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住:人生不是拿來“用”的!

作者:靜靜聊人生

小時候喜歡讀詩,有次被一個長輩看到了,他就笑着搖頭說“這個有什麼用啊”。

當時我也不知道有什麼用,感覺就是喜歡。

後來認識了很多人,發現整個世界好像都是在追求“有用”,但我一直覺得這種“有用”的想法是有問題的,至少是值得懷疑的。

我也問過一些朋友什麼叫“有用”,他們也是笑,好像怪我幼稚不開竅。

再後來我就明白了有用和無用的差別,然後才能夠心安,不再為“有用”所迷惑,也不再為“無用”而躊躇。

記住:人生不是拿來“用”的!

“有用”,就是功利主義!

在人們看來,種菜種糧食是有用的,因為能止饑。上學讀書是有用的,因為能找到工作。讓孩子上輔導班也是有用的,因為可以提高成績。說到底,“有用”就是能賺到錢,能得到什麼東西。

按照這樣的邏輯,我們對一個人好要看對方能夠給自己什麼,一來一去才是有用,不是浪費時間和感情。

如此看來,談戀愛是有用的,為了欲望滿足和繁衍後代嘛。交朋友也是一樣,畢竟,“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是以說“有用”是社會的核心規則,人與人的關系必須遵循等價交換的邏輯,否則就無法持續。

但是,如果整個社會都是功利主義的思想,那豈不是毫無趣味?

記住:人生不是拿來“用”的!

無用和有用的悖論!

莊子講過一個故事,分别談了無用的好處和壞處,讓人難以權衡和取舍。

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

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

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

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大樹因為無用而保全,大鵝因為無用而被殺,那究竟是無用好,還是有用好?

莊子的意見是處乎材與不材之間,就是說該有用的時候有用,該無用的時候無用,到底什麼時候是應該,那要看你的悟性了。畢竟這個世界充滿了變化,沒有什麼絕對的真理。

記住:人生不是拿來“用”的!

記住:人生不是拿來“用”的!

人到中年,見識過生老病死,有些事就想明白了。假如人生是以“有用”為主導,那會是什麼樣的人生呢?

你做任何事都是功利心,不管是學習還是做事,不管是交朋友還是談戀愛,一切都看有沒有用,對自己用處有多大。那這樣的一生都會是世俗的、蒼白的,到最後終究是變得無用起來。

“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無用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時過境遷之後,回顧其因果關系,卻發現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林語堂的這個話可以跟喬布斯的說法對應,喬布斯在大學期間退學,追随興趣學了一些看起來無用的書法課,這在他多年後做蘋果電腦的時候用上了。是以,“你不可能預先将這些點滴串聯起來,隻有回顧來路時才能看清它們的聯系。是以你必須堅信這些點滴會以某種形式在你的未來産生關聯。你必須擁有某種信念,你的直覺、命運、生命、因緣等等。這種方法從未讓我失望,而且讓我的人生與衆不同。”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這正是世人的悲哀之處。想一想,人類對地球和宇宙又有什麼用呢?

記住:人生不是拿來“用”的!

做無用的事,可以讓人活得更好!

無論是詩詞還是其他“無用”的事,實際上都是讓人的精神愉悅,或者說讓人能夠活在精神世界裡。

不然的話,人要是一輩子都執着于物質世界,而不能夠給自己創造一個精神家園的話,那就是白活了。生命到了最後,給生命慰藉的從來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情感層面的積累,是以有積攢一大把回憶就是幸福的說法。

在忙碌的時候偶爾去做一些無聊的事,會讓自己的生命不那麼疲勞。其實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有用和無用也是相對的。很多人的問題就是一直想不通這點。

說到底,“有用”往往會變成“無用”,“無用”反而會有“大用”,反者道之動,兩者在特定條件下會發生轉化。

人這輩子不容易,“有用”當然有價值,因為我們的身體還要在世界上運轉。“無用”也是有價值的,它會拓展人的邊界,讓人生有生機有趣味,以及讓人活得更好。

記住:人生不是拿來“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