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内濕熱疾病多,一個妙方輕松調理濕熱體質

作者:經方中醫張先生

濕熱,為中醫名詞術語,為緻病因素,屬于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熱)中的兩邪。亦為中醫證候名,如濕熱症,是指濕熱蘊結體内,髒腑經絡運作受阻,可見全身濕熱症狀的病理變化。

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它有外濕和内濕的區分。外濕屬于外邪,稱為濕邪,多由于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房間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其緻病具有重濁、黏滞、趨下特性。内濕是一種病理産物,與髒腑功能失調有關。

體内濕熱疾病多,一個妙方輕松調理濕熱體質

熱,也是一種邪氣,緻病具有炎熱升騰等特性,稱為火熱之邪。熱也可以因機體髒腑功能失調産生,稱内熱。火熱之邪侵犯人體或機體髒腑功能失調産生内熱時可導緻熱證,熱證是感受外邪,或人體機能活動亢進,陽盛陰衰的證候。熱證的臨床表現:發熱,口渴喜冷飲,面紅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幹,脈數。

濕熱,是熱與濕同時侵犯人體,或同時存在體内的病理變化,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并入侵人體,或可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濕熱證的常見臨床表現:發熱、身熱不揚,頭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胸痞,尿黃而短,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濡數。濕熱流注關節則謂濕熱痹證,侵犯髒腑時,可出現脾胃濕熱(濕熱蘊脾)、肝膽濕熱、膀胱濕熱、腸道濕熱等證。

濕熱證的形成有四個方面原因:

1.感受外邪

主要是感受濕熱之邪。大陸地處北半球,夏秋之交,暑熱未盡,水濕泛濫,濕熱最盛,侵犯人體,蘊結為病。而東南沿海地區,四季濕氣均較重,尤其是每年的3到5月,俗稱“梅雨天”,天氣漸熱,暑熱漸盛,與濕氣膠結,更易緻濕熱為患。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風熱,在脾虛失運内有蘊濕的情況下,外感風熱與内蘊之濕,結合亦成濕熱。正如薛生白所雲:“太陽内傷,濕飲停聚,客邪再緻,内外相引,故病濕熱。”同時外邪犯肺,胸悶咳嗽,氣機升降失常,又可傷及脾胃,緻濕從内生,郁而化熱,形成濕熱。

體内濕熱疾病多,一個妙方輕松調理濕熱體質

2.飲食不節

偏嗜肥甘厚膩,釀濕生熱;嗜酒、過飽、過食肥甘厚味及不潔的飲食,無規律的飲食均易傷及脾胃,引起食滞、濕阻、氣滞等,而食滞、濕阻、氣滞日久均可化熱。酒性本身即“氣熱而質濕”,氣滞也是水濕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極具生濕助熱的特性,可見諸多飲食不節因素均可成為濕熱蘊結的病因。

3.脾胃失健

濕邪内生,郁而化熱。脾主運化,為水濕運轉之樞紐,由于各種原因傷及脾胃,均可導緻其運化功能失常,水濕内停。濕阻日久化熱,而成濕熱之證。

4.情志因素

“脾在志為思”,“思則氣結”。張景嶽曾說:“但苦思難釋則傷脾”。過度思慮,情志不暢,會影響肝的疏洩功能,肝的正常疏洩是脾升胃降協調脾氣健運的重要條件,即“土得木而達”。肝失疏洩無以調暢氣機,脾升胃降失調,脾失健運生濕,濕郁化熱,濕熱乃成,引起肝膽濕熱或脾胃濕熱。

上述病因在不同的個體會引起不同的濕熱證,如感受外來濕熱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膩,釀濕生熱,或脾胃失健,濕邪内生,郁而化熱,導緻濕熱郁阻肝膽,形成肝膽濕熱證;如濕熱外邪侵犯人體,或過食肥甘酒酪,釀濕生熱,濕熱内蘊中焦,形成脾胃濕熱證;若濕熱侵襲大腸,膠結不解,壅阻氣機,則成大腸證;若感受外來濕熱之邪,侵襲膀胱,或飲食不節,濕熱内生,下注膀胱,膀胱氣化不利,小便異常,則成膀胱濕熱證。若濕熱流注關節,關節局部紅腫熱痛,則形成濕熱痹證。

