瀾濤同志等53人經黨組織營救出獄。

1936年10月,劉瀾濤同志受北方局委派,到綏東抗日前線,創辦抗日刊物,開展統一戰線工作。因被國民黨反動派通緝,調任中共天津市委副書記。1937年7月,北方局決定他到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到延安後,中央又通知他不到黨校學習,調他任中共陝甘甯邊區黨委常委兼宣傳部部長,後任綏德特委書記兼統戰部部長、八路軍綏德警備司令部秘書長。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後,1938年12月他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任晉察冀邊區北嶽區黨委書記。他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幹部的培養工作,關心年輕幹部的成長,強調一方面要加強馬列主義的學習,一方面要深入基層,在實際鬥争中鍛煉成長。他以身作則,帶頭學習,經常下基層,跟農民和農村黨支部的同志建立起密切的關系。他和區黨委始終把基層黨支部的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中心環節,直接訓練農村黨支部書記、委員,直接聽取農村黨支部的彙報,直接到農村黨支部中調查研究。是以,北嶽區黨組織具有堅不可摧的戰鬥力,廣大農村黨支部成為真正的戰鬥堡壘。他是模範的黨務工作者。1941年1月,北方分局改為晉察冀分局,他任分局副書記兼軍區副政委。他協助彭真、聶榮臻同志放手發動群衆,組織群衆,武裝群衆,堅持敵後抗戰,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持久戰,多次粉碎了日軍的“掃蕩”,逐漸形成晉、察、冀、熱、遼縱橫數千裡、人口達四千萬的鞏固的敵後根據地。他為建設被毛澤東同志譽為“抗日模範根據地”的晉察冀邊區做出了重要貢獻。1945年赴延安,參加整風運動。到延安後向毛澤東同志彙報了晉察冀的工作,得到毛澤東同志的贊賞。随後參加了七大,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1945年9月日寇投降後,劉瀾濤同志從延安回到晉察冀,任晉察冀中央局副書記、軍區副政委,後兼任張家口市委書記。1947年4月劉少奇、朱德同志帶領的中央“工委”、1948年4月毛澤東同志帶領的中央“前委”先後從陝北轉移到晉察冀解放區指揮全國的解放戰争。劉瀾濤同志受晉察冀中央局的委托,精心組織、周密安排了這一重大行動,為黨中央的安全轉移做出了重要貢獻。這期間,劉瀾濤同志與朱德總司令同住一院。他同聶榮臻等同志在朱德總司令的上司下,共商攻取石家莊的計劃,經毛澤東同志準許,攻克石家莊,成為我軍“奪取大城市之創例”。按照中央的部署,他同聶榮臻等同志一起上司根據地人民進行土地改革,不斷壯大人民力量,動員群衆支援解放戰争,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軍事進攻。1948年5月,晉察冀中央局與晉冀魯豫中央局合并為中共華北局。他先後擔任華北局常委兼組織部部長和黨校校長,華北局副書記、第三書記,華北軍區副政委等職。協助薄一波等同志上司華北軍民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解放戰争,取得了天津戰役的勝利和北平的和平接管以及綏遠的和平解放。1948年他參加了中央九月政治局會議,1949年參加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

建國前夕,華北局組建了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劉瀾濤同志擔任校長,第一期1.2萬名學員于1949年8月畢業,對當時充實幹部隊伍起了很大作用。毛澤東同志對華北“革大”的作法和經驗給予了充分肯定。後來,華北人民革命大學附設政治研究院,供各方民主人士來此學習,其經驗也得到了毛澤東同志的肯定。1949年9月,他參加了協商籌建新中國有關重要事宜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會議,劉瀾濤同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貢獻。

建國後,劉瀾濤同志擔任華北局第三書記、華北行政委員會主席、華北軍區副政委,同時還擔任政務院華北事務部部長、國家計劃委員會委員。1951年11月,劉瀾濤等同志将劉青山、張子善的嚴重犯罪事實報告黨中央,經黨中央準許,将他們依法予以嚴懲。

