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作者:伊蝶社

這世界上永遠無解的三個問題:先有的雞還是先有蛋,晚飯吃什麼,以及——

莫名其妙的身材焦慮,到底什麼時候能消失。

就在最近,演員江疏影,因為綜藝上的一段話引發了不小的争議。

節目裡,一群人在餐桌上聊天,江疏影提起自己小肚子肉多:“我的baby肚出來了。”

“我沒有baby臉,但我有baby肚。”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旁邊的秦岚聞言接話,說自己也吃出了小肚子,解釋女性有小肚子很正常,可以起到保護作用;

這時再三肯定自己不吃也有、真是baby肚的江疏影,看起來才些微松了口氣。

“好吧,這麼想會開心一點。”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節目裡,有關baby肚的話題結束了。

節目外,盡管粉絲再三澄清隻是飯桌上的話趕話,圍繞“baby肚”的讨論卻仍在繼續。

“真的受夠這些幼态稱呼了。”

“為什麼現在流行審美,越來越baby化?”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近年來的審美潮流中,“寶寶嚴選系列”逐漸成為了時代爆款。

首先,就是最近爆火的寶寶睫毛。

所謂寶寶睫毛,也叫嬰兒彎、嬰兒睫,跟過往追求濃密、卷翹、偏誇張的仙女睫、太陽花等網紅爆款不同:

寶寶睫的核心,在于模仿三四個月大嬰兒的睫毛,打造出新生兒睫毛纖長順直、自然濃密的效果。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像這樣/圖源:圖蟲創意

随着嬰兒彎的爆火,又帶火了各類衍生款。

落尾嬰兒彎、斜飛嬰兒彎、漫畫嬰兒彎、純欲嬰兒彎,你甚至想不到在嬰兒睫基礎上,竟然有如此多花樣。

當然,睫毛造型隻是表象,借由它打造的氛圍感,才是重點。

嬰兒睫的彎度,要保持在一個微妙的弧度,又要睫毛尾端自然延長,主旨是凸顯無辜感、破碎感和幼态感。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網絡上的介紹,也随着嬰兒彎款式的新增逐漸豐富。

“尾部可以延長,分兩層的睫毛,甚至可以像蝴蝶翅膀一樣輕微揚起,最大限度凸顯少女感的清純眼神、不帶誘惑的純情與性感。”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嬰兒xx”“寶寶xx”與性感、誘惑到底如何劃上等号,沒人說得清楚,隻知道在無人在意的角落,類似的新名詞屢見不鮮。

說完了寶寶睫毛,從上往下改造成寶寶的第二步,就來到了寶寶牙。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寶寶牙也叫幼态牙,在此之前,很多人對寶寶牙的認知,大概還停留在母嬰領域。

媽媽撫養10 個月大小嬰兒,在乳牙萌生時,管僅僅露出上下四顆牙的樣子叫寶寶牙。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曾經的寶寶牙,是可愛的代名詞,就像這樣

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如今随着成年人+寶寶牙的搭配大行其道,寶寶牙被賦予了新使命:視覺上讓臉變窄,還能增加幼态感。

形容、含義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嬌俏甜憨,到幼态元氣,嘴巴微張時是否能隻露出兩顆牙齒,成了新的審美鄙視鍊。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突出呆呆的、可愛的、沒有攻擊性的/圖源:小紅書

要知道,寶寶睫毛或許還可以通過工具、假睫毛等實作,但要将“寶寶牙”移花接木到成年人身上,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或許有人因為天生兔牙,而看起來更貼近寶寶牙審美,但大多數情況下,成人牙齒跟幼兒尺寸不同——

成人想要寶寶牙,要麼是需要延長兩顆門牙的長度,要麼就是得把門牙旁邊的兩顆 2 号牙磨短/塗黑。

社交平台上,不乏有人曬出幼态牙“上岸”攻略,花費十幾萬的有、為此磨掉自己原本健康的牙齒、甚至自己在家磨的也有。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笑起來門牙比兩邊牙齒長出來的微妙的幾毫米,不知怎麼就成了流露淺淺性感的青春象征。

是以,這個世界難道不是草台班子,而是一個巨大的幼稚園?

