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有人精勤誦持《三官經》,最後還是下了地獄?

作者:伊斯情感
為什麼有人精勤誦持《三官經》,最後還是下了地獄?

1

自古以來,念誦《三官經》求福避禍,其應驗故事不可勝記。

但是,在這些記載當中,竟然也有例外:某人誦持《三官經》數千遍,到最後不但沒有得到神明護佑,反而下了地獄。

清代《孝心寶卷》就記載了這個故事,頗有教育意義,筆者摘錄如下:

(閻王)審惡犯一名,趙某,黃州人。

查他原是忤逆父母,欺騙朋友,許害良人,奸淫邪盜,其罪不小。

閻王斷入地獄。

趙某道:“犯人曾吃三官齋,念《三官經》數千卷,指望保佑無罪,難道三官大帝也無靈驗?”

閻王罵道:“死囚!三官大帝是天地水三大正神,善人吃素念經,自然保佑消災降福,豈來保佑你這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惡人嗎?況且你吃素念經,心中常懷惡念,心頭夾雜罪孽更重,何得亂道?”

吩咐押入地獄,永不超生。

注釋:三官齋: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日(15天),七月初一到七月十五(15天),十月初一到十五(15天)。

由此可見,想要正神護持,首先需要自心修善,其次才是吃素念經、燒香拜神。

為什麼有人精勤誦持《三官經》,最後還是下了地獄?

2

相反,如果一個人心中無善,那麼所有的表面功夫都是白搭——無論吃素念經還是燒香拜神,都僅僅隻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表演,并不會得到神明的認可。

但是,在很多時候,我們卻把方向搞反了,吃素念經燒香拜神很勤快,但是在心地上卻從來不用功:

“三官大帝保佑!”

“祖師爺保佑!”

然後回到日常生活當中,不守戒律、驕橫跋扈、損人利己、以公謀私。

三官大帝與祖師爺的教誨,何嘗還有一句放在心中?

“轉誦此經。至滿千遍。大作踴躍。悔過愆尤。斷惡修善”——《三官經》

“信道行善,無惡迹也”——祖天師:《老子想爾注》

很多時候,我們精勤誦經、至誠拜神,究竟是把神明與祖師視為修道做人的楷模,還是将之當成了謀私行惡的擋箭牌?

是值得每個人扪心自問的。

為什麼有人精勤誦持《三官經》,最後還是下了地獄?

3

在《孝心寶卷》的這則小故事當中,罪人趙某就将三官大帝當成了謀私行惡的擋箭牌,然後振振有詞地反駁閻王爺:我的信仰如此虔誠!憑什麼要下地獄?

在現實生活當中,類似的情況很常見:我穿了道袍,我燒了香,我拜了神,我吃了素,我念了經——是以我要高人一等!

然則道祖雲:江海是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道德經·第66章》

真正的高貴,不是别人把你捧上去,或是靠道袍和儀軌把你給捧上去,而是自己甘願走下來,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多積功,多累德。

真正的信仰,是以戒為師,踐行經教,注重内在修持,弱化外在表演。

是故南華真人雲: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導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衆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南華經·刻意》

“生态”蓋指生命體與其環境的有機聯系。生态倫理就是人們對生命存在與生态環境關系的道德觀念、基本規範和道德實踐。20世紀以來,随着人類對環境危機的廣泛體認,生态意識猛然走出專業圈囿,置身公衆舞台,被賦予影響人類環境實踐,維護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為世界顯學。道教不是生态學,但其生态倫理精神因其獨有的特色而為其他學說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則就不可能衰而複興,流傳至今,影響深遠。在倫理認識上,道教以其重視生命的喜樂、甯靜、恬淡、樸素和心靈的充實與擴充為特色,關注自我與自然的協調,以人為本,内容簡而深、博而約,具有無窮的趣味;在倫理實踐上,道教緻力于體玄修道,韬光養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為、自然、人倫與文化的互動中長存長立,是以它在對自然生态和人的關系的認識上,表現出開發生命活力的自覺能動性、與自然對象的同一性以及倫理認識的整體系統性。用道教的話來說,就是“自然之道不可違” 1 、“順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質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會之自然。參悟事物、人生和社會之本質,求得生命與本性應有的風格、态度和氣象,就是道教倫理追求的目标與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倫理精神展現在它的精緻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蘊涵在使它延續、發展久遠的生命力中。具體而言,道教生态倫理精神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萬物一體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對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謂得道,就是通過修煉與大道一體化,是以,道教在中國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制實生命的宗教。在它看來,世間萬物是一體的,自然萬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應當以生為樂,重生惡死,使生命不斷升華。人類也要以平等意識尊重自然萬物的存在與個性。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萬物” 2 ,認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與各個層次的自然事物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裡,萬物一體的平等意識也非常明确和豐富,他認為人通過修煉可以實作“長生久視”、“肉體成仙”的理想,這個理想也就是與自然齊一或萬物一體的境界。道教還有“生道合一,重人貴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莊子說:“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萬物,物我一也。”這表明道教注重從宇宙的高度來認識和把握人類的意願。萬物一體的生态倫理精神告訴人們,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營造和諧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會。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與萬物一體的精神相關聯,道教認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準則是産生萬物而不占有萬物的道德。道教認為,人的肉體修煉、精神完滿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産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 3 并且自認為這是對老子智慧大道的發揮。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義是:“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由之,隻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幫助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導萬物而不宰制它們。唐代道教學者、醫學家孫思邈就是這種精神的實踐者,他的醫學理論以天人一體、生而不有說為基礎,謂“天有四時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陽用其形,陰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聖人和之以至德,輔之以人事,故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4 孫思邈本人“學殚數術,高談正一”,不僅醫術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這種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當的實踐性和普世意義這種實踐性和普世意義,提出了世間事物持續平衡發展的觀念,揭示出人類要順應自然,效法自然法則,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才能得心應手,取得成果;如果強行索取,則會适得其反,破壞和諧,不能達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萬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傳》有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天地交泰後以财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這裡指出天道與道地是相對峙而又相協調的,其協調是由人來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麼人就不是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駕馭自然規律。因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與自然進行物質交換。道教于此進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審時度勢,求仙問道而不強作妄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勢必敗壞心性,甚至危害人類自身。道教的修習者認為人與宇宙萬物是互相感應的,感應的基礎在于人和萬物都有靈性,人與物資訊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為宇宙共同體中的一員,應該以促進整個宇宙更加和諧完美為目标,而不應該以毀滅各種自然物的行為來扼殺宇宙的生機。是以,道教不僅給人以一種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義教規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禱的肅穆和虔誠,而且将信仰或教義教規具體化為各種道功、道術,進而形成操作體系,引導衆信徒去實踐力行。可以說,道教是重視道、術、行的宗教,既重視“道”的提升,又積極提倡功法和煉養術。真正的道徒對道教真谛的切實掌握,在于不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備其虔誠的信仰,還要作道術的訓練,努力積累道功,日進無疆,不斷深化和純正信仰。這樣,就充分強調了人類活動的主體能動性,以及人與自然的适應性。人作為天地的中介與協調者,既要順應自然,又要制約自然變化,加以引導,以曲成萬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與傳統倫理學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經》提出:“中和者,主調萬物者也”,認為自然界與人間社會各層次的事物,皆包含陰、陽、和三種基本要素,合而構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氣有三名:太陽、太陰、中和。形體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極為中也。地有三名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陰陽之道展現天意,是以人要順應陰陽之理,從各個方面保持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和順,才能消災去異,緻力世界太平。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統、丹術符箓、儀式規範中發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幫助人們認識到世間萬物多樣性存在的意義。保護了事物的多樣性,就有可能達到可持續發展。

