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亞迪保險新生意落地七省,王傳福喊話:要做到不賠錢還賺錢

作者:财經雜志
比亞迪保險新生意落地七省,王傳福喊話:要做到不賠錢還賺錢
比亞迪拿下保險牌照入局車險後,強勢挺進新能源車險市場,能否将新能源車險的價格“打下去”,帶來市場新變局

文|《财經》研究員丁豔 記者 楊芮

編輯|楊芮 張威

“比亞迪車險,騰勢D9投保價格,純純福利”“24萬元豪車首年保費僅6500元,比亞迪把車險價格打下來了”“比亞迪的車成本效益高,保險更應該是”“比亞迪某插混型汽車,商業險保費僅1423.63元”……

近期,随着深圳比亞迪财産保險有限公司(下稱比亞迪保險)正式開放線上投保入口後,不少車主已自主購買新能源車險。比亞迪保險線上投保覆寫安徽、廣東、陝西、湖南等七個省份,不過目前僅支援10座以下非營運類私家車投保,新舊車均可投保。

據了解,從今年5月中旬開始,比亞迪就已陸續分階段逐漸在廣東、陝西、山東(不含青島)、安徽、江西、河南和湖南等地區開展車險業務。

作為國内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比亞迪像一條鲶魚蹦入新能源車險領域,業内關注,其能否讓還處在市場探索初期的新能源車險提質降費?

目前,不少車主在社交平台上曬出投保保單,一款比亞迪插混型汽車,商業險保費單據價格僅1423.63元,其中保額15.78萬的車輛損失保險762.74元,保額300萬的第三者責任保險515.17元等。同時,一位車主購買的比亞迪騰勢D9保費為3113.29元,其中車損險保費為2214.54元,第三者責任保險834.77元。

另據一些比亞迪車主回報,同一輛車在比亞迪的自營平台上購買比其他平台的續保價格要更低。

因較高的賠付率,目前傳統保險公司新能源車險承保仍處于虧損狀态。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為,如果在車輛設計上能夠拆件維修,就能大幅降低保險賠險成本,拉通保險和設計。“比亞迪要挖掘保險中的費用,降低保險成本,做到保險不賠錢還能賺錢。通過保險發現的問題,來優化新能源車的設計。”

據一位财險業内人士分析,比亞迪自營車險業務相對較有優勢,資料、定損和理賠都會相對精準。另據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比亞迪瞄準新能源車險市場,遠不止賺取收益這麼簡單,其目标是希望能夠拿下整個新能源汽車售後市場,實作新能源車險“自保”。比亞迪掌握新能源汽車最關鍵的資料和技術優勢,可以通過一手資料定制新能源車專屬保險,實作更精準定價,同時兼顧銷售,形成産業鍊服務閉環。

據一位汽車業内人士表示,比亞迪屬于汽車制造行業,狼性工作文化的驅動下,未來在新能源車險方面其必定竭盡所能做到壓低費用成本。不過差別于造車、賣車,保險業務于比亞迪來說仍是一個全新領域,人才短闆亦需要補齊。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車險銷售的管道亦是挑戰。

全球視角來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CEO沃倫·巴菲特認為,汽車公司自己做保險并不是一個新的想法,隻是在電動車時代這個想法似乎落地的可能性要更大了。但實際上,這個想法要實施起來卻很難,諸如比對保險價格與風險之間的比例,特别是在風險管控能力上,車企可能還遠遠沒有達到獨立經營車險業務的能力。

強勢入局,彎道加速

随着新能源汽車發展提速,新能源車險市場已成為“兵家必争之地”。

比亞迪布局新能源車險需要追溯到一年前,其受讓易安财險10億股股份,全資控股易安财險。2023年5月12日,易安财險正式更名為比亞迪保險,此後其開始快速進入增資、變更業務範圍、批複車險條款等程序中。

從去年5月開始,比亞迪保險發展思路已然明晰,主要分“三步走”計劃來進行:第一步,向監管機構送出車險經營資質并獲得審批,完成向監管機構進行新能源相關産品開發和報備,建設新能源車險相關系統,包括銷售、承保、理賠、财務、精算等,并建立頭部保險企業戰略合作關系。

第二步,完成财險管道和投資者銷售網絡對接和融合,充分發揮比亞迪管道優勢。完成理賠和維修網絡對接和融合,充分發揮車損險維修成本優勢;同時,在投資者網絡内部,部署一支專業的人傷理賠隊伍,完善處理人傷案件能力。

第三步,未來三年到五年内,依托新能源的汽車資料優勢,進一步優化精算定價模型,為車主提供更便利的車險服務,在行業内為其它新能源車險經營提供借鑒。

車企涉足新能源車險,勝算幾何?