1954年,中央決定撤銷各大區,劉瀾濤同志調任中央副秘書長、中央華北地區工作部部長、中央書記處第四辦公室主任,協助鄧小平秘書長工作。1955年,中共中央成立監察委員會,劉瀾濤同志任副書記,協助董必武書記主持日常工作,為黨的監察制度建設作出了貢獻。1956年他出席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委員,任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這期間,他作為中共中央代表團團員,随同團長朱德同志出訪蘇聯和東歐多個國家;代表中國共産黨參加丹麥共産黨第20次代表大會;後率中國勞動人民代表團赴莫斯科,參加蘇聯紀念十月革命節的活動,為增進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的友誼做了大量工作。

1960年,劉瀾濤同志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蘭州軍區第一政委、西北三線建設委員會主任。當時,正是國民經濟困難時期,他認真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遵照國務院關于要注意農業問題,搞好民族團結,發揚延安精神和關心人民疾苦的訓示,深入調查研究,向中央如實反映情況,緊急調運糧食救災,制止了更加嚴重情況的發生。在黨中央和鄧小平同志的直接上司下,促進了西北地區工農業生産的恢複和發展。劉瀾濤同志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展開,為總結經驗、調整政策、克服困難,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65年1月,劉瀾濤同志當選為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期間,劉瀾濤同志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堅持維護黨的上司和人民利益,堅決抵制林彪、江青、康生一夥的倒行逆施,遭到殘酷迫害,被投入監獄達八年之久,身心受到極大摧殘,家屬受到株連。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劉瀾濤同志的冤案得到徹底平反。1979年以後,他先後擔任中央統戰部第一副部長、顧問。1979年7月,在第五屆全國政協第二次會議上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機關黨組書記。1983年6月,當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在此期間,他認真落實鄧小平同志關于新時期統戰工作的訓示精神,明确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性質、任務、範圍、對象和基本方針,把統一戰線工作的重點轉到為“四化”服務的軌道上來,為開辟新時期的統戰工作做了大量工作。他參與總結三十多年來人民政協工作的基本經驗,負責修改政協章程,解決了全國政協機關的機構、體制、人員調整問題,促進了一些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社會主義學院的恢複和發展,為開創人民政協工作的新局面,鞏固和發展中國共産黨上司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出了重要貢獻。

劉瀾濤同志在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在黨的十二、十三大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在擔任中顧委常委期間,他經常深入基層,聯系群衆,調查研究,關心貧困地區人民的疾苦,積極向黨中央提出建議,他努力貫徹執行鄧小平同志的訓示,積極支援一線同志的工作,為廢除實際存在的上司職務終身制作出積極貢獻。

一,他曾是中央統戰部副部長,特殊時期卻被關押10年,兒子是武警大校

劉瀾濤,這個名字或許在大多數人的記憶中并不常見,但他是中國共産黨曆史上一位傑出的上司者,一個堅定的革命者,為黨的事業不懈奮鬥的楷模。

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艱辛,但無論是在困境中還是在改革開放時期,劉瀾濤都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為中國革命事業、黨的建設和國家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早期的堅定初心

在當時陝西軍閥林立的環境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反抗軍閥,劉瀾濤參加了支援上海五卅運動的活動,并成為了米脂縣有名的革命者。這段經曆奠定了他革命初心的基礎。

革命堅持與獄中鬥争

劉瀾濤在青年時期,以熱血革命者的身份,上司米脂縣的學生運動。由于在運動中表現突出,他迅速被提為黨員,并擔任了米脂縣宣傳部部長、靖邊縣團委書記和陝北特委秘書長等職務。

然而,革命的道路并不平坦,随着大革命的失敗,劉瀾濤數次被捕,被關押在草岚子監獄中。

草岚子監獄的環境極為惡劣,但劉瀾濤的革命信念從未動搖。在監獄裡,他與其他革命家近距離接觸,與獄友們通過絕食鬥争與敵人展開鬥争,并擔任了獄中黨支部的支部委員。

這段獄中經曆鍛造了他的堅韌和不屈的性格,使他在後來的革命鬥争中更加堅定地捍衛着黨的事業。

抗日戰争中的堅守

抗日戰争爆發後,劉瀾濤被派往陝甘甯邊區做宣傳工作。當時,國民黨對邊區實行封鎖,但劉瀾濤不畏艱險,一邊組織群衆開墾生産,一邊又到綏德等地反擊敵人的圍堵。

在他的努力下,綏德、米脂、洛川等地的黨組織終于獲得恢複,而陝甘甯邊區也度過了最危險的時期。這段曆程展現了劉瀾濤在困難面前的堅韌和決心。

戰鬥在前線,建設在後方

劉瀾濤不僅在革命戰鬥中表現出色,在戰後的建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被調往晉察冀根據地工作,成為了聶榮臻司令員的得力助手。

