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生上山祭祖,好心扶正别人的墓碑,道姑:你真是糊塗

作者:彩虹暴躁小喬

哎呀,各位看官,今兒咱們來侃侃這樁稀奇古怪的事兒,它發生在咱們南邊兒的一個小山村,那兒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村裡頭有個讀書人,叫李青雲,這小夥子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待人接物,那是一等一的講究,人品好得沒話說。

那年清明,李青雲背着書簍,手裡提着香燭紙錢,上山去祭拜祖宗。他邊走邊念叨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心裡頭滿是對先人的思念。走着走着,他瞅見半山腰那兒有塊墓碑,歪歪扭扭的,好像風吹雨打的,搖搖欲墜。

李青雲心裡頭一想:“這墓碑也不知道是哪個老祖宗的,咋就這麼破爛呢?我雖然不是他的後人,但好歹咱們都是一個村兒的,得幫把手。”他把書簍一放,上前把墓碑扶正,還用幾塊石頭墊了墊,讓它穩穩的。

書生上山祭祖,好心扶正别人的墓碑,道姑:你真是糊塗

扶正了墓碑,李青雲繼續往山上走,心裡頭卻有點犯嘀咕:“這墓碑咋這麼破舊,這家人是不是都不上山祭祖了?”他搖搖頭,沒再多想,繼續趕路。

就在他快到自家祖墳的時候,忽然聽見身後傳來一聲清脆的女聲:“公子,你真是糊塗!”李青雲一回頭,看見一位道姑站在他身後,穿着青色的道袍,手裡拿着拂塵,長得眉清目秀,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李青雲一愣,趕緊問:“道姑,您這是啥意思?我不過是順手扶正了墓碑,咋就糊塗了?”道姑微微一笑,說:“公子,你不知道,這墓碑是咱們村兒裡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他生前救人無數,死後被大夥兒尊稱為‘活菩薩’。可他的後人不珍惜這份福氣,這麼多年了,也沒人來祭拜,讓墓碑破敗成這樣。你今天雖然是好心,可無意中打擾了‘活菩薩’的安甯,可能會招來麻煩。”

書生上山祭祖,好心扶正别人的墓碑,道姑:你真是糊塗

李青雲聽了這話,眼睛都直了,他沒想到自己的一片好心竟然會惹出麻煩。他趕緊問:“那咋辦?我本來是想積德行善,沒想到卻闖了禍。”

道姑擺了擺手,說:“公子,你也别太自責,這事兒也不是你的錯。不過,你可得小心點,别讓‘活菩薩’的怨氣傷到你。我這兒有張符咒,你拿去貼在墓碑上,保你平安無事。”說着,道姑從袖子裡掏出一張黃符,遞給了李青雲。

李青雲接過符咒,心裡頭那個感激啊,連聲道謝。道姑又接着說:“另外,我看你眉宇之間有股英氣,将來肯定能幹出一番大事。但記住了,行善積德是好,可也得懂得順天應人,别強求,否則可能會适得其反。”

李青雲聽了,連連點頭,心裡頭對這道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再次拱手作揖,道了聲謝,就又踏上了往山上的路。走啊走,終于到了咱家祖墳那塊兒,李青雲小心翼翼地把那符咒貼在了墓碑上,然後畢恭畢敬地給祖宗磕了個頭。磕完頭,他收拾收拾,準備下山回家。可就在這時,他瞅見那墓碑上的符咒竟然開始慢慢亮起來,心裡一緊,趕緊湊過去看。隻見那符咒發出了淡淡的金光,把墓碑給包裹得嚴嚴實實。他心裡那個迷糊啊,可也不敢輕舉妄動。就在這時候,那金光突然就散了,墓碑也恢複了原樣。李青雲愣在那裡,心裡頭滿是疑惑。他回頭望了望道姑消失的方向,心裡頭嘀咕:“這道姑到底是啥來頭?她說的話又是啥意思呢?”就在這時,一陣山風呼呼地吹過,把李青雲的思緒給吹散了。他搖了搖頭,不再多想,背上書簍,踏上了下山的路。可他哪知道,這次上山祭祖的事兒,竟然把他的一生都給改變了……

