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方船、炮技術,什麼時候超過清朝?真相:乾隆28年法國全面趕超

作者:之華說史

之華說史,史說自話。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

船和炮防護與進攻的關系一直是矛與盾的拉鋸戰。

西方船、炮技術,什麼時候超過清朝?真相:乾隆28年法國全面趕超

至15世紀中葉,歐洲諸國接舷肉搏和用沖角撞擊敵船的戰術仍占主導地位,與中國海軍使用的戰術毫無二緻。

1、從槳帆戰船到風帆戰船

随後,歐洲人開始從槳帆戰船過渡到風帆戰船,這是在15~16世紀發生的,直到17世紀中葉才最終完成。

1465~1477年法國人發展起來的那種大炮十分适用于結構堅固的船隻,大炮裝配在吃水線附近,四輪炮架能夠在甲闆上向後滑動,進而吸收大炮發射後的後坐力。

四輪炮架解決了海上射擊長期存在的問題。

自1501年開始,船舷出現了舷窗,使得火炮可以裝置在艦體内部而不再是安放在甲闆上,在不使用火炮的時候,舷窗蓋用來防止海水湧入。

經過這些改變,15世紀遠洋船舶适應大炮革命的任務基本完成。從此以後,歐洲戰船在各大洋和設計不同的戰船發生沖突時總是勝券在握。

16世紀後期,荷蘭專門設計了用以貨運的商船,并于17世紀下半葉,在戰争期間為商船提供戰船護航,這标志着商船與戰船的功能有了明确的差別。

後來西班牙人建造了一種名叫“Galley'”的大型多桅風帆戰船,可算歐洲第二代戰船。

蓋倫船是1650年後發展起來的戰列艦(最早被英國冠以“戰列艦”稱謂,誕生于17世紀60年代,1677年首次為官方所承認)的過渡型,船身長,船頭沒有突出部分,縮回一些以減輕船首的重量。

由于甲闆上沒有什麼建築物,是以這種船當時被稱為“平甲闆船”。

西方船、炮技術,什麼時候超過清朝?真相:乾隆28年法國全面趕超

17世紀中葉以後,戰船越造越大,起初排水量約為1500噸,到1750年2000噸的船隻已很普通,而到1800年更有超過2500噸的。

船殼通常選用堅實的橡木闆,而且是雙層,總厚度可以達到46厘米,這就使造船成為一件非常耗費木料的事。

從15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末期,遠端海戰即“線式作戰”成為敵對國艦隊之間的标準戰術,艦船的噸位、火炮的數量和射程是決定戰鬥勝負的重要因素。

真正提出海軍“線式戰術”是在第一次英荷戰争期間(1652~1654年),該戰争是現代海軍力量的起點,1653年,英國第一次使用了“線式戰術”,法國拿破侖(1769~1821年)的上台,将風帆時代的海戰推向了巅峰。

從1740年起,在風帆戰船的全盛時期,歐洲最一般的艦船是具有74炮的三級雙甲闆艦。這是法國人的傑作,是所有主力艦中用途最廣、最有海上價值的艦種,從1719年開始投入使用,後來這類軍艦風靡歐洲,英國海軍根據被俘獲的法國雙甲闆戰列艦進行改造。

2、鴉片戰争中西方的戰船

鴉片戰争時期,英國僅派遣一支量少質差且性能與使命不符的艦隊來執行侵華任務。

66艘船隻中含英海軍部者50艘和東印度公司16艘。炮位最多的為80個,排水量最大者為1746噸,長57米,水線寬14.4米,底用銅包,載員300~700人。

即使如此,清軍也沒有赢得戰争勝利的機會。

在英法聯軍第二次鴉片戰争侵華之役,尤其在第三次大沽口中西之戰中,聯軍戰船是以螺旋槳推進器或明輪為武裝的鐵殼輪船為主,占77%以上。

西方船、炮技術,什麼時候超過清朝?真相:乾隆28年法國全面趕超

西洋諸國已經進入工業化時代,對非工業化地區的武力優勢愈加明顯。以英法為代表的陸海部隊有能力到遙遠的、以前無法進入的亞非拉國家施暴。

一系列戰争幾乎使英法軍隊不停地作戰,且不用付出多少代價,像發生在中國的兩次鴉片戰争,一般的英法國人幾乎沒有理會。

聯軍艦隊是以四至六等級艦為作戰主力。

1860年7月英軍從大連灣驅船往塘沽時,登船有12263人,出動戰船共87艘,載炮633門,其中,木質風帆戰船16艘,載炮位2~104門,并征用了135艘木質商船為其服務:鐵殼明輪船10艘,炮位6~28門,馬力150~560匹;螺旋槳式鐵殼戰船61艘,載炮1~51門,馬力40~400匹,載員33~1081人。