盡管年齡較小,但劉瀾濤協助聶榮臻指揮了多次戰役,發展壯大了晉察冀軍區。抗日戰争勝利後,他繼續在華北和西北地區擔任重要職務,為解放城市、推動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傑出貢獻。

堅守初心,為黨事業不懈奮鬥

劉瀾濤的政治工作能力強,不僅在軍事領域表現出色,還在黨的建設和國家事業中嶄露頭角。他的堅韌和忠誠表現在多個方面,尤其是在他擔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時,主動向上級報告了劉青山和張子善的案件,展現了對黨紀黨規的堅守和對黨風黨紀的維護。

改革開放時期的貢獻

盡管劉瀾濤在特殊時期遭受沖擊并被關押了長達十年之久,但他始終心系國家。1978年後,他重新複出,擔任了中央統戰部副部長。他的政治經驗和智慧在改革開放時期得以充分發揮,為中國的改革事業和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堅韌不拔,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卓越

劉瀾濤的一生充滿了堅韌和不屈的精神。他從一個年輕的學生運動領袖,逐漸成長為中國共産黨的重要上司者,多次擔任重要職務,為國家的獨立、解放和發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黨政建設中,劉瀾濤都始終堅守初心,不懈奮鬥,為中國革命事業和國家的繁榮獻身。

兒子劉冀燕的光輝傳承

劉瀾濤的堅韌和忠誠精神也在他的兒子劉冀燕身上得以傳承。劉冀燕在新時代擔任武警總部後勤部基地副主任,是新中國的武警大校。

他同樣為國家的安全和穩定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父子兩代都以自己的行動诠釋了對黨和國家事業的無私奉獻。

劉瀾濤的一生,是中國共産黨曆史中的一個縮影,他代表了無數堅定的革命者和無私奉獻的黨員。他的堅韌和忠誠,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曆史經驗和珍貴的精神财富。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初心不可迷失,信仰不可動搖,隻要堅守初心,就能戰勝一切困難,為黨的事業、國家的繁榮作出卓越的貢獻。

劉瀾濤和他的兒子劉冀燕,是中國革命事業的傑出代表,他們的堅定初心和不懈奮鬥精神将永遠激勵着我們,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曆史遺産。

我們應該學習他們,堅守初心,為黨和國家的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為人民謀幸福。這是對劉瀾濤先生最好的緻敬和紀念。

二,他是西北局第一書記,曾被關押了十年才複出

中共中央西北局,作為民主革命時期中央派往西北地區的上司機構,對西北解放事業貢獻卓越。曆任西北局書記中,除了彭德懷、高崗、習仲勳等傑出人物,還有劉瀾濤、胡耀邦、楊靜仁等革命家。今日,我們特别緬懷曾任西北局第一書記的劉瀾濤同志。

在深入探讨劉瀾濤之前,有必要對西北局的發展曆程進行全面梳理。作為中國共産黨的重要機構,西北局在革命曆史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其成立背景、組織結構及發展曆程對于了解劉瀾濤的上司地位和貢獻具有重要意義。

在黨的光輝曆程中,西北局曆經三次重要組建:1936年7月首次成立,1941年4月再度組建,而1960年11月則迎來了第三次組建。由于組建時機的差異,各時期西北局所肩負的職責亦有所不同。

西北中央局在紅二、四方面軍長征的緊要關頭應運而生。為強化對兩軍的指導,中央于1936年7月鄭重準許設立此機構,委任張國焘為書記,任弼時為副書記,并由徐向前、陳昌浩、賀龍、朱德、關向應等人出任委員,共同肩負重任。

西北局成立伊始,便肩負起紅二、四方面軍群衆動員與物資保障的重任。經過朱德、劉伯承、賀龍等上司人的不懈努力,紅二、四方面軍成功突破敵軍封鎖,于十月勝利抵達會甯,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

