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知必敗無疑,諸葛亮為什麼還癡心不改,進行了六次北伐?

作者:冰壺素月醉紅顔

諸葛亮以重視細節、計算精準著稱于世。他初出茅廬的第一功:火燒博望坡,就是因為他精打細算,以區區三千人馬,打敗了夏侯惇十萬大軍的。

諸葛亮出使東吳,協助周瑜部署火燒赤壁。他草船借箭,向天借風,一再把自己的料事如神、算無遺策發揮得酣暢淋漓,讓所有人歎為觀止,更讓周瑜嫉妒得七死八活、痛不欲生。

明知必敗無疑,諸葛亮為什麼還癡心不改,進行了六次北伐?

這兩次行動,不但是諸葛亮對具體事物計算的精準,而且還呈現出他對天機的計算,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周瑜對諸葛亮多次産生殺心,無奈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一次又一次地躲過了劫難。

周瑜邀請劉備到東吳招親,意欲趁機殺害或者是扣押劉備。又是諸葛亮給趙雲的三個錦囊妙計,趙雲隻不過是不折不扣地執行,就替劉備輕松解圍。

  • 諸葛亮南征孟獲,更是把孟獲算計得如無頭亂飛之蠅、掩目捕雀之徒,最後對諸葛亮的智力和人品心悅誠服,願意永世歸降。

諸葛亮每一次北伐都似乎“機關算盡”,謹慎又謹慎,但每一次都要出點問題,使北伐大業功虧一篑。

第一次北伐,諸葛亮料到司馬懿必取街亭,于是派馬谡前去守街亭。但他意料不到的是:馬谡會違背軍令,輕易丢失了街亭。最後無奈,隻好以敗戰之計“空城計”退敵自保。

明知必敗無疑,諸葛亮為什麼還癡心不改,進行了六次北伐?

俗話說得好:

“萬事開頭難。”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開局無限美好:先是用離間計讓司馬懿下台,然後又大破夏侯楙,斬殺了韓德父子五人;又連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收了智勇雙全的大将姜維;逼得曹魏又不得不重新啟用司馬懿。

第二次北伐,諸葛亮派姜維詐降,結果大破曹軍,就在衆将士以為他會一鼓作氣繼續乘勝追擊時,他卻發現自己所帶的随軍糧草不夠用了,隻好撤退。

明知必敗無疑,諸葛亮為什麼還癡心不改,進行了六次北伐?

這次北伐,諸葛亮的成就也不小:斬曹魏大将費耀和王雙,兩次大敗大都督曹真。

第三次北伐,諸葛亮用計謀把司馬懿殺得大敗,但忽聽有人報張苞身亡,于是放聲大哭,口吐鮮血,昏厥于地,他并且一病卧床不起,蜀軍不得不退回漢中。

這一次,差點生擒曹魏大将郭淮和孫禮。

明知必敗無疑,諸葛亮為什麼還癡心不改,進行了六次北伐?

第四次北伐,諸葛亮擺出八卦陣重創司馬懿,未曾料司馬懿買通蜀軍的糧草官苟安,苟安回成都散布流言,說孔明早晚必将篡位。劉禅大驚,急命諸葛亮回師。諸葛亮不得不傳令退軍。

這一次更是駭人聽聞,一開局就罵死了曹魏軍師王朗,氣死了大都督曹真,斬殺了大将秦朗,又大敗司馬懿。

明知必敗無疑,諸葛亮為什麼還癡心不改,進行了六次北伐?

放眼世界,誰還能擋的住孔明北伐的腳步?

勝利在望,蜀漢軍中洋溢着無限的歡樂和不盡的喜悅。然而,意外再次發生了。這一次是司馬懿也用反間計,污蔑諸葛亮要篡位,劉禅召回了諸葛亮。

諸葛亮雖然已經大權在握,不受劉禅的羁絆和牽制,但是,為了向世人表達自己的赤膽忠心和一生清譽,諸葛亮還是遵旨回師了。

《孫子兵法》雲:

“親而疏之。”
  • 司馬懿“四兩撥千斤”。巧用兵法,輕而易舉使諸葛亮退兵。

第五次北伐,諸葛亮用計把司馬懿殺得一敗塗地,忽報永安李嚴有書告急,說東吳與曹魏謀和,欲聯合進攻蜀國。諸葛亮隻好撤軍,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李嚴怕軍糧置辦不及,編造假消息來哄騙諸葛亮。

明知必敗無疑,諸葛亮為什麼還癡心不改,進行了六次北伐?