體内濕熱疾病多,一個妙方輕松調理濕熱體質

中醫學認為濕濁是一種侵害人體的邪氣,有内濕和外濕之分。内濕是由于脾功能失調,不能正常運化和輸布身體的津液而導緻“水濕内停”産生的。外濕則是由于長期生活在潮濕的氣候環境鐘,或者居住的環境太潮濕,或者淋雨涉水感受了濕邪,使得濕邪由外侵入人體。這兩者互相獨立又互相聯系,體内有濕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受環境中的濕邪。

重濁、粘滞是中醫對濕邪特點的歸納。身體沉重,像是被裹住的感覺。濕邪一旦侵入人體不能很快痊愈。

中醫指的熱是一類具有升騰特性的炎熱邪氣。“上火”是一種火邪為患的病變。人體一旦被這類邪氣侵犯,就會表現處發熱、紅腫、煩躁這一類的症狀,尤其容易生瘡疖,最常見的就是痘痘。“大熱不止,熱盛則肉腐,肉腐則膿成”。就是中醫對發痘痘的解釋,它是熱邪聚集在皮膚局部,不斷炙烤,到一定程度後,皮膚就腐壞了,進而形成了痘。

通常濕熱不分家。有了熱,濕也跟着來了。一旦身體裡蓄積了濕,熱也就纏綿不斷、分解不清了。那麼這兩者究竟是怎樣糾結在一起的呢?夏、秋季是一年中濕熱較重的時候,如果身體不夠好,濕熱邪氣就會入侵。要是脾再來湊熱鬧,運化失調,濕濁之氣就會蓄積體内,堆積在髒腑、經絡之間。這時候,身體裡的熱就不斷炙烤這這些濕濁之氣,就想大熱天捂着一樣東西。時間久了,自然就會産生一個熱度,這就是中醫說的“化熱”,進而形成濕熱體質。此外,陰虛生内熱,這個熱和濕結在一起也會形成濕熱。濕于熱糾結在體内,就表現處濕熱方面的症狀:因為熱,容易長痘;因為濕,痘痘不容易好,而且反反複複。

濕熱質人如果不善加管理,就不僅是生瘡長痘了,身體會向病理轉化,容易感皮膚、泌尿生殖、肝膽系統一類的疾病。通常,皮肉關節、五髒六腑是濕熱蓄積的地方。

體内濕熱疾病多,一個妙方輕松調理濕熱體質

導緻濕熱的因素有很多,飲食過于肥甘厚味、嗜好煙酒、過食生冷、不喜運動、情緒抑郁、常年居住于潮濕的環境、淋雨涉水等,都是導緻濕熱内蘊的元兇。

濕熱,如油入面,難分難解

清除濕熱是濕熱質人養生的第一法則。不過,由于是濕熱二者為害,清熱除濕還是得看形式,厘清濕熱二者哪個更重。如果是濕更重,就要以化濕為主;如果是熱更重,就要以清熱為主。要想厘清是濕重還是熱重,其實也很簡單。濕偏重的話,濕邪為病的特點就更突出。如肢體困重、食欲不振、肚子脹、大便糖稀不成形等。如果是熱偏重的話,發熱、口幹、口苦的症狀會更突出,大便很幹結;濕熱并重的話,濕于熱兩方面的特點都很突出。

中醫認為,濕熱是頭發、面部油膩,長痘痘,長痤瘡,酒糟鼻,毛孔粗大,脫發,身材走形等形象問題的根源,不采取适當的方法将體内的濕熱清除出去,你的形象将會“大打折扣”!

濕熱不除5大醜

1黑眼珠發黃

從眼睛也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健康,因為眼睛與身體經脈相連,五髒六腑的精氣都注于眼睛。健康的人,眼睛黑白分明、清澈透亮,黑眼珠顔色青而有光澤。眼睛的五輪學說認為,黑眼珠屬肝,如果你的黑眼珠看上去有點黃,但不是黃疸的那種黃,經常上眼皮腫、眼屎濕又多,肯定是肝經濕熱導緻的。