長征勝利後,紅軍成功抵達陝北,西北中央局是以圓滿完成其曆史使命。鑒于此,中共中央于1937年5月決定設立中共陝甘甯特區委員會,以替代原有的西北中央局,進而確定黨的上司與決策在新的曆史階段得以有效實施。

在抗戰時期,随着西北中央局的撤銷,中央相繼設立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和陝甘甯邊區中央局。1941年4月,為加強統一上司,二者合并組建成為中共中央西北局,标志着西北局第二次成立,擔負起新的曆史使命。

在此期間,西北局肩負陝甘甯邊區的軍事保衛重任,并成功實作西北各省的解放任務,為革命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1954年4月,遵照中央政府的訓示,為優化行政架構,撤銷大區一級行政機關的決策得以實施,西北局亦在這一曆史背景下再次被撤銷,标志着大陸行政管理體制的新一輪改革與發展。

1960年11月,中央決定重設西北局,以全面統籌西北地區經濟工作。經中央準許,劉瀾濤再次出任西北局第一書記,張德生任第二書記,同時王恩茂、張仲良等人擔任委員,共同肩負起上司職責。

1966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取消西北局的決策,标志着西北局這一曆史時期的使命正式畫上句号。這一變革,不僅是對西北局曆史地位的終結,更是對當時政治形勢的深刻反映,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

在西北局第三次組建之際,劉瀾濤同志穩坐西北局第一書記之位,長期負責引領。其間,他既統籌西北五省的經濟大局,又兼任蘭州軍區黨委第一書記之職,其地位顯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劉瀾濤,原名劉華甫,1910年出生于陝西米脂,出身于一個普通的家庭。他自幼勤奮好學,志向遠大,憑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堅定的信念,逐漸成長為一名傑出的上司人,為中國的革命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劉瀾濤在投身革命之前,乃是米脂縣學子中的佼佼者,上司學生運動頗有威望。當時,陝西地區軍閥割據,百姓飽受磨難。為抵制軍閥暴政,劉瀾濤積極投身支援上海五卅運動的行列,自此聲名遠揚,成為米脂縣内備受矚目的革命先驅。

1926年,井嶽秀新任陝北鎮守使,與鎮嵩軍激戰之際,劉瀾濤挺身而出,上司米脂縣學生運動。因其卓越表現,1928年他光榮入黨,并肩負起米脂縣宣傳部長、靖邊縣團委書記及陝北特委秘書長等重要職務。

新黨員劉瀾濤全身心投入革命宣傳工作,然而大革命的挫敗使他多次被捕,最終被關押在草岚子監獄。面對困境,劉瀾濤始終堅守信念,毫不退縮,用實際行動诠釋着共産黨員的忠誠與擔當。

在草岚子監獄的艱苦環境中,劉瀾濤得以深入接觸衆多革命家。同期被捕的還包括殷鑒、薄一波和董天知等資深革命者。盡管年紀尚輕,劉瀾濤卻懷揣堅定的革命信念,在獄中堅持鬥争,展現出了頑強的革命精神。

草岚子監獄條件艱苦,但劉瀾濤的信仰堅定如鐵。在獄中,他上司獄友們發起絕食鬥争,以堅定的意志與敵人進行較量。同時,他還擔任獄中黨支部委員,積極推動黨組織的活動,展現了共産黨員的英勇無畏。

1936年9月,劉瀾濤在黨組織的積極營救下獲得自由。随後,他轉赴天津擔任重要職務,肩負起上司天津市的重任,并成功擔任了市委書記一職,為天津的黨組織建設和革命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劉瀾濤的紅軍歲月為其後續革命鬥争鋪設了堅實的基石。抗戰爆發之際,他受命于陝甘甯邊區開展宣傳工作。在國民黨對邊區實施封鎖的艱難時期,劉瀾濤不僅積極組織群衆進行生産自救,更奔赴綏德等地,勇挫敵圍堵。

經過他不懈的努力,綏德、米脂、洛川等地的黨組織得到了有效的重建,而陝甘甯邊區也成功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時期。這一重大成就,彰顯了他對黨的忠誠和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

1938年,劉瀾濤被中央委派至晉察冀根據地任職。随後,他擔任中共綏德特委書記、晉察冀區黨委書記及分局副書記等職務,在聶榮臻将軍的軍事上司團隊中扮演重要角色,為抗戰事業提供了堅實支援。

