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織牢防溺水“安全網” 别讓“那些花兒”在水中凋謝

作者:大河網
織牢防溺水“安全網” 别讓“那些花兒”在水中凋謝

睢縣水上義務救援隊在廖堤鎮龍王店社群中心國小進行防溺水宣傳。

□本報記者 翁韬 文/圖

眼下,各地中國小陸續進入假期模式,暑期青少年防溺水再次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話題。

據《2022中國青少年防溺水大資料報告》顯示,大陸每年約有5.9萬人死于溺水,其中花樣年華的未成年人占據95%以上,溺水事故已經成為大陸青少年意外傷害緻死事故的頭号殺手,其中又有将近70%的溺水意外發生在鄉村。

在廣大農村地區,水網交織,湖泊坑塘遍布,青少年接觸戶外水域的機會較多。暑期又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将近兩個月的假期,孩子脫離了學校的管束,加之農村留守兒童較多,年長的家長又疏于管理,“老師管不了、家長顧不上”,這都讓農村地區成為防溺水鍊條上一個薄弱環節。如何補上鄉村溺水事故高發的短闆,是一個值得探讨的鄉村治理難題。

送孩子的一份安全指南

6月20日,上午8點,在睢縣廖堤鎮龍王店社群中心國小的操場上,一場别開生面的防溺水知識講座正式開講。

“你别小看一個礦泉水瓶,關鍵時候,這可是個能救命的簡易救生圈。”講座一開始,睢縣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劉洪軍舉起手裡的一個礦泉水瓶,瞬間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他将瓶子放到脖子下面,雙手抱緊,示範着自救方法。“如果有人意外落水,不要慌張,岸上的同伴可以把礦泉水瓶扔給落水者”“落水者要擡起頭、保持好呼吸,防止嗆水,有了瓶子的浮力,足可以讓你漂浮在水面上,安全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

短短二十多分鐘的防溺水安全課,劉洪軍通過3個發生在孩子身邊的故事,給孩子們講述了遠離戶外不安全水域的重要性,手把手地傳授了幾種簡單、實用的自救方法,孩子們全神貫注,現場互動熱烈,不少孩子還踴躍上前示範動作,台下的孩子們紛紛跟着效仿。

這是由睢縣海事所聯合睢縣水上義務救援隊雷鋒小分隊舉辦的第451場校園防溺水講座。一結束,隊員們馬上又轉場到澗崗鄉鐵佛寺國小進行宣講。當天上午,兩所農村學校近700名師生接受了防溺水教育。

記者在現場看到,有不少老師也拿起手機,全程記錄下講座内容。“跟學校照本宣科的日常安全教育相比,水上義務救援隊的講解更專業、更實用、更生動,也更受孩子們喜歡。”鐵佛寺國小一位四年級老師告訴記者,她回頭還會把講座的防溺水知識再學習一遍,融入之後的課堂安全教育中去。

防溺水,講一千遍都不夠

對于劉洪軍和他的水上義務救援隊雷鋒小分隊來說,近10多年來,每年的3月初到6月底,他們都要馬不停蹄地奔波在睢縣的各大城鄉中國小之間,開展近百場的青少年防溺水宣講,“最多的一天上午講過6個學校”“嗓子都冒煙了”,而農村中國小是其中的重點。

據了解,睢縣地域内河湖衆多,素有“中原水城”的美譽,但廣闊、分散的水域也讓溺水事故多發。2008年6月,一群睢縣的冬泳愛好者自發成立了睢縣第一支水上義務救援隊,10多年來,他們義務救援打撈溺水者248人,其中青少年就有124名,而來自農村的青少年又占據了整體溺水人數的近七成。

