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作者:蟬說

人類為什麼要吃食用油?

因為油脂能給人類提供能量,有助于吸收脂溶性維生素,并且還能改善食物風味,例如小時候經常吃的豬油拌飯。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從《周禮》得知,我們早在周朝時期就已經掌握了煉制動物油的手法,據傳古人在将動物肉放在火上炙烤時,總有液體滴下來,後來有人收集後發現這些液體香味撲鼻,加入到其他食物中能明顯提高風味,于是制油産業便流傳開來了。

那麼生活在南美密林中的原始部落呢?他們又是如何擷取食用油的?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簡單了解下“油鸱”

油鸱又名油夜鷹,分布在南美州熱帶雨林中,體長約40~48公分,雙翼展開後寬度能達到1米。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油鸱屬于夜行動物,白天躲藏在洞穴中,夜幕降臨後,成群油鸱發出尖銳的叫聲傾巢而出,它們跟蝙蝠一樣,通過回聲定位來判斷周圍障礙物。

油鸱主要吃些植物果實,尖銳鈎狀的喙能幫助它們輕松啄食果肉,每當繁殖期,油鸱會利用唾液和果肉殘渣混合着在岩壁上築巢。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油鸱為什麼這麼胖?

從進化論角度出發,鳥類想要在天空翺翔,都會刻意朝着“體态輕盈”方向發展,如果體重超标,對翅膀的功能要求就會增加,導緻很多鳥類失去了飛行能力,徹底淪為陸地鳥類,例如鴕鳥