2皮膚油膩、毛孔粗、長痘痘

皮膚是排毒去污的重要通道,身體裡多餘的東西,很多時候都需要通過皮膚無數個毛孔散發出去,濕熱多了,就算毛孔再多,也不夠用啊,這種超負荷狀态最終導緻皮膚油膩、毛孔粗大、長痘生瘡。如果鼻翼也紅,甚至酒糟鼻,那脾胃肯定有濕熱。

體内濕熱疾病多,一個妙方輕松調理濕熱體質

3黃褐斑

黃褐斑還有個名字叫「肝斑」,主要跟肝氣郁滞、濕熱内蘊、陰虛火旺三個因素有關。如果臉上有斑,又伴随着胸悶、兩肋脹痛、身重乏力、大便黏滞、胃口不好,說明你是因為肝脾不調、濕熱内蘊引起的,需要清熱除濕、疏肝解郁。

4生殖系統發炎,體味重

女人身上有一種特别的清香,但肝經郁熱的人,這種清香會被一股腥騷味兒取代,因為肝經向下走時經過陰部,肝經裡的濕熱一定會沿着肝經侵犯陰部,給細菌、病蟲提供溫床,引起陰部瘙癢、白帶增多、白帶異味等。男人容易體味重,陰囊潮濕、陰囊濕疹、前列腺炎。

另外,外陰與尿道相鄰,下陰有發炎,很容易引起尿道感染,比如尿少、尿急、尿頻、尿痛,經常如此容易誘發腎炎。

5岔氣

我們平時說的岔氣,其實就是兩肋發痛。心情不好、情緒波動大的人,肝氣郁結,脾生的濕熱最容易聚集在肝中,引起肝經濕熱,兩肋脹痛。除了上面五個表現外,肝經濕熱還有肚子脹氣、胃口不好,不想吃飯、口苦、惡心想吐卻吐不出來,小便少而黃,并帶有灼熱感。

濕熱滞留在髒腑經絡,不但會阻滞氣機,損傷陽氣,而且對氣血津液的影響很大,血脂、血糖、血黏度都會受濕熱影響,我們常見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等也跟濕熱有關。

一個妙方輕松調理濕熱體質

三仁湯,是清朝的中醫大師吳鞠通在《溫病條辨》裡面寫的方子,就是用來應對濕熱之證的。

體内濕熱疾病多,一個妙方輕松調理濕熱體質

原方組成:杏仁、白蔻、薏苡仁、半夏、厚樸、滑石、通草、竹葉。

通過開宣上焦、宣暢中焦、滲利下焦之法,以分消三焦濕熱。簡單的來說,就是利用藥物的特性,分别從上中下三焦同時夾擊濕熱,進而起到祛濕熱的目的。

先說上焦:杏仁可宣肺,讓肺的氣機通暢,肺的宣發正常了,肺主皮毛,肺就可以把身體的濕熱通過毛竅宣發出去,當堵在皮毛間的濕熱沒有了,上焦自然就通暢了。

再說中焦:當然是白蔻仁,可化濁、醒脾、行氣。在白蔻仁的激發下,脾胃會被啟動,而脾胃一旦運化起來,該升清的升清,該降濁的降濁,濕氣自然被祛除。

不過這還沒完,雖然我們的身體上中下焦都有濕氣,但最主要的濕氣是在中焦,因為中焦脾胃是一切濕邪的來源。是以調理中焦脾胃濕熱的任務相當艱巨,單是白蔻仁一味藥有些勢單力薄,是以方子中加入了厚樸與半夏。

體内濕熱疾病多,一個妙方輕松調理濕熱體質

厚樸苦溫,溫則通,苦則降,能夠行氣燥濕。厚樸行氣的特點是下行的力量很足,可以把中焦的濕氣通過大便排出去。而半夏能夠燥濕化痰,加入半夏的原因是濕氣久了必然會形成痰,一旦形成痰濕就更難祛除了,是以用半夏,是為了防止痰濕進一步損害身體。

最後說下焦:薏苡仁的地盤。《本草新編》“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損耗真陰之氣,凡濕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視病之輕重,準用藥之多寡,則陰陽不傷,而濕病易去。故凡遇水濕之症,用薏仁一、二兩為君,而佐之健脾去濕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倘薄其氣味之平和而輕用之,無益也。”可見,薏苡仁最突出的能力就是利水滲濕,且利的是下焦的水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