最大螺旋槳驅動的蒸汽船排水量達5000多噸,載炮51門,馬力400匹,最大風帆戰船載炮104門,載員720人,最大蒸汽運輸船載員1081人。

法國在中西第三次大沽口之戰中,在國内出動戰船共68艘,載炮462門,總兵力超過8799人:其中,木質風帆船20艘,載炮199門,炮位1~52個,載員20~476人;明輪鐵殼戰船6艘,載炮12門,炮位1或2個,馬力70~220匹,皆載員30人;螺旋槳式鐵殼戰船42艘,載炮153門,炮位1~56個,馬力16~800匹,載員23~500人,并征用80艘木質商船為其服務。

2、棱堡的消失

意大利人最終将不等邊的五角星形作為理想的棱堡形狀,隻配備有前裝式兵器和黑火藥的軍隊在城堡的攻防能力上達到最高的水準。其形成及推廣,使歐洲攻城戰中攻防之間的平衡再一次向後者傾斜。

西方船、炮技術,什麼時候超過清朝?真相:乾隆28年法國全面趕超

棱堡的修造方法超過了槍炮技術的發展速度,使攻城變成了曠日持久與一連串的城池争奪戰。

法國工兵統帥沃邦(1633~1707年)在1659年的意大利修築的新型堡壘,低厚的棱形城堡取代高薄的中世紀城堡,意大利式防禦工事一直是歐洲防禦工事的典範。

還是這個沃邦,創造一種雙管齊下的攻城體制,他把攻城作戰變成了一種技巧和科學,即三道“Z”字形壕溝逼近法。

沃邦的荷蘭對手庫霍恩(1641~1704年)元帥遠不及沃邦聲名顯赫,但他和沃邦一樣,修建的城堡工事十分牢固,能夠經得住重炮的轟擊。

19世紀初期以來,新式的堡壘式要塞成為歐洲諸國防禦的主流,即在四到六角形多面堡的核心外圍2.5~6千米處,構築簡單的1~2列凸角堡作掩護,使敵人的炮火無法直接轟擊要塞的核心堡壘,進而構成了更大縱深的環形防禦體系。

戰争實踐證明,堡壘式要塞更能有效地抵禦不斷增長的火炮攻擊能力。到了19世紀後半葉,新型開花彈廣泛使用,棱堡最終消失。

因為後裝線膛火炮的出現和其椎頭柱體炮彈性能的增強,即使完善的堡壘式要塞體系,其防禦能力大打折扣,已經日趨式微。傳統棱堡的築城技術漸趨過時,出塞的主動攻擊成為常法。

西方船、炮技術,什麼時候超過清朝?真相:乾隆28年法國全面趕超

然而直到19世紀後期,棱堡仍是軍事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侵華英法聯軍在中國沿海作戰是不會涉及西方炮台技術和性能的問題,但他們由于擁有豐富的攻防炮台的實戰經驗,對處于“幼稚階段”的清朝炮台的攻擊而言,自然屢屢得手。

3、西方火炮發展的路徑

世界上最早的管型金屬火器,大概在1128年的中國出現,蒙古人在西征時的确把南宋時期國人發明的火器用于歐洲戰場,歐洲人實際獲得并學會使用源自中國的火藥和火器,主要是通過阿拉伯人這個“中間人”。

歐洲最早使用金屬铳炮的時間是1324年。至遲在1328年以前,金屬管形槍炮由阿拉伯人在14世紀初傳入西班牙,爾後火炮知識又從那裡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這樣在從蒙古人那裡最早領略到火藥和火器的威力後,歐洲人在一百年後終于開始掌握了它,15世紀,法國在制炮技術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其工匠借用制作教堂大鐘時的澆鑄技術,開始生産更輕、更具機動性的銅炮。