在劉洪軍的眼中,每一個紮心的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家庭支離破碎的悲劇故事。他清晰地記得,2015年7月14日,睢縣城郊的幾名農村中學生相約去一處湖裡遊泳發生意外,一名孩子不幸溺亡。而時隔僅一個月,又有一名當地的農村青少年在這片水域發生不幸。雖然這兩場事故義務救援隊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打撈施救,但是,都錯過了關鍵的搶救時間,沒有挽回這兩條鮮活的年輕生命。事發之後,每年的這兩天,兩個痛失愛子的母親都會到湖邊祭奠,多次碰見這一場面的劉洪軍談及溺水事故對一個家庭揮之不去的傷痛時,依然心有戚戚。

為了改變被動救援的局面,早在2010年,劉洪軍和隊友們就作出決定,從每年的春天開始,他們堅持走進城鄉校園開展防溺水宣傳。一開始,不少學校并不支援,甚至隊員們的上門義務宣講還吃了閉門羹。但近年來,随着全社會對青少年防溺水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越來越多的鄉鎮學校開始主動邀請義務救援隊走進校園。2012年開始,救援隊與睢縣海事所聯合開展防溺水宣傳教育,不少相關部門都加入宣傳防溺水的行列。

“現在,天氣轉暖之後,各個鄉鎮學校預約防溺水講座的電話不斷。去年一年,我們就做了将近100場。”劉洪軍告訴記者,一堂防溺水講座,就是在鄉村孩子們心裡種下一顆小小的安全種子。随着防溺水宣傳的深入人心,全縣整體的溺亡事故發生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由原來的每年13—15人,現在穩定到一年1—2人,去年還實作了全年青少年溺水事故零發生。在劉洪軍看來,這都與10多年來堅持開展的防溺水安全教育進校園活動密不可分。

“安全網”如何織得更密

不少受訪人士表示,鄉村青少年防溺水是一場“人民戰争”,需要各部門密切配合、家校一體化關聯、社會面群防群控,共同織牢織密防溺水“安全網”。

走訪中,記者也發現不少可喜的變化,有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正在參與到鄉村防溺水工作中。睢縣海事所負責人袁長春告訴記者,2020年開始,他們就與鄭州财經學院的“小綠傘”防溺水服務團聯合,大學生們利用暑期走進湖泊周邊、社群、鄉鎮開展防溺水宣傳。截至2023年年底,共計開展宣講活動480餘場,受教育學生超過15萬餘名,發放宣傳品、宣傳冊30萬餘份,取得了不錯的社會反響。

“事前預防永遠大于事後救援”,這是采訪中我省多地水上義務救援隊負責人的一個共識。多年來一直在開展防溺水宣傳的開封市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劉建忠表示,每年開封水上救援隊的校園防溺水宣傳活動,都會引導農村學校組織家長集體參加,想方設法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彙入到防範農村青少年溺水中來。

不僅是防溺水宣傳漸入人心,一些重點水域的防溺水物料投入也日漸完備。在民權縣林七水庫周邊,每隔不遠就能看到醒目的“水深危險,禁止遊泳”的警示牌。在水庫閘口附近,還設立了多個能自動識别、廣播提醒遊泳者遠離水岸的防溺水感應杆。在睢縣滑樓村,村口的坑塘周邊,記者看到有多處警示牌,還有救生圈、救生竹竿等設施。而在不遠處的惠濟河邊,相隔不遠就有一處防溺水感應杆,提醒接近河邊的人盡快離開,沿岸設立的多處救生器材點,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竹竿都比較齊全。

在采訪中,有基層幹部表示,鄉村防溺水的工作難點其實在人防、物防,但不少基層鄉鎮往往面臨着“缺兵少糧”的窘境。農村地區水域分布複雜,點多面廣,巡查防護難度非常大,基層幹部人員又不多,很難實作巡查的全覆寫。很多地方暑期會組織學校教師、鄉鎮幹部對重點水域巡查,但也很難做到面面俱到,一些意外也是“防不勝防”。

此外,記者也發現,在鄉村重點水域投放的防溺水設施被盜用、破壞的現象比較普遍,救生圈、救生衣等耗材的完整率不高。而日常防溺水的耗材補充,對于基層的資金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