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猶合璧的訃聞沽名鈎譽的行述英籍猶太人歐司·愛·哈同葬禮(6)

作者:觀史惜今

中猶合璧的訃聞沽名鈎譽的行述——英籍猶太人歐司·愛·哈同的葬禮(6)

中猶合璧的訃聞沽名鈎譽的行述英籍猶太人歐司·愛·哈同葬禮(6)
中猶合璧的訃聞沽名鈎譽的行述英籍猶太人歐司·愛·哈同葬禮(6)
中猶合璧的訃聞沽名鈎譽的行述英籍猶太人歐司·愛·哈同葬禮(6)

據上海《申報》稱:“據羅夫人之意,于安葬完畢後,再擇期開吊,同時發表正式遺囑。斷七後,拟在園内風景幽靜處,樹立銅像、石碑,永留紀念雲。”

在哈同死去17天(發引半個月後)才正式發出訃告。民國20年(1931年)7月6日的上海各大報紙,刊登了“恕報不周”的大幅訃聞:

“歐司·愛·哈同公,痛于本年國曆六月十九日酉時,壽終愛俪園正寝。距生于西曆一千八百四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即清道光二十九年歲次己酉五月初四,耋壽八十三歲。迦陵即日遵照猶太教禮,親視含殓,恭率家族,一律成服,安葬本園。茲擇于國曆七月二十三日設奠領帖,叨在世誼,謹此訃。

主喪妻 羅迦陵泣血稽颡。”

與此同時,治喪處還印發了5000份特大張幅的訃聞。其式樣比當年盛宣懷還闊綽十倍,乃是用寬約二尺,長有七八尺的素色紙精印而成的。訃聞正文一開始就将自清末以來,哈同畢生所得的榮譽羅列盡至:

大中華民國晉授勳一位,晉贈一等大绶寶光嘉禾章,一等文虎章,特贈“抗懷希古”匾額,曆贈二等大绶寶光嘉禾章,二等文虎章,二等嘉禾章。大清國特頒二等第一寶星,特恩賜宴,特頒“為善最樂”匾額,曆蒙頒給春條、對聯、福、壽、龍、虎等字,無量壽佛,三鑲如意,江綢庫緞,白玉扳指,瓷瓶,荷包,紅茶果餌,佩文韻府,全部散氏盤拓本等。大英帝國歐司·愛·哈同公痛于西曆1931年6月19日,即夏曆辛未年五月初四日酉刻,在上海愛俪園正寝歸真(中略)。

主喪妻羅迦陵。孤子:羅泌、斐利浦、喬治、羅義、禮瓯;孤女:愛茉莉、美浦爾、娜拉、美特鈴、德學尼、伊娃;内姓義子:羅友翔、羅友後、羅友蘭、羅友良、羅友山、羅友仁、羅繼祖;内姓義女:羅岫海、羅馥貞、羅慧秀。内姓義孫:羅丙麟、羅赓芗、羅雅清、羅丙奇、羅丙寅;内姓義孫女:羅舜苣、羅舜藻、羅舜華、羅舜胤、羅舜萬。内姓義子婿:楊瑞麟、莊肇一、楊慶昌;義侄:姬毓維、姬毓生、姬毓龍、姬毓鵬。治喪主任義弟姬覺彌。

羅迦陵從來沒生過孩子,哈同一生既未納妾,又未搞過“外室”。羅迦陵是個孤女,哈同也早和他的兄弟姊妹一刀兩斷。他們遺留的親人,隻有收養的二十多個義子、義女。據說,這些義子義女,有的是朋友介紹的猶太孤兒,或白俄兒童,有的是從侍童中或倉聖國小裡挑選的。最多時,他們曾收養過40多個,後來經過淘汰,留下了這20多個。

哈同在遺囑(稱為“第一遺囑”)中,開列的義子女都以哈同為姓,義子計有:大衛·喬治·哈同、羅弼維多·哈同(訃聞上譯作“羅铋”)、飛列浦·哈同(訃聞上譯作“斐利浦”)等5人;義女計有:娜拉·哈同、馬特蘭·哈同(訃聞上譯作“美特鈴”)等6人。羅迦陵死前也留有遺囑(稱為“第二遺囑),又增加了收養的中國子女,義子有羅友蘭、羅友翔等5人(比哈同訃聞上少兩人),另有羅友良(已早死);義女有羅馥貞,羅慧秀等5人(比哈同訃聞上多兩人)。登在報上的哈同訃聞僅具其妻羅迦陵之名,沒有按中國傳統禮儀,從服制上和應具的禮節上(如“泣血稽颡”等)将其确認下來的義子女的名字列出來。

至于單獨發出去的5000份訃聞雖然義子、義女、内姓義子、義女、内姓義孫、義孫女,甚至内姓義子婿等統統都羅列了出來,但仍未按中國傳統規矩從服制上相應地書具應持的禮節。而且與後來羅迦陵的遺囑所确認下來的義子女在人數上有所出入。

此外,哈同公治喪處還編印了一冊精美的《哈同先生行述》,内有哈同遺像、哈同生平事迹等。還有段祺瑞的匾額“樂善好施”;吳佩孚的匾額:“慈善可風”。

此外題像、題贊的還有國民黨“黨國要人”戴傳賢(考試院院長)、于右任(監察院院長)、王伯群(交通部部長)、王法勤(中委)、陳繼承(軍長)、梁冠英(軍長)、鈕永建(元老)、陳調元(省主席)、韓複榘(省主席)等。

北洋時代的人物有杜錫珪(海軍總長)、董康(司法總長,後成漢奸)、岑春炫、李厚基(福建督軍)、盧永祥、許世英、陳宦以及“聞名”的賣國賊曹汝霖等。

上海的“聞人”,除市長俞鴻鈞外,還有虞洽卿、杜月笙、王曉籁、袁履登、林康侯等。研究系的名流張君劢、張東荪也題了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