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部“負能量滿滿”的電影,為何會成為全球票房冠軍?

作者:壹蜂社

情緒價值10億刀

幾乎每個人都聽過,人的大腦裡有兩個小人兒,一個勤快的小人兒,一個懶惰的小人兒,面對那些你應該做可又不想做的事時,比如刷碗、健身和寫論文,他們就會打架。2015年,皮克斯帶來了《頭腦特工隊》,這部以腦科學為依托,同時又有着天馬行空想象力的動畫長片讓我們看到,人的腦子裡可不隻兩個小人兒,而是存在着一支情緒小分隊,包括樂樂、憂憂、怒怒、怕怕和厭厭。

這樣的角色設定對應了心理學家保羅-埃克曼在上世紀70年代發現的“人類的六種基本情緒”,即快樂、悲傷、憤怒、恐懼、厭惡和驚訝,他認為這些情緒在所有人類文化中都普遍存在。其中的驚訝,往往非常短暫,是意外事件發生後的生理驚吓反應,這也可以解釋《頭腦特工隊》為什麼沒有征召它。

這部“負能量滿滿”的電影,為何會成為全球票房冠軍?

《頭腦特工隊2》劇照

影片的主人公是11歲的小女孩萊莉,她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金發碧眼白皮膚,有一雙無條件愛她且尊重她的父母,在她的長期記憶區裡,儲存的大部分都是代表着快樂的黃色玻璃球,她的生活中很少有驚吓和意外,不會有人時不時跳出來對她說“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本就轉瞬即逝的驚訝在她的童年裡很難找到出場機會。

時隔9年,《頭腦特工隊2》歸來,萊莉長到了13歲,青春期的到來伴随着大腦控制台的擴建和另一支情緒小分隊的加入,它們以焦焦(焦慮 Anxiety)為首,還包括慕慕(羨慕Envy)、尬尬(尴尬Embarrassment)和喪喪(倦怠Ennui)。它們的強勢到來撼動了樂樂在控制台的C位位置,如片中台詞所言,也許人長大了,就是不會再有那麼多快樂。

這部“負能量滿滿”的電影,為何會成為全球票房冠軍?

在弘揚正能量的語境下,萊莉大腦中的九種情緒,除了快樂,剩下八種都很容易被貼上“負面”的标簽。但這樣一部充滿了“負能量”的電影,已然成為今年的現象級電影。截至目前,該片的全球票房已經達到了8億美元,輕松接替《沙丘2》,成為了今年最賣座的電影。照目前的票房走勢看,《頭腦特工隊2》很可能成為今年第一部闖入10億美元票房俱樂部的電影。

在國内,從豆瓣評分看,《頭腦特工隊2》的口碑略低于第一部,但這并沒影響它的預期票房持續走高,暑假将至,青少年觀衆和家庭觀影人群應該還會增加。而我在電影院裡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就是看這樣一部講述青春期的壓力和各種情緒的卡通片時,同場和萊莉年齡相差不大的小孩哥、小孩姐們基本上都是神情淡定地平靜觀影,那些在黑暗的影廳中抽抽鼻子的,全是我們這幫成年人。

這部“負能量滿滿”的電影,為何會成為全球票房冠軍?

有人把《頭腦特工隊2》稱為“一次時長100分鐘的心理治療”,而這部電影以及它的前作之是以能給人治愈感,靠的正是直視那些我們避之不及的“負面”情緒。相較于否認和隐藏它們的存在,承認和接納它們或許才是更成熟的應對方式。

就像是在第一部的結尾處,萊莉擁有了一顆同時染上了快樂和憂傷的核心記憶球,那是童年結束的标志,她以後不會再有那麼多純粹的快樂了,那也是成長的開端,她往後的人生中還要經曆很多喜憂參半的時刻。人的情感沒辦法簡單粗暴的做加減法,長大便是接受更多複雜的過程,其中有更複雜的自己和更複雜的情緒。

接納複雜,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和呈現出來并不容易。《頭腦特工隊2》用最簡單的故事去講最淺顯易懂的道理,偏偏就是可以做到吸引人、打動人,潤物細無聲地給人提供最大的情緒價值,這不僅是本片,也可以說是大部分能在全球取得商業成功的好萊塢電影的厲害之處。

不要怪“焦焦”

和前作比,《頭腦特工隊2》會給人一種有點偷懶的感覺。因為它幾乎延用了第一部的故事骨架,隻是填進去了新的“血肉”。

在第一部中,萊莉從明尼蘇達來到了舊金山,她經曆了搬家和轉學,适應新家、新學校和新的城市給她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并讓她做出了離家出走的決定。與她的出走行動相對應的,是腦内的樂樂和憂憂意外離開了控制台,恐懼、憤怒和厭惡接管了她的大腦。而萊莉最終踏上返家歸途,也是快樂和悲傷帶着核心記憶球重返控制台的過程。

這部“負能量滿滿”的電影,為何會成為全球票房冠軍?

在續作中,萊莉步入了青春期,即将上高中的她不得不和國中好友分離,融入新環境以及高中冰球隊選拔帶來的壓力讓新角色焦焦把控了她的控制台,以樂樂為主的五種元老情緒被扔到了腦後區域,它們帶着舊的自我意識重返控制台的跋涉之旅,對應着萊莉從焦慮和驚恐發作中恢複過來的過程。

快樂的重要性無需重申,隻是有時候拼命強調快樂,可能會不經意地演變成對其它情緒的壓制,最終也許會變成獨裁式的“隻允許快樂存在”。如果說第一部《頭腦特工隊》是溫柔地告訴我們,悲傷和哭泣也是可以的,那麼續作則是通過精準描摹出了現代人被焦慮情緒席卷時的精神狀态,進而幫助人們萌生出了極為珍貴的自我同情。

這部“負能量滿滿”的電影,為何會成為全球票房冠軍?

