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遏制士族門閥“九品中正制”是如何變成“上品無寒門”的?

作者:鬼說曆史

本鬼在前文《為什麼說曹魏前期的“九品中正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士族門閥?》中提到,“九品中正制”在曹魏前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士族門閥,是比“察舉制”進步的。既然如此,“九品中正制”又是如何變成後世所知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呢?本鬼接下來說說一家之言。

遏制士族門閥“九品中正制”是如何變成“上品無寒門”的?

與察舉制相比,九品中正制對士族門閥的不利之處主要有兩個:第一,通過設立“九品”等級加強選官标準的客觀評判,取消地方士族評判人才優劣的話語權;第二,通過設立專門負責評判和選拔的中正取消地方長官的選官權。如此一來,地方士族門閥幹預選官的難度大增。

遏制士族門閥“九品中正制”是如何變成“上品無寒門”的?

然而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兩個問題:第一,選拔人才的考核依然以主觀因素占主導的評選“行狀”為主,“家世”為輔,沒有相對客觀的考試環節;第二,中正在九品中正制的整個體系中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控制了中正就控制了整個九品中正制,也就控制曹魏的整個選官流程。

遏制士族門閥“九品中正制”是如何變成“上品無寒門”的?

針對以上兩個問題,曹丕和曹睿采取了兩個方法:第一是盡可能地強調“唯才是舉”,削弱“道德”、“天賦”、“氣質”等主觀标準對選官評判的影響;第二是同時設立多名中正并由不同出身的官員擔任,防止士族門閥壟斷中正。然而到了曹芳在位時期,司馬懿改變了九品中正制。

遏制士族門閥“九品中正制”是如何變成“上品無寒門”的?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對九品中正制進行了兩項重大改變:第一,将品德、天賦、氣質等主觀标準确立為九品中正制的主要選拔标準,實際上确立了以門第為主的選官标準;第二,在多名中正之上設立統管九品中正制的“大中正”并由士族門閥出任,使其控制了九品中正制。

遏制士族門閥“九品中正制”是如何變成“上品無寒門”的?

經過司馬懿的改變,九品中正制對士族門閥的遏制基本消失。而且與地方勢力的察舉制相比,被司馬懿改變後的九品中正制打開了士族門閥進入中央的大門。這也是士族門閥在曹魏後期和兩晉崛起為社會主導階層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