王傳福曾表示,比亞迪進入新能源汽車保險行業,将利用技術、銷售、使用者等方面的積累,在費用節儉、科學理賠等方面,賦能新能源汽車保險行業。

一位頭部保險公司新能源車險負責人認為,直營及網聯化模式下,主機廠做保險可以直接觸達消費者,利用保險的黏性,将客戶完全鎖在比亞迪生态圈,可以挖掘客戶長期價值;同時,主機廠擁有更多車主資料可帶來創新産品空間;另外,主機廠銷售及維修服務網絡網點可以快速接入理賠。

不過,主機廠做保險亦存在劣勢。首先,保險經營較為專業化,諸如承保、定價、理賠等專業化、資料化管理能力需要積累,同時需要系統配套能力;其次,單一品牌帶來的風險集中問題。車企做保險,一旦出現賠付金額較高業務,如果車企自身保險公司都無法承保,其他保險公司或許也很難接受。另外,車企在保險專業人才方面較為缺乏。

據東吳證券研報顯示,現階段保險公司缺乏新能源汽車定損人才,在事故後無法進行現場定損,新能源車企可以簡化新能源車理賠流程,同時車企可以設計出車風險和理賠更比對的創新性車險産品。

從目前比亞迪保險發展程序來看,2023年9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金融監管總局)批複比亞迪保險變更注冊資本,由10億元變更為40億元;同年11月,金融監管總局批複比亞迪保險變更業務範圍,将機動車保險(包括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機動車商業保險)納入其業務範圍中。

布局一年後,2024年5月6日,金融監管總局釋出公告稱,同意比亞迪保險在安徽、江西、山東(不含青島)、河南、湖南、廣東、陝西和深圳地區使用全國統一的交強險條款、基礎保險費率和相應的費率浮動系數。這也是繼去年11月比亞迪保險車險業務範圍被準許後,其車險業務再次獲得實質性進展。

據了解,5月3日,比亞迪就已在其官方App中設立了保險服務入口,服務範圍包含7個主要類别,以及15個細分的車輛保險産品,包括交強險和商業險,不過當時尚不支援線上投保。

截至目前,比亞迪保險官網顯示,比亞迪保險經營範圍包括7個主要類别,分别為車輛保險、責任保險、貨運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健康保險、家庭财産保險、企業财産保險。

“鲶魚效應”,攪動市場

申萬宏源證券研報的資料預計,到2025年,國内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将達1543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為15.7%,到2030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将達1.3萬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為31.3%。

6月20日,網際網路保險代理平台“螞蟻保”披露的車險服務資料顯示,平台上在保新能源車占比在逐年提升,3年增長3倍,印證了國内汽車消費市場從燃油車向新能源車過渡的趨勢。而在保的前十大新能源車型中,國産品牌獨占9席,比亞迪、五菱、特斯拉分列前三。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從2020年到2023年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從5.4%一路攀升至31.6%,預計2024年将接近40%。上述資料還顯示,男車主更偏愛新能源汽車。在保的新能源車輛中,女車主占比33%,而男車主占比高達67%。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成本低、不限行,成為車主選擇新能源車的主要原因。

新能源車險業務正不斷增長,但發展亦存挑戰。資料顯示。2023年車險新增保單的綜合成本率基本都超過了100%,甚至有公司綜合成本率高達130%。目前,新能源車險業務普遍處于虧損狀态。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指出,“精準定價能力”的缺失,是車險業務,尤其是新能源車險虧損困境的主要原因。此前,車險定價更多的是從車的因素來考慮,比如車型、車齡、車輛零整比、保值率等。但是否發生風險,起決定作用的往往是人的因素,比如車主的駕駛技術、習慣等。

新能源車企的入局被認為是攪動了行業的一池春水,除了比亞迪,特斯拉、小鵬、理想等車企近年來也紛紛通過收購保險中介牌照等方式,試圖在新能源車險市場分得一杯羹。

新能源車企入局新能源車險的優劣勢明顯。優勢方面,資料、生态閉環、消費群體均存,但劣勢方面也很明顯,據一位保險第三方平台人士分析,車險的環節很多,需要非常精細化的營運,銷售、承保、理賠等各個方面都存挑戰。

上海保交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單樹峰曾在一場新能源車險行業交流會上表示,高品質的新能源車的産業和高品質的新能源車險的發展,是需要跨業融合的。另據财險行業一位資深業内人士分析,建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服務體系,積累資料、優化服務,加快資料的互聯互通,通過行為資料進行使用者分類,實作精準定價,差異化定價是目前車企和保司融合的一大趨勢。

同時,鼓勵保險公司自主定價,也是近年來車險行業改革的方向。今年4月末,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财險司下發《關于推進新能源車險高品質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提出新能源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範圍按照[0.5~1.5]執行,進一步提升了市場經營主體的定價能力。目前,新能源商業車險的自主定價系數範圍已經向燃油車看齊。

從新能源車險的創新次元看,為破解新能源車險定價難題,人保财險、平安産險、太平洋産險等多家保險公司近日還與“螞蟻保”合作,共同研發上線了車險“聯合定價”技術。未來,新能源車企、保險機構以及第三方平台還将給新能源車險市場帶來更多創新和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