五是循環再生的精神。在關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傳統的中國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認為為了達到這個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節制人的無窮欲望,不造成對自然與人類的傷害。《周易》指出了兩個途徑,其一是“九二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天下,不傷财,不害民。”道教也發展了類似的思想,強調對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條件的确認是聖人之智、聖人之德,是聖人之業,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個物我同一的美好社會,認為在那樣的社會裡,生命可以循環連續、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認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變化飛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異形,有似雀之化為蛤,雉之化為蜃。後來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倫日用思想,從生命循環再生的角度出發,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視,出入任意” 6 作為神仙之道。五代時期的道教學者譚峭以“化”的觀點看待宇宙、人生和社會,提出:“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顧眄化揖讓……” 7 整個人生和社會的興盛就處在變化統一的過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資的觀念上,主張人類要多多節制欲望,保持萬物的生機與發展活力,這與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依時令進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獸幼鳥、禁殺魚蟹,不竭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等觀念是相當一緻的。人與生物資源相處,要進行物質交換。進行物質交換不是強行占有,而是對自然作順應與調适。

六是融通萬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個充滿生命的超巨大系統,其中的所有事物都互相有機地聯系着,宇宙在其曆程中運作,是時間坐标和空間坐标的交叉線。從老、莊之始便探其玄機,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體關系。老子說:“大道泛合,其可左右。萬物持之持生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說,大道像廣闊的河水一樣滋潤着萬物,毫無私心,毫無偏意,像偉大的母親一樣愛護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養育而生。對自然界要善意對待,這是因為在根本上“人與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須保護生态環境。莊子曰:“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說,萬物都來自特定的物種,但在不同物質的物種之間也存在着聯系和轉換,如同圓環一樣,分不出始終和次序。這種自然的聯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認為道為世界的本原,道是創造一切生命的總源泉,是融貫萬物生成的總動力。唐代道士吳筠說:“通而生之之謂道,道固無名焉。畜而成之之謂德,德固無稱焉。嘗試論之,天地人物,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終。探奧索隐,莫窺其宗,入有之末,出無之先,莫究其朕,謂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綱也。” 11 這裡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體對于物象世界的意義,其中蘊涵着通生無匮、品物有方的生态倫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觀察天地萬物的出發點;站在大道的角度觀察人世,天地同一,萬物一齊,物我無分,無此無彼;天地萬物雖然形态各異,人間諸事雖然各有其理,但說到根本上,則各順其情,各盡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異之中的不異,體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異之中的不異,也就體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總而言之,上述諸方面,落實到現實中以保持生物物種、綠化美化生活環境,可以為維護生态平衡,實作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倫理必然并且能夠進行現代性轉換。而轉換的契機,則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現代性人格的塑造。因為根據道教的觀念來看,人經過修煉而達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遙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展現。大陸宗教史專家牟鐘鑒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為這樣幾個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是以能夠健康長壽;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擺脫“小我”而成就“大我”,是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預見性,卻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塵;四是利而不害,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灑自在,豁達從容,善于化解煩惱,始終保持喜樂心情。能夠做到這些方面,就可以稱為活神仙。所謂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樂的人,便是優美宜人的環境。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樂融融,這就是人間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們認為,人們隻要努力建設,把中國道教的這種萬物一體、生而不有、曲成萬物、合而不同、循環再生、融通萬有的倫理精神,融會灌注到現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進我們的物質和文化建設,人間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現的。

“澹然無極而衆美從之。”——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