這次諸葛亮把仗打得很精彩,先是裝神弄鬼,收割了曹魏鹵城的小麥;又以少勝多打敗司馬懿,打得訓練有素的雍涼兵潰不成軍,還斬殺了曹魏大将張郃。

李嚴拖後腿,使得蜀漢的北伐功敗垂成。

第六次北伐,諸葛亮屢敗司馬懿,司馬懿不敢應戰,據守不出。諸葛亮派人送去女人衣服嘲諷戲弄司馬懿,誰知司馬懿并沒有被激怒,反而獲得了諸葛亮病入膏肓的重要情報,并得出諸葛亮不久于人世的推斷。于是司馬懿更加堅定地貫徹堅守不出的戰術,并奏請了皇帝的準許。最後,諸葛亮星隕五丈原。

明知必敗無疑,諸葛亮為什麼還癡心不改,進行了六次北伐?

這一次,諸葛亮更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軍事成就,以“利而誘之”的計策,把司馬懿引誘進入上方谷,一把大火,燒得司馬懿父子焦頭爛額。然而,由于諸葛亮算計的過于精準,從火器的布置到伏兵的部署都不留餘地,結果,天降大雨,司馬懿父子死裡逃生。

這一次司馬懿的逃脫,其實就是源于諸葛亮的精準算計。諸葛亮使用的火藥數量不多不少,又沒有預留第二套方案,放棄了“亂而取之”以消滅司馬懿的機會。

要火燒上方谷,諸葛亮提前把需要多少斤火藥,多少顆地雷,多少枚火器計算的不差毫厘,絕對是多一點不行。要是我,一看需要兩千斤火藥,我就肯定擔心威力不夠,就放上三千斤,就可能火勢更猛,在大雨到來之前,引爆了地雷,點燃了火器。那麼司馬懿可就慘了,燒不死,也會被炸死,起碼炸斷個胳膊腿的廢了他也可以呀!

谷口埋伏的士兵太少。這應該也是諸葛亮經過嚴密的計算。他計算着,司馬懿被大火燒的暈頭轉向了沒有戰鬥力了,甚至幹脆被燒死了,士兵們擡着司馬懿的屍體跑出來的。是以留五百兵馬在谷口等着,無論司馬懿是死是活,撿回去就是。要是換做我這種性格,我肯定埋伏幾萬人,甯可浪費些人力物力,也不能浪費這次好不容易才引蛇出洞的大好機會。然後,讓士兵們手持“諸葛連環弩”,這不就是幾千挺機關槍嗎?司馬懿就是插上雙翅也飛不走了。

怎麼看,我都覺得諸葛亮六次北伐不是為了消滅曹魏,也不是為了活捉司馬懿,而是為了打敗曹真和司馬懿,進而實作“以攻為守”,把戰火盡量引向曹魏。

  • 有人說,司馬懿算是“以愚困智”,活活熬死了諸葛亮。這其實就是表面現象。

有人說,當戰略思想出問題的時候,無論戰術上如何小心,都無法避免失敗的結局。這其實就是不懂諸葛亮。

諸葛亮何嘗不知道北伐必敗無疑?但是,必敗難道就是不幹的理由嗎?就是躺平的借口嗎?

明知必敗無疑,諸葛亮為什麼還癡心不改,進行了六次北伐?

人人都知道自己最終必死,難道就什麼都不幹,躺着等死嗎?我們必死,但是還是要努力地活着,是為了體驗人生……

諸葛亮明知北伐必敗無疑,但是還是要體驗一下北伐的軍事生涯。

他的失敗,不是由于對自己“精準計算”的過于自信,更不是對一些算計不到之處的疏忽大意,而是恰到好處地計算,剩下的靠記憶、靠兵法、靠經驗、也靠随機應變,追求的是在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中渾然天成取得勝利的棋局美感。

這正如大國手下棋,有計算,但不是現場把每個棋子的每一步都去計算,那樣,一天下來恐怕也走不上一步;而是把有些計算早已糅合在一些命名已久的招數之中,如:請君入甕、引蛇出洞、焚書坑儒、葉底藏花、仙人指路……等等。這些既定的招數靠記憶,靠經驗、靠規律、靠将士們齊心協力才可以渾灑自如,發揮得更好。當然,其中的個别環節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意外情況。

但是,無論如何,戰争也不是靠把細節考慮得面面俱到、無一遺漏來實作百戰百勝的。别忘了,有些細節是随機突然發生的,沒有任何人能夠做到總是萬無一失。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諸葛亮能夠以一隅之地,抗衡強大數倍的曹魏,而且還每戰都大有斬獲,這已經是前無古人了。曹魏國力強盛,當時又恰逢一代明主,沒有失敗的理由。

明知必敗無疑,諸葛亮為什麼還癡心不改,進行了六次北伐?
  • 《出師表》盡管長篇大論、感人肺腑,但隻不過是諸葛亮個人情懷的抒發,其對群眾的煽動性,對将士們的鼓舞性和号召性,就遠遜周武王那篇短小精湛的《牧誓》。

“天下必須統一,但功成不必在我”。

這才是諸葛亮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