看起來肉感不修長的手叫“寶寶手”,标配文案是“讓人看起來毫無沖動”;打針時原本給小孩用的紫色的針,被叫“寶寶針”,成年女孩用代表血管夠細……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伴随寶寶審美一起來的,還有吹了又吹的“寶寶文學”。

它起源于網上的一則熱搜:情侶吃飯時,男生點一份正餐,女生則拿來一個小碗,從男生碗裡分一點點食物,稱小碗為“寶寶碗”。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突出吃的少、食量小

如果隻說是情侶間的小情趣倒也正常,而配文和評論區内容是:真有女生能吃完一整碗嗎、沒人疼的女生才會做獨立大女人。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寶寶碗一朝從小孩子使用的、不易摔破的塑膠碗,變成了寶寶文學的一環,被拉成女生小鳥胃、吃得少才有人疼的佐證。

其中潛台詞,無非是女性需要少吃、少想、少做、多依賴,來打造所謂的脆弱感,成為被選中的一方。

恰如《東京女子圖鑒》裡,女主男友分手時,不甘心地問:“如果說女人會選擇有錢的男人,那男人會選擇什麼樣的女人?”

男友回答說:“一無所有的女人,沒有自己的夢想,也沒有理想,隻是天真爛漫地支援他的夢想的女人。”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得承認,如今大衆叙事裡的女性審美變化程序,是不斷幼态化的過程。

起先是推崇更年輕的女性,後來年輕不夠用了,便迷上少女感;少女感不夠用之後又滑向幼兒,再一路到出生才幾個月大的寶寶。

但隻說幼态化審美,恐怕還隻是女性審美困境的冰山一角。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變着法規訓女性身材的新詞被造出來;而每一個新詞爆火的背後,都有女性被裹挾的更緊。

被意大利Brangy Melville公司帶火的BM女孩,曾是時髦的代名詞,指隻能穿下品牌XS或S碼衣服的少女們。

彼時盡管160身高的标準體重是55kg,但還是有人把BM女孩的160cm-47 kg奉為圭臬。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當一個年輕女生上網刷到身材瘦削薄如紙片的網紅,線下去BM店看着瘦到隻有一把骨頭的年輕導購時,難免懷疑自己是不是太胖太不自律。

因為一個腿搭椅子反向下腰的姿勢,就爆紅出圈的漫畫腰,帶動無數年輕女生複制同款姿勢自證身材。

有人做不到?不好意思,那就少吃,甚至拒絕食物,直到把自己嚴絲合縫的嵌進這個動作中。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在讓外界滿意的規訓下,女性把身材框進某一個越縮越緊的套子。圖源:央視網

直角肩備受推崇時,原本控制頸部運動的斜方肌,因為不符合美麗的标準,就成了必須去除的“醜東西”;

接力的高顱頂隻靠燙發、熨發達成還不夠,下狠手往顱頂注射固定液、打造頭頂增高效果的也大有人在。

還有A4腰、精靈耳、量角器聖體,直看得人心驚肉跳,生怕有哪一點不符合,就被流行審美踢出局。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追求“完美”半生,歸來是一套國小生文具——臉要量角器的,肩要直角的,腿要圓規一樣又細又直的

隻是多少人一次次按照模闆打造自己、一次次踩坑之後,才發現另一端的真相——

以“欣賞”為名也好,以“玩笑”為包裝也罷,女性的身體從沒有逃離被物化的窠臼。

胸部飽滿形成的乳溝,會被叫“事業線”,潛台詞是女性可以憑性感美貌獲得物質、事業上的成就;

胸部不夠突出、胸圍小,則被稱為“飛機場”,用來嘲諷“女人味不足”。

體毛稍多是“猕猴桃女孩”,體型稍壯就要被叫做“女坦克”,臉上有條線又要被說貓咪紋……總之什麼都像,就是不像是人。

如果說拒絕容貌焦慮,不為極端審美買單,又難免陷入以解放為名的陷阱。

一如所謂的媽生臉、媽生皮,原本重點在媽生自然——

但又逐漸變成要在化妝、整形時,一定要達到讓人看不出哪變美,卻又悄悄變美了。

看似贊美,但人還得為了從普通臉變為媽生臉,辛苦學習一切變美技巧。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臉上這一畝三分地,要研究出地正方圓,肉量多寡,是否緊緻貼骨,排個高低;