李青雲回到家,把這事兒跟家裡人一說,他爹老李頭兒一聽,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哎呀媽呀,你這是捅了馬蜂窩了!那‘活菩薩’的後人,咱村裡誰不敬着?你咋敢去動他的墓碑呢?”李青雲一聽,心裡更沒底了。他撓了撓頭,說:“爹,我哪知道這事兒啊?我就是看着墓碑歪了,想給它扶正了,哪成想……”老李頭兒歎了口氣,說:“這事兒也怪你不得,你本就是好心。不過,這‘活菩薩’的怨氣可不是鬧着玩兒的,咱們得趕緊想辦法化解才是。”就在這時,村裡的大夫王老五走了進來,他聽說了李青雲的遭遇,沉吟了片刻,說:“我有個主意,或許能化解這怨氣。”李青雲和老李頭兒一聽,忙問:“啥主意?快說快說!”王老五說:“我聽說那道姑是個有道行的人,她既然給了你符咒,那就說明她有意幫你。咱們不如去山上找她,求她指點迷津。”李青雲一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跟着王老五上了山。經過一番尋找,他們終于找到了道姑的住處。那是一座小廟,廟裡供奉着一尊三清祖師像。道姑見他們來了,也不驚訝,隻是淡淡地問了句:“你們來了?”李青雲忙上前行禮,說:“道姑,我昨日無意中惹了‘活菩薩’的怨氣,心中惶恐不安,特來求您指點迷津。”道姑微微一笑,說:“你且坐下,聽我慢慢道來。”于是,李青雲和王老五在道姑面前坐下,聽她講述了“活菩薩”的故事。咱這東北的李青雲,那可真是個傳奇人物。想當年,他那“活菩薩”的先人,醫術高超,心腸好,救人無數。可後來,後輩們不給力,醫術丢了,連祖墳都不祭了。“活菩薩”在墓碑上,怨氣沖天。道姑說了:“你昨天雖然不小心打擾了‘活菩薩’的清淨,但也算是做了好事。要想消這怨氣,就得繼承遺志,繼續行醫救人。”李青雲聽了,心裡那叫一個敞亮。他本就是學醫的料,就是家境不咋地,沒能深造。道姑這麼一指點,他立馬下定決心,要繼承“活菩薩”的遺志。

他告别了道姑和王老五,回到村裡,開了個醫館。醫術好,心腸熱,很快就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尊重。治病救人,不收錢,就希望病人能快點好。時間一長,李青雲的名聲就傳開了,連外村的人都來找他看病。他始終記得道姑的話,行醫救人,造福百姓。年年月月,李青雲從個年輕書生,變成了個受人尊敬的醫者。醫術越來越高,心腸越來越軟。有人問他為啥這麼熱心,他總是笑着說:“我這不就是繼承了‘活菩薩’的遺志嘛。”

書生上山祭祖,好心扶正别人的墓碑,道姑:你真是糊塗

那道姑,指點完李青雲,就再也沒露面。有人說她去雲遊四海了,有人說她成仙了。不管咋說,她永遠是李青雲心中的恩師和榜樣。李青雲一直行醫到老,臨終前,把醫館傳給了徒弟們,叮囑他們繼續行醫救人。他的墓碑上,也刻上了“活菩薩”的名号。現在提起李青雲,村裡人都會豎大拇指,說:“那真是個大好人,繼承了‘活菩薩’的遺志,行醫救人一輩子!”

