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治通鑒》:一個人最進階的智慧,是這8個字

作者:周亦見
《資治通鑒》:一個人最進階的智慧,是這8個字

《菜根譚》裡有句話:"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藏巧于拙,抱樸守拙。

這種人不張揚,不高人一等,深谙為人處世的精髓。

這篇文章,讓我們看看王翦的“守拙”之道。

(一)原文

《資治通鑒》秦紀

始皇帝二十一年(乙亥,公元前226年)

王贲伐楚,取十餘城。

王問于将軍李信曰:“吾欲取荊,于将軍度用幾何人而足?”

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

王以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

王曰:“王将軍老矣,何怯也!”

遂使李信、蒙恬将二十萬人伐楚。

王翦因謝病歸頻陽。李信攻平輿,蒙恬攻寝,大破楚軍。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

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李信奔還。

王聞之,大怒,自至頻陽謝王翦曰:“寡人不用将軍謀,李信果辱秦軍。将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

王翦謝:“病不能将。”

王曰:“已矣,勿複言!”

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

王曰:“為聽将軍計耳。”

于是王翦将六十萬人伐楚。王送至霸上。

王翦請美田宅甚衆。王曰:“将軍行矣,何憂貧乎!”

王翦曰:“為大王将,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王大笑。

王翦既行,至關,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

或曰:“将軍之乞貸亦已甚矣!”

王翦曰:“不然。王怚中而不信人,今空國中之甲士而專委于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顧令王坐而疑我矣。”

王翦取陳以南至平輿。

楚人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禦之。

王翦堅壁不與戰。楚人數挑戰,終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

久之,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

對曰:“方投石、超距。”王翦曰:“可用矣!”

楚既不得戰,乃引而東。王翦追之,令壯士擊,大破楚師,至蕲南,殺其将軍項燕,楚師遂敗走。

王翦因乘勝略定城邑。

《資治通鑒》:一個人最進階的智慧,是這8個字

(二)譯文

王贲攻打楚國,占領了十多個城邑。

秦王詢問将軍李信說:“我想要攻占楚國,依你估計,需要動用多少軍隊才夠?”

李信回答說:“二十萬人足矣。”

秦王又拿這個問題去問王翦,王翦說:“非得六十萬人不可。”

秦王說:“王将軍老了,怎麼這樣膽怯!”

于是,秦王就派李信和蒙恬率二十萬大軍,南下攻打楚國。

王翦推托有病,回到老家頻陽養老。

李信攻打平輿,蒙恬攻打寝城,大敗楚軍。

李信接着進攻鄢郢,又拿了下來,于是帶領部隊向西前進,要與蒙恬在城父會師。

楚軍尾随在後,三天三夜不休息,大敗李信,攻入兩個軍營,殺死七名都尉,李信大敗而逃。

秦王聽到這個消息,大為震怒,親自乘快車奔往頻陽,見到王翦道歉說:

“我沒采用您的計謀,李信果然使秦軍蒙受了恥辱。現在楚軍在一天天地向西逼進,将軍雖然染病,難道忍心抛棄寡人嗎?”

王翦推辭說:“老臣病弱疲乏,昏聩無能,希望大王另擇賢明。”

秦王堅持說:“我已經決定,将軍不要再說了!”

王翦說:“大王一定要用我,非六十萬人不可。”

秦王滿口答應:“一切都聽将軍的謀劃。”

于是,王翦率領着六十萬大軍南下攻打楚國。

秦王親自到灞上送行。

王翦臨出發時,請求賜予許多良田、美宅、園林池囿等。

秦王說:“将軍盡管上路好了,何必擔憂家裡日子不好過呢?”

王翦說:“替大王帶兵,即使有功勞也終究難以得到封侯賜爵。是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時候,我要及時請求賜予園林池囿來給子孫後代置份家産。”

秦王聽了哈哈大笑。

王翦出發後,到了函谷關,又連續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請求賜予良田。

左右親信說:“将軍請求賜予家業,是不是有點過了?”

