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祛斑治驗

作者:缪醫生說

『一個有使命的頭條号』

祛斑治驗

作者/缪醫生

一、祛斑的病因病機

斑點是皮膚表面出現的色素沉着,常見于面部,尤其是顴骨、鼻梁等部位。中醫認為,斑點的形成與髒腑功能失調、氣血不和、情志失調、飲食失節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其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氣滞血瘀:情志不舒、憂思郁怒,緻肝氣郁結,氣機不暢,久則氣滞血瘀,瘀血阻滞于面部,形成斑點。《黃帝内經》曰:“百病皆生于氣”,氣機不暢,血行不利,斑點随之而生。
  2. 脾虛濕困:脾主運化,脾虛則水濕内停,濕濁上泛,阻滞肌膚,久而久之,濕濁化熱,熱蒸面部,形成斑點。尤其是長期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味,傷脾胃,使得濕熱内蘊,更易形成斑點。
  3. 肝腎陰虛:肝腎陰虛,不能滋養肌膚,面部失養,出現斑點。尤其是腎陰不足,虛火上炎,灼傷陰血,陰虛火旺,導緻面部色素沉着。《黃帝内經》雲:“腎者,水之府,主藏精,精者,人之根本也”,腎陰不足,影響全身,尤其表現在面部。
  4. 風邪外襲:外感風邪,侵襲肌膚,緻氣血失調,形成斑點。特别是面部經常暴露于外界,容易受到風寒、風熱等外邪的侵襲,導緻氣血不和,斑點生成。

二、祛斑的辨證論治

祛斑需要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機,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根據斑點的不同類型,結合舌苔、脈象等辨證施治,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1. 氣滞血瘀型

症狀:面部斑點呈暗褐色或紫色,邊界清楚,伴有胸脅脹滿,情志抑郁,經期不調,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弦澀。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方藥:

  • 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枳殼、香附、陳皮、川芎、炙甘草。
  • 血府逐瘀湯:當歸、生地黃、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柴胡、枳殼、甘草。

2. 脾虛濕困型

症狀:面部斑點呈黃褐色,皮膚油膩,伴有食少納呆,腹脹便溏,舌苔白膩,脈濡緩。

治法:健脾利濕,和中祛斑。

方藥:

  • 參苓白術散:黨參、茯苓、白術、甘草、山藥、蓮子、薏苡仁、白扁豆、砂仁、桔梗、大棗。
  • 除濕胃苓湯:蒼術、厚樸、陳皮、甘草、白術、茯苓、澤瀉、豬苓、桂枝、幹姜。

3. 肝腎陰虛型

症狀:面部斑點呈黑褐色,皮膚幹燥,伴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養陰祛斑。

方藥:

  • 六味地黃丸: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
  • 杞菊地黃丸: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枸杞子、菊花。

4. 風邪外襲型

症狀:面部斑點呈紅色或深褐色,伴有皮膚瘙癢,風寒症狀,舌苔薄白,脈浮緊。

治法:疏風解表,活血化斑。

方藥:

  • 防風通聖散:防風、荊芥、麻黃、薄荷、石膏、栀子、滑石、連翹、大黃、芒硝、當歸、川芎、白芍、生姜、大棗、甘草。
  • 荊防敗毒散:荊芥、防風、柴胡、前胡、川芎、桔梗、枳殼、羌活、獨活、甘草。
祛斑治驗

三、祛斑的具體治療方法

1. 内服藥物

根據辨證論治,選擇适合的方藥進行内服調理,是祛斑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常用的方劑有柴胡疏肝散、參苓白術散、六味地黃丸、防風通聖散等。這些方劑可以調理髒腑功能,改善氣血循環,消除斑點。

2. 外用藥物

外用藥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膚,輔助内服藥物達到祛斑的效果。常用的外用藥物有美白祛斑霜、祛斑面膜等。這些藥物含有中藥成分,可以淡化斑點,美白肌膚。

3. 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通過刺激穴位,可以調節經絡氣血,改善面部色素沉着。常用的針灸穴位有迎香、合谷、足三裡、三陰交、肝俞、脾俞、腎俞等。針灸治療可以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祛斑的效果。

4. 按摩療法

按摩療法通過刺激面部穴位和經絡,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面部色素沉着。常用的按摩方法有揉迎香、點按合谷、按揉足三裡、推拿三陰交等。按摩療法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達到祛斑的效果。

5. 飲食調理

飲食調理對于祛斑也非常重要。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保持飲食均衡。可以适量食用具有美白祛斑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黃瓜、胡蘿蔔、蕃茄、檸檬等。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于改善面部色素沉着。

祛斑治驗

四、臨床案例

1. 氣滞血瘀型祛斑案例

李某,女,35歲,面部斑點已有5年曆史,顔色暗褐,情志抑郁,胸脅脹滿,經期不調,舌質紫暗,脈弦澀。

處方: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10g,白芍15g,枳殼10g,香附10g,陳皮10g,川芎10g,炙甘草6g,紅花10g,桃仁10g。