在大約1470年,歐洲首門實用的後裝滑膛佛郎機炮問世。該炮因制造技術簡陋,閉鎖問題始終未能解決,緻使銅鑄的前裝滑膛炮在16世紀前期逐漸引領風潮,并在該世紀末令後膛裝填的火炮開始從歐洲各國的海船中淡出。

“能夠快速移動的野戰火炮的出現是在17世紀,這是火藥和冶金技術不斷進步的結果。”

此時的西方火器型号向着規範化方向發展,開始按作戰用途将火炮區分為攻城炮、野戰炮、岸防炮。其中,野戰炮又分重型、中型、輕型。所有這些炮都有炮耳,按數學理論計算發射彈藥。

西方船、炮技術,什麼時候超過清朝?真相:乾隆28年法國全面趕超

16-17世紀,以法國為代表,彈道學、金屬鑄造工藝和機械發明上的進步,引發了世界上第一次軍事技術革命,法軍先進性遠超同時代歐洲諸國,直至拿破侖時期的很多軍事裝備都從這裡繼承而來,其軍事制度更是為西歐各國所仿效。

歐洲軍隊通過嚴格的訓練,在戰場上已經能夠對歐洲以外的任何一個帝國形成威脅,是以,17世紀之後,歐洲人開始了對亞洲大陸上的強權進行征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7世紀的紅夷大炮即歐洲長炮類火炮,在形制性能、構造原理上已經達到前裝滑膛炮發展演變的最高階段。

在随後的兩個世紀中,中西火炮都是朝着改善機動性的方向,逐漸發生着變化,以适應陸上野戰的需要。

法國在1763年簽訂巴黎和約之後,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以前,這段時間裡成為歐洲最重要的軍事試驗和技術改革的中心。

炮兵總監格裡博瓦爾(1715~1789年)的炮制改革,使法國野戰炮兵成為歐洲最先進的炮兵,并且成為其他國家模仿的典範,其成效直到拿破侖時代才完全顯現出來。

火炮标準化,易運轉,并提高了準确性。

西方船、炮技術,什麼時候超過清朝?真相:乾隆28年法國全面趕超

不過,拿破侖戰争期間法國炮制的成功蒙蔽了大多數軍隊,使人們忽略了它的缺點,阻礙了人們尋找更好的方式。

比起法國,英國炮兵在18世紀則顯得遜色一些。直到1800年,英國才改革炮兵,和各國采取相同的措施,卻很快達到了一流水準。

為了進一步減輕火炮的重量,提高火炮的機動能力,英國人用硬木炮軸代替了老式的金屬炮軸,種種改革使其水準很快超越法國。

而法國到了1827年,确定自己的炮制不如英國的炮制後,不得不用英國炮制替代了格裡博瓦爾炮制。美國人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也采用了與英國相似的炮制,盡管是在經曆了軍隊内部激烈讨論和英國系統證明了本身的優越性之後。

時至19世紀中葉的西洋諸國軍事裝備仍處于初步發展的火器時代,尚未進入後裝線膛槍炮時代,仍舊屬于以黑火藥作發射藥的前裝滑膛時代,使用的火炮主要仍為流行370多年之久的前膛裝加農炮。

不過,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諸國的火炮技術,自17世紀以來一直優于中國,其在鑄鐵品質、火藥配料、镗孔精度、機動性提高等方面的許多精心改進是不容忽視的。

英國在1839~1842年發動的侵華戰争,規模很小,像是一場其遠征軍在中國海岸進行的實戰演習。

至于英炮的數量和品質狀況,1840年6月22日,在中國海面的英國兵力如下:

軍艦16艘,載炮540門,武裝輪船4艘,運兵艦1艘,運輸艦27艘,各兵種陸軍4000人。

至1842年英軍進犯長江前夕,英軍的增援使海軍擁有戰船25艘,載炮668門,輪船14艘,載炮56門,醫院船、測量船及其他船艦共9艘,運輸艦還沒有計算在内。

英軍在火炮數量上盡管不占優勢,但由于戰船的機動性、航速和火力遠在清軍水師之上,使得兵力集中快,重複使用次數多,在戰争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西方船、炮技術,什麼時候超過清朝?真相:乾隆28年法國全面趕超