王翦說:“你們都隻看了表面。秦王對人多疑,現在把全國士卒都交給我,我不顯出求田問舍、胸無大志的樣子,秦王必然會猜疑我。”

王翦攻取陳丘以南土地,直到平輿。

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來,竭盡全國軍隊來抗拒秦兵。

王翦抵達戰場,構築堅固的營壘采取守勢,不肯出兵交戰。

楚軍屢次挑戰,始終堅守不出。

不僅如此,王翦還讓士兵們休息好,每天供給的飯食十分充足。

過了一段時間,王翦派人問:“現在士兵們都在做什麼?”

回來報告說:“每天比賽投石,跳遠。”

王翦說:“時候到了,士卒可用。”

楚軍屢次求戰,秦軍不肯應戰,楚軍就領兵向東去了。

王翦趁機發兵追擊他們,派健壯力戰的士兵實施強擊,大敗楚軍。

追到蕲南,殺死楚将項燕,楚軍敗逃。

秦軍乘勝追擊,占領并平定了楚國城邑,俘虜楚王負刍。

楚國滅亡,以其地設立楚郡。

《資治通鑒》:一個人最進階的智慧,是這8個字

(三)解析

1、李信20萬人為什麼慘敗,真是實力不夠嗎?

對李信戰績的描述,司馬光寫的很簡單,沒有細節。

對楚之戰,李信隻需20萬人确實誇大了,但說實話,要讓他全背鍋,還是有點冤枉。

因為導緻兵敗的主要原因,是秦國丞相昌平君的反叛。

昌平君的位置在李信大軍後方,按理來說無需防守。

可誰想到,他被楚人策反了呢?

李信也沒想到,是以吃了個悶虧,導緻被項燕包了餃子,損失慘重。

說起來,這昌平君也是糊塗。

他是楚人,可都坐到了秦國的丞相,女兒是嬴政的妻子,外孫是秦國未來的皇帝。

為什麼要貪戀楚國的權力呢?

昌平君,楚國最後一個王,享受了沒幾天,楚國就徹底亡了。

2、為什麼王翦滅楚,一定要60萬人?

第一個原因,王翦的作戰風格。

縱觀他之前的戰例,就一個字,穩。

沒有必勝的把握,他絕不出戰,一旦出戰,就會以風卷殘雲之勢消滅敵方。

是以,王翦向嬴政要了60萬人,這幾乎是當時秦國所有能出征的士兵。

第二個原因,防備嬴政變卦。

王翦這個除了能打仗,還有一個優點:懂政治。

伐楚最大的難題不在戰場,而在廟堂。

白起的慘劇近在眼前,他不敢忘。

當年白起費了很大勁才把趙軍打敗,本想一口氣滅了趙國。

結果呢,秦昭襄王聽信了範雎的話,非讓白起撤軍。

等秦昭襄王醒悟過來,想再滅趙國時,白起覺得時機已經過了,不可能赢了,就裝病不去。

結果昭襄王大怒,直接就把他賜死了。

現在王翦要滅楚國,會不會也發生這種事呢?

誰也說不準。

而且,楚國芈姓在秦國很有勢力,秦王的後宮一直都是楚女的天下。

就算秦始皇不被蠱惑,但誰又能保證這幫楚人不會聯合起來,上演個秦國版的“竊符救楚”呢?

是以,老謀深算的王翦就想出了這條妙計,跟秦王要全國的軍隊。

如果嬴政不答應,那正好,自己就不去了,讓其他人去,王翦不缺戰功。

要是嬴政答應了呢?