劉瀾濤雖較聶榮臻年輕十歲,但在諸多事務上,聶榮臻司令員常向他請教。面對日僞對晉察冀邊區的頻繁“掃蕩”,劉瀾濤協助聶榮臻司令員指揮張家口等戰役,成功粉碎敵人圍剿,使晉察冀軍區日益壯大,我軍部隊人數增至十萬餘人。

抗戰勝利後,劉瀾濤重返華北,肩負重任。他先後出任晉察冀中央分局副書記、軍區副政委,以及華北局副書記和軍區副政委等職務。在他的上司下,我軍成功解放了張家口、保定、太原等城市,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劉瀾濤因其卓越的政治工作能力,相繼在華北與西北擔任重要職務。在華北,他曆任黨校校長、第三書記、财經工作委員會主任及行政委員會主席;至西北,又出任第一書記及三線建設委員會主任,并主持創辦了華北人民革命大學等學府。

1952年,劉瀾濤被中央調至北京履新,他相繼擔任國家計劃委員會委員、中央副秘書長等重要職務。此後,他還兼任中央書記處第四辦公室主任及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為國家的發展穩定作出了傑出貢獻。

劉瀾濤在擔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期間,鄭重地向上級送出了關于劉青山和張子善違法亂紀的詳盡報告。這份報告詳盡地揭示了兩人的不當行為,為相關部門提供了重要線索,為公正處理此案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時,劉青山和張子善因私自挪用公款,受到中央的撤職審查。在此過程中,他主動向上級遞交了詳盡的犯罪報告,詳細揭露了劉、張二人的罪行,使得他們受到了應有的懲處,維護了國家财政的嚴肅性和公正性。

劉瀾濤因卓越的上司力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後主要承擔西北地區的經濟工作。然而,1967年他因特殊時期的政治風波遭受沖擊,被囚禁長達十年。直至1978年,他才得以重返政壇,擔任中央統戰部副部長一職。

盡管長時間身陷囹圄,劉瀾濤始終心懷國家。自1978年起,他相繼擔任政協副主席及中國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名譽會長之職,以其深厚的智慧與不懈的努力,為大陸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1997年12月31日,劉瀾濤在北京因病辭世,享年八十七歲。他的離世,無疑是對黨和國家的一大損失。他的一生,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事迹将永載史冊,成為我們學習和紀念的典範。

三,劉瀾濤故事兩則

  抗日戰争期間,劉瀾濤曾經在砂窳區河彩村工作過一段時間,他非常關心老百姓的生活,當地流傳着他很多愛民的故事。

寒天贈大衣

  農曆二月初的天氣還十分寒冷。一天早晨,劉瀾濤正在認真地翻閱檔案,由于他的衣服很單薄,抵不住風寒,隻好外披了一件呢子大衣。這件大衣是他從敵人手裡繳獲的,多少年來一直伴着他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寒冬。這件大衣成了他的珍寶。

  忽然大門外傳來了一個男孩子的聲音:“我要見劉伯伯。”

  警衛員說:“首長很忙,你不要給他添麻煩,到别處玩去吧。”

  那個孩子說:“我有大事,一定要見他。”

  “不行,不行,首長很忙。”

  “你若不讓我見他,我就哭。”說着,那個孩子真的哭了起來。

  劉瀾濤聞聲來到了大門口,見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衣服破破爛爛,臉蛋凍得發了紫。他伏下身子說:“小同志,你找我有事嗎?”

  那個孩子聽了這親切的聲音,用手背擦了擦眼淚說:“你是劉伯伯?”

  “是的,咱們到屋裡去談吧。”劉瀾濤說着脫下了大衣,裹住了那個孩子。

  “不,我不穿。”孩子邊說邊脫着大衣。

  劉瀾濤用大衣裹緊了那個孩子說:“快穿上,要凍壞的。”

  “你穿的也不厚,凍壞了怎麼工作呢?”那孩子固執地脫着大衣。

  “聽話,好好穿上,伯伯不冷。”說着将孩子抱回屋子,放在火盆旁。

  “有什麼事就請說吧。”

  “我是來告狀的。”

  “告誰?”

  “告村幹部。”

  “告他們什麼呢?”