治療過程:服藥1個月後,患者胸脅脹滿感減輕,斑點顔色變淡,經期正常,繼續服藥2個月,斑點明顯減輕,情志有所改善,最終斑點基本消失。

按:患者因情志不舒,肝氣郁結,氣滞血瘀,形成斑點。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加紅花、桃仁以增強活血化瘀之功,取得良好效果。

2. 脾虛濕困型祛斑案例

張某,男,40歲,面部斑點3年,呈黃褐色,皮膚油膩,伴有食少納呆,腹脹便溏,舌苔白膩,脈濡緩。

處方:參苓白術散加減:黨參15g,茯苓20g,白術15g,甘草6g,山藥15g,蓮子10g,薏苡仁20g,白扁豆15g,砂仁6g,桔梗6g,大棗5枚,陳皮10g,茯苓10g,澤瀉10g,豬苓10g,桂枝10g。

治療過程:服藥1個月後,患者食欲增加,腹脹便溏症狀減輕,斑點顔色變淡,繼續服藥2個月,斑點明顯減輕,皮膚油膩感消失,最終斑點基本消失。

按:患者因脾虛濕困,濕濁上泛,阻滞肌膚,形成斑點。參苓白術散健脾利濕,和中祛斑,加陳皮、茯苓、澤瀉、豬苓、桂枝以增強健脾利濕之功,取得良好效果。

3. 肝腎陰虛型祛斑案例

王某,女,45歲,面部斑點5年,呈黑褐色,皮膚幹燥,伴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處方:六味地黃丸加減:熟地黃20g,山茱萸15g,山藥15g,澤瀉10g,茯苓10g,丹皮10g,枸杞子15g,菊花10g。

治療過程:服藥1個月後,患者頭暈耳鳴減輕,腰膝酸軟有所好轉,斑點顔色變淡,繼續服藥2個月,斑點明顯減輕,皮膚幹燥感消失,最終斑點基本消失。

按:患者因肝腎陰虛,不能滋養肌膚,形成斑點。六味地黃丸滋補肝腎,養陰祛斑,加枸杞子、菊花以增強滋補肝腎之功,取得良好效果。

4. 風邪外襲型祛斑案例

劉某,男,30歲,面部斑點2年,呈紅色或深褐色,伴有皮膚瘙癢,風寒症狀,舌苔薄白,脈浮緊。

處方:防風通聖散加減:防風10g,荊芥10g,麻黃10g,薄荷10g,石膏15g,栀子10g,滑石15g,連翹10g,大黃6g,芒硝6g,當歸10g,川芎10g,白芍10g,生姜6g,大棗5枚,甘草6g。

治療過程:服藥1個月後,患者皮膚瘙癢減輕,風寒症狀減輕,斑點顔色變淡,繼續服藥2個月,斑點明顯減輕,皮膚瘙癢感消失,最終斑點基本消失。

按:患者因風邪外襲,侵襲肌膚,形成斑點。防風通聖散疏風解表,活血化斑,加荊芥、薄荷以增強疏風解表之功,取得良好效果。

祛斑治驗

五、讨論

通過上述臨床案例可以看出,中醫祛斑的治療經驗豐富,療效顯著。針對不同病因病機,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能夠有效改善面部斑點。總結中醫祛斑的治療經驗,有以下幾點體會:

1. 辨證論治

中醫祛斑強調辨證論治,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機,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通過仔細辨識斑點的類型,結合舌苔、脈象等,進行綜合分析,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能夠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2. 調理髒腑功能

祛斑需要調理髒腑功能,恢複髒腑的正常運作。氣滞血瘀型祛斑需要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脾虛濕困型祛斑需要健脾利濕,和中祛斑;肝腎陰虛型祛斑需要滋補肝腎,養陰祛斑;風邪外襲型祛斑需要疏風解表,活血化斑。

3. 調和氣血

氣血的調和是祛斑的重要環節。中醫認為,“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血調和才能使肌膚紅潤,斑點減少。通過調和氣血,改善氣血循環,可以有效消除面部斑點。

4. 内外兼治

祛斑需要内外兼治,内服藥物調理髒腑功能,外用藥物直接作用于皮膚,輔助内服藥物達到祛斑的效果。針灸治療和按摩療法也可以通過刺激穴位和經絡,促進氣血流通,達到祛斑的效果。

5. 飲食調理

飲食調理對于祛斑也非常重要。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保持飲食均衡。可以适量食用具有美白祛斑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黃瓜、胡蘿蔔、蕃茄、檸檬等。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于改善面部色素沉着。

6. 預防為主

預防斑點的形成同樣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長時間暴露于陽光下,做好防曬措施,這些都可以有效預防斑點的形成。

— 完 —

I 注:本文旨在傳播中醫診治思路,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請勿盲目試用!(感謝您的關注,傳播中醫文化,感受中醫力量,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