表示滅楚的決心已經動不了。

而且就算秦國内部出問題,想要撤換王翦,也拿他沒辦法。

如果有人拿兵符到前線讓王翦撤軍,王翦可以懷疑對方假傳王命,把他扣在軍裡,等滅楚之後再說。

但如果秦國還有其他軍隊,此人帶兵前來,王翦就不得不聽命了。

一不小心,王翦可能命都沒了。

當年白起要是知道後面發生的事,一定不會接受秦王的撤軍指令,而是直接滅了趙國。

那時的白起也是握有幾乎全國的軍隊,他要是不聽秦王的指令,秦王也沒辦法。

畢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三個原因,對付分權制國家需要擴日持久。

《君主論》裡有個結論:一個集權制國家很難被打敗,但一旦被打敗,很容易就被征服。分權制國家則相反,很容易被擊敗,但要徹底征服卻很難。

楚國,就是典型的分權制國家。

6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把楚國給滅了,但要說徹底征服楚國,還是差得遠。

楚國地盤上還有大量地頭蛇,需要一個一個地去收拾。

做這件事,不需要特别精銳的部隊,但人數少了肯定也不行。

是以,60萬大軍其實還是不夠用的。

20年後,楚國的貴族項羽就卷土重來了。

《資治通鑒》:一個人最進階的智慧,是這8個字

3、王翦帶走秦國所有的軍隊,嬴政為什麼不擔心他造反?

屬下為什麼要謀反?

答案很簡單,因為他野心大,想要更大的權力。

是以,隻要讓上司知道自己沒野心就行了。

王翦的辦法相當高明。

他對嬴政說了1句話,要了很多地。

“為大王将,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王大笑。

王翦的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是跟嬴政讨價還價。

但如果你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現背後的門道。

如果王翦在計劃着什麼大動作,想在滅楚之後自立門戶,他還會這樣明目張膽地和秦王讨價還價嗎?

恐怕他會選擇默不作聲,迅速帶領軍隊出征,而不是向秦王讨要封侯的承諾或者良田美宅。

畢竟,如果他真的有異心,滅了楚國後,這些東西他都有可能獲得,何必事先向秦王讨要呢?

這跟我們買東西一樣,認真砍價才是真心想買的。

同樣的道理,王翦在出征前就和秦王讨價還價,反而顯示出他對封侯賜田之外并無他求。

嬴政雖然一開始可能覺得不悅,但稍一思考,就會明白王翦的真心意圖。

是以,在聽完王翦的話後,嬴政疑慮頓消,甚至開懷大笑。

而事後,他也确實實作了對王翦父子的封侯承諾。

是以,雖然外人看到的是王翦的貪婪,然而在嬴政的心裡,卻是看到王翦沒有政治野心的坦蕩,因而才能放心讓他領大軍伐楚。

說個後話,王翦自保的家學也傳給了子孫。

後來秦朝滅亡,王翦的重孫子王元、王威分家辟禍。

經曆一番艱難險阻後,王元輾轉逃至齊國琅琊,後來成了琅琊王氏一脈的開創者。

王威選擇留在了晉陽。

漢朝建立後,王威走上仕途,最終官至揚州刺史。

時光流轉,到了王威的九世孫王霸這一代,家族又遷回了太原,王霸也是以被譽為太原王氏的始祖。

這兩支王氏的後人繁衍生息,不斷積蓄力量,逐漸壯大。

後來,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都成為了曆時千年的名門望族。

寫在最後:

從帝王的角度看,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底下臣子無論是貪婪愛财還是癡迷美色,都是好事。

他們真正警惕的,隻有一種下屬,野心勃勃、永不滿足。

因為這類人很難控制。

或者說,他們想要的你給不了。

蘇轼在《賀歐陽修緻仕啟》說:“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這其實是一種人生哲學。

那些擅長保持謙遜、不顯山露水的人,從不害怕展示自己的不足。

這是因為,他們的自信心源于内心,而非外界的贊許。

他們總是站在一個相對較低的位置,默默地觀察周圍的一切,清楚地知道何時應該低調行事,以及何時應該風風光光地退場。

正因如此,我們才常說,大智若愚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