  “他們不讓我參軍。難道打日本鬼子還有什麼不好嗎?”

  “他們不讓你參軍的理由是什麼呢?”

  “他們說我年歲小。我就十二啦,還小嗎?劉伯伯你給我評評這個理。”

  看着這個稚氣又倔強的孩子,劉瀾濤心裡升起一股疼愛之心,說:“對呀,村幹部說的對,打仗不是鬧着玩的,等長大了才行。”

  “怎麼?你也不同意我參軍?”

  “我怎麼會同意呢?好孩子,快快回去吧,到你長大了,伯伯來接你行嗎?”

  “那我的仇就不報了?”

  “你有什麼仇呢?”

  “我家的房子是日本鬼子燒了的,我哥是日本鬼子打死的,這仇我一定要報!”

  劉瀾濤聽了這些,把孩子緊緊地抱在了懷裡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你的革命精神是可貴的,但是你應懂得,日本鬼子欠下了血債,又何止你一家呢?如果我們大家都去打仗,沒有人種地,沒有人支前,軍隊還能打勝仗嗎?革命是一個整體,就像我們一個身上有胳膊,有腿,有眼睛,有耳朵,你能說那個不重要呢?好孩子,你要好好學習,做些你能做的事,這和在前線打鬼子一樣重要。”

  那個孩子這才點了點頭。劉瀾濤把呢子大衣給孩子穿好了說:“小同志,這件大衣就送給你了。”那孩子說什麼也不要,劉瀾濤硬給他穿上了,并命警衛員将他送回家。

  寒風還在太行山上使着淫威,劉瀾濤穿着單薄的衣服,仍在為革命日夜操勞着。他把溫暖送給了烈士的弟弟,送給了人民。

  那個孩子叫名馮義邦,他常向人們講起這件事。

  

一家人别說兩家話

  那時日本鬼子住在神堂堡(在現在的山西省繁寺縣),離河彩村隻有三十多裡路,常到這裡掃蕩。為了安全,劉瀾濤住進了河彩村後面,彥峪清山上的一個山洞裡,由村幹部孫雙福負責與他聯系。

  一天孫雙福又上了彥峪清,來到了劉瀾濤住的山洞前,見劉瀾濤在山洞前踱來踱去,緊鎖着雙眉。孫雙福說:“首長愁什麼呢?”

  劉瀾濤說:“唉,昨夜妻子生兒子了。”

  孫雙福說:“生了兒子是好事,還愁什麼呢?”

  劉瀾濤說:“妻子由于缺營養,一點奶也沒有,我的兒子還不是被餓死。”這時洞裡傳來了嬰兒的哭聲,劉瀾濤痛心地跺了跺腳。

  孫雙福說:“請首長放心,這是革命的後代,決不能讓他受罪。”說完,匆匆地下山去了。

  不多久孫雙福領了一個中年婦女上山來了,懷裡還抱着一隻母雞。劉瀾濤說:“雙福,你這是幹什麼呢?”

  孫雙福說:“這個婦女的孩子才幾個月,她的奶水好,她聽我說了,硬要跟我來給孩子喂奶。這隻雞是我家的,用它給你的妻子補補身子吧。”

  劉瀾濤說:“大嫂,這怎麼能行呢?讓我的兒子吃了奶,你的孩子怎麼辦呢?”

  那婦女說:“看首長說到哪裡去了,你們打鬼子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我們這點付出又算得什麼呢?”

  劉瀾濤說:“大嫂,這樣你的孩子會受罪的,叫我怎麼忍心呢?”

  婦女說:“别說了首長,我們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說着進山洞去了。

  劉瀾濤取出了錢,塞到了孫雙福的手裡說:“謝謝你,雞我留下,這錢你也得留下。”

  孫雙福說:“首長,這是我一點小小的心意,比起你們打鬼子來,實在是太小了,我這是送給抗日戰士的。”

  劉瀾濤說:“這是我們革命軍人的紀律,若你不收下錢,我就不收下這隻雞。”

  孫雙福隻好将錢收下了。

  有了奶,有了雞補養,劉瀾濤的兒子得救了。為了紀念這個地方這件事,劉瀾濤給兒子取名劉彥青。

  孫雙福是吳王口鄉貝子村人,已去世了。他生前常向人們講起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