焦焦一出場,影片就對它和怕怕做了區分,後者要處理的是看得見的危險,而焦焦負責的是看不見的危險,是那些未來可能會發生的糟糕狀況。其實,适當焦慮并非壞事,人們為了緩解焦慮,為了讓腦海中那個“我還不夠好”的聲音消失而做出的切實努力确實可以讓人有所進步,或是解決一些問題。就像是為了避免落選冰球隊的畫面出現,焦焦為萊莉制定的計劃之一是,讓她比訓練營的所有人都更早得來到冰場,然後開始加練,擊球偏出球門一次,就多加一公裡的折返跑。如果焦焦維持在這一步,那其實沒什麼。

問題在于,焦焦是一個過于卷自己的情緒。為了有備無患,它會拎着六個行李箱來到控制台,正是這種想要防止所有壞事發生的好心傷害了萊莉。萊莉大腦中的幻想樂園原本用來幻想白馬王子和未來職業,但焦焦接手後,腦細胞都在加班加點的幻想“未來可能發生的100種糟糕情況”。這些向未來預支的焦慮不僅讓萊莉夜不能寐,還讓她做出了偷看教練筆記本的不當行為。

這部“負能量滿滿”的電影,為何會成為全球票房冠軍?

在萊莉參加那場決定自己能否入選高中冰球校隊的比賽時,焦焦給自己灌了六瓶能量飲料,它以為自己越努力,萊莉就會越靠近成功。它在控制台開啟極限操作,整個焦跑出殘影,直接掀起了一場橙色風暴,結果卻是把萊莉的大腦弄當機了。萊莉無法做出正确的判斷,她在場上搶隊友的球,還因撞傷了自己的國中好友而被罰出場,在休息室裡驚恐發作。

看着這失控的一切,焦焦動彈不得,隻有驚恐的大眼睛裡滲出一行愧疚的淚水。這一幕的戳人程度比第一部中,萊莉小時候幻想出來的好朋友冰棒漸漸消失在灰暗的遺忘區更甚,因為我們能在焦焦身上看到自己。

在一個強調“赢在起跑線”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我們從小就擅長自我苛責,在我們還沒有生長出自我意識的時候,通常就已經被告知過“你還不夠好”了,不用等到青春期,我們的焦焦可能已經焊死在大腦控制台C位上了,随着近幾年内卷的加劇,焦慮更是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社會情緒。一部作品能把這種情緒被如實地呈現出來,已經讓被它困擾的人有了一種“被看見”、“被了解”的欣慰感,同時,當我們為焦焦流淚時,實際上也實作了一種難得的、對自己的關愛。

這部“負能量滿滿”的電影,為何會成為全球票房冠軍?

青春期和懷舊奶奶

影片中,萊莉的大腦因為青春期的到來而警鈴大作。面對新情況,每個元老情緒都有點不适應,萊莉因為早晨被媽媽叫醒而有點起床氣,怒怒隻是在控制台輕輕地摁了一個按鈕,就引發了母女間一場超預期的争吵。

随着腦成像技術的發展,現在對青春期叛逆有了更科學的了解:大腦中負責驅動情緒的邊緣系統從10到12歲開始就會發生重大變化,而負責決策、計劃和自我控制的前額葉皮層則處在大腦發育清單的最後一項,直至二十多歲才發育完成,二者發育速度的不比對讓萊莉們變的“易燃易爆炸”。

這部“負能量滿滿”的電影,為何會成為全球票房冠軍?

和青春期最不沾邊的情緒應該就是懷舊了。在電影中,懷舊情緒被拟人為一位頭發斑白的老奶奶,她兩次想要參與群聊,都被其它情緒請回了屋。而在電影外,我的懷舊奶奶倒是陪我看完了整場電影,我也因為回想到青春往事而眼眶發熱。和小孩哥、小孩姐們并不相同的觀影體驗,似乎也印證了海明威的那句,人不能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

這部“負能量滿滿”的電影,為何會成為全球票房冠軍?

作為東亞小孩,我們的青春期往往要面臨比落選高中冰球隊更沉重的東西,可能是嚴苛的父母,可能是應試教育下的升學壓力,也可能是集體主義對個性的打壓,也可能是以上全部。如果說萊莉的青春期問題是easy模式,那我們很多人曾經曆的大概算是hard模式,而我們那時得能夠獲得的幫助卻極為有限,甚至連對青春期大腦更科學的了解也是近十年才研究出來的。

這也導緻了一個情況,就是從實際年齡上來說,我們很多人已經可以開始中年危機了,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又覺得,那些青春期沒能解決的問題似乎還在影響着我們,像是自我意識的建構,和新老朋友的關系,和焦焦一同到來的羨慕、倦怠和尴尬等複雜情緒。《頭腦特工隊2》的可貴之處在于,它不僅撫慰了很多人當下的焦慮,還隔着時間長河給了曾經無助的我們一個擁抱,而它采取的方式仍然是,如實呈現。

這部“負能量滿滿”的電影,為何會成為全球票房冠軍?

萊莉為了融入新團體而說違心話時的語氣,她想要讨好又擔心讨好會引起尴尬時的擰巴,還有她和高中冰球隊隊員走在一起時的手腳不協調,以及無緣無故被放大的各種情緒。美劇《怒嗆人生》的經典台詞是,西方的心理咨詢治不好東方的腦袋,但人類之間共通的情感體驗還是能通過好的作品觸動人心,引發共鳴,進而實作淺淺的治愈。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是,萊莉媽媽的大腦控制台C位是憂傷,而爸爸的C位是憤怒,或許這就是大人的生活真相了,能獲得一些淺淺的治愈已經是一種快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