這事兒告訴我們,行善積德是好事,但得懂得順天應人;真正的善舉,能改變人的命運。李青雲繼承了“活菩薩”的遺志,開了醫館,治病救人,一心向善。醫館名聲越來越大,外村人都來求醫。但他從不驕傲,始終記得道姑的教誨,心存敬畏。有天,天寒地凍,大雪紛飛,醫館裡來了個衣衫褴褛的老者,臉色蒼白,氣若遊絲,病得不輕。李青雲一見老者,便迅速上前扶他進屋,親自為他進行診治。經過一番細緻的檢查,李青雲診斷出老者患有寒症,急需用藥治療。但醫館中的藥材并不齊全,特别是針對寒症的藥材更是難以找到。李青雲眉頭緊鎖,他深知若不立即用藥,老者的生命可能難以維持到天亮。就在此時,他想到了道姑贈予的那張符咒。心中一動,李青雲取出符咒,默念咒語,點燃了它。霎時間,符咒中散發出一股溫暖的氣息,迅速彌漫了整個醫館。在這股暖流的包圍下,老者的面色逐漸恢複紅潤,呼吸也變得平穩。李青雲見此情景,心中大喜,明白這是道姑暗中相助。他立刻調配藥材,為老者煎制了藥湯。老者服藥後不久便蘇醒過來,感激地望着李青雲,連聲道謝:“多虧神醫相救,否則我這條命就保不住了。”李青雲輕輕擺手,謙遜地說:“老先生言重了,我隻是盡了本分。”他詢問了老者的來曆和病情,得知老者是外村的孤寡老人,家境貧寒,無力支付醫療費用,病情才拖延至此。李青雲心中一酸,決定免除老者的診療費用,并親自送他回家。老者感動得淚流滿面,連聲道謝。他告訴李青雲,自己家中雖有幾畝薄田和一間破舊的屋子,但生活尚可勉強維持。聽到這些,李青雲心生憐憫,決定再助老者一臂之力。第二天,李青雲帶着徒弟們來到老者家中,幫助修繕房屋,耕種田地。老者看着他們忙碌的身影,眼中滿是感激與敬仰。他緊握李青雲的手,激動地說:“神醫啊,您是我們村的大恩人!我無以為報,隻能祈願上天保佑您一生平安。”李青雲微笑着回答:“老先生不必多禮,我隻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告訴老者,自己繼承了“活菩薩”的遺志,以行醫濟世為己任。他還鼓勵老者要堅強生活,相信未來會更加美好。老者聽後,連連點頭,表示一定會珍惜生命,努力生活。李青雲見老者恢複了精神,便放心地離開了。此後,李青雲更加努力地行醫濟世,救治了無數病患,幫助了許多貧困百姓。他的善行被傳頌于鄉裡鄉外,人們都稱他為“活菩薩”的傳人。歲月流轉,時光飛逝,李青雲已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但他依然堅守在醫館中,為病患提供治療。每當有人問及他的堅持,他總是微笑着回答:“因為這是我應該做的。”清晨的光兒剛一照進醫館,李青雲就感到了一股子困勁兒,心裡明白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他趕緊把徒弟們叫到跟前,把自己最後的心願說給他們聽:“我走後,你們得繼續行醫救人,把咱這門手藝傳下去。”徒弟們聽了這話,眼淚嘩嘩的,一個個點頭保證,說一定不忘師傅的教誨,繼續行醫救人。

李青雲聽了,心裡踏實了,輕輕點了點頭,慢慢閉上了眼睛。他走後,徒弟們沒讓他失望,按照他的心願,繼續行醫救人。他們不僅把李青雲的醫術傳了下來,還把他的醫德醫風發揚光大。他們跟李青雲一樣,一心向善,救死扶傷,成了鄉親們心中的“活菩薩”。

書生上山祭祖,好心扶正别人的墓碑,道姑:你真是糊塗

李青雲的故事,就這麼一傳十,十傳百,成了一段佳話。人們都說他是“活菩薩”的傳人,繼承了“活菩薩”的遺志,一輩子都在行醫救人。他的善行,不僅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也讓他自個兒成了個傳奇。這就是李青雲的故事,一個關于善良、傳承和信仰的故事。它告訴我們,隻要心裡有愛,有信仰,就能創造奇迹,成就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