各個身體部位被不斷放大、被揉圓又搓扁,大腿小腿是幾分比,胸位是高還是低……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瘦是好的,胖是壞的;幼态是好的,老态是壞的”,沒有自省也有旁人提醒。

穿泳衣的劉亦菲來了,都得挨兩句“挺胖的”“沒線條”“人們對她太寬容了”再走。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圖源:《玫瑰的故事》

女性的身體不是女性的身體,是規訓的、符号的、沖突的、諱莫如深的身體。

現在我們連漫畫胸都難以說出口了,胸部叫雷,按照尺寸分為大雷、小雷、洋芋雷。

以前點奶茶用奶蓋,現在用胸貼就得搭配奶蓋,正常的身體部位,變成了難以說出口的禁詞。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胸貼也從正常的夏季服裝配件,變成了軟軟糯糯的奶蓋。

輿論不斷造詞,人們不僅遵守造詞,還得像芭比工廠中的房間一樣改造自身。

追求美麗當然無可厚非,隻是緊随其後的,往往可能隻是販賣焦慮,創造需求。

寶寶睫毛火了,美容店火速推出;幼态牙火了,私人牙科診所宣傳幼态貼面牙。

容貌焦慮更低齡化了,年輕、幼态、消瘦帶來的壓力一點沒有減少。

甚至,壓力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大過。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在類似的讨論中,我們常常看到的說法是:

一個詞而已,幹嘛那麼較真。

問題的關鍵或許在于,除了不斷增加的容貌焦慮之外,女性失去的越來越多了。

在一場針對100名女性的調查中,所有女性依據社會标準設想一個理想女性,并想象自己也有這些特征,生活會有什麼變化?

超70%的女性認為,人們對待她們态度會更好。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批評和評判一個人的身體外觀,不意味着關心這個人的健康。

女性被審美标準框住的下一步,是迷失在他人的目光裡。

如毛拉·甘奇塔諾在《服美役:美是如何奴役和消費女性的》一書中所說:

年輕女性學到的并不是對另一個人的渴望,而對被渴望的渴望。

這占據了大量女性本該用于尋找想要的東西的時間,讓她們一點點在追求完美的路上耗盡自己的能量。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女性美好生活指南》也曾做過一項關于“女性購物時如何選擇尺碼”的調查,結果發現:

有些女性就算知道自己的尺寸并不是M碼,也甯願買一件M碼的衣服。

因為不論是店員,還是媒體輿論,都在宣傳小碼更進階論:UR如此,BM也是如此。

潛意識中,這些女性希望通過購買小碼服裝這種“善意的謊言”,減輕自己的焦慮,讓自己開心。

然而事實是——非但沒有開心,反倒是更不快樂了。

夠了,别再複制這些爛詞

經曆了更多的内耗,也花費了更多的錢/圖檔來源:微網誌@最人物

女性的成長曆程,往往是被他人凝視、被強調外表重要性的曆程,媒體資訊也總在強調女性的性吸引力。

這就導緻了部分女性,不知不覺接受了自我客體化,以“第三者”視角來看待自己。

它讓女性抑郁、焦慮、身體羞恥,可能導緻進食障礙以及與性行為相關的行為障礙。

那些被圈定出來的完美身體,也使人們不再留意對女性的幼态化、性化、客體化,使她們更容易遭受暴力——

“至少當出現在我面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芭比娃娃時,我可以把她拖來拖去,我可以随意使用它,而不需要經過它的同意。

因為芭比娃娃不會說話。”

是以,讓女性的身體,回歸身體本身。能吃飯、能咀嚼的牙齒,就是好牙齒;能上廁所的屁股,就是好屁股。

腰兩邊有凸起,嘴角可以上翹或下彎,小腿有肌肉……這都是正常的人體結構。

女性真正要做的,或許隻有:

“努力接受真實的自我,我們無需得到任何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