在英法聯軍侵華之役,西洋諸國在戰船技術發生根本性變革的同時,制炮技術正處于從前裝滑膛的銅鐵火炮向後裝線膛的鋼炮方向過渡。到1870年,帶來複線的後裝火炮在歐洲已廣泛使用,但前膛炮仍為多國軍隊所喜愛。

4、中西戰船、大炮的力量消長

在英法聯軍第二次鴉片戰争前夕,中國軍事裝備處于冷熱兵器混用時代,主導型船炮技術僅處于歐洲17世紀“木質風帆時代”的初期水準。

歐洲軍事技術革新在1830~1870這短短的40多年間宣告完成,即第三次世界軍事技術革命正在發生,其船炮總體技術正處于從“木質風帆戰船”時代向“蒸汽鐵甲戰艦”時代的過渡期,正處于世界上第二次技術與工業革命的前夜。

中西主導型火炮雖然都是前裝滑膛炮,主導型的炮彈仍然是老式的球形實心生鐵或熟鐵彈,火藥都為傳統的黑火藥。至1868年始中國采用了西方砂型鑄模與實心鑽膛技術。

侵華聯軍的軍事裝備已處于初步發展的火器時代,但尚未完全進入後裝線膛槍炮時代,仍依舊屬于以黑火藥作發射藥的前裝滑膛時代。

其在戰船技術發生根本變革的同時,制炮技術正處于從前裝滑膛的銅鐵火炮向後裝線膛的鋼炮的方向過渡。

到1870年,帶來複線的後裝火炮在歐洲才廣泛使用,至17世紀後期,清朝鑄炮技術尚能與歐洲同步,但未如同時代的歐洲國家一樣,發展新型防禦工事。

整個18世紀,中國内地長期和平,邊疆雖屢有戰事然而城池幾乎從未遭遇火炮威脅,自然無需考慮發展新型防禦工事;至19世紀中葉,其戰略假想敵是海盜,故炮台除充當海口要塞的職能外,多履行管理船隻進出、協助海關緝拿走私等職能。

修築技術仍然是沿用宋代以來的長牆高台式的露天建築,其建造技術和防禦功能僅處于歐洲16世紀以前高而薄的同心圓形大廈技術階段。

15世紀以前歐洲城防工事或炮台是高大而單薄的同心大廈結構;16世紀初期以來,以意大利為代表的西洋城防工事或炮台技術過渡到低而厚的棱堡方形建築階段,牆體内砌條石,外築三合土,結合了防禦和保護自我這兩個原則,意大利人最終将不等邊的五角星形作為理想的棱堡形狀。

在拿破侖時代,堡壘式要塞成為當時防禦工事的主流;爾後随着線膛炮攻防技術和性能的提高,炮台工事逐漸式微,出塞的主動攻擊成為常法。

西方船、炮技術,什麼時候超過清朝?真相:乾隆28年法國全面趕超

此時期,中國是以風帆為主兼以劃槳為驅動力的單層甲闆平底船向舷側安置重炮的大帆船過渡,以撞擊和強行登船為特征的海戰方式向舷炮齊射的“線式戰術”過渡,此與歐洲17世紀初期的海戰方式相似。

最大三桅雙層甲闆帆船的大小還趕不上18世紀末期英國納爾遜時代的六級戰船。與國内載重千噸上下的商船相比差距也很明顯,就是與明末清初的戰船相比,也還處于退步狀态。

即明末清初,清朝水師戰船與台灣鄭氏海軍炮戰時的雙桅或三桅雙層甲闆木質帆船,代表了19世紀中葉以前清朝水師戰船的最高水準。

鴉片戰争時期,英國僅派遣一支量少質差且性能與使命不符的艦隊來執行侵華任務。即使如此,清軍也沒有赢得戰争勝利的機會;在英法聯軍侵華之役,聯軍艦隊是以四至六等級艦為作戰主力。

西方船、炮技術,什麼時候超過清朝?真相:乾隆28年法國全面趕超

尤其在第三次大沽口中西之戰中,聯軍戰船是以螺旋槳推進器或明輪為武裝的木質和鐵殼輪船為主,占77%以上,此外還有木質商船215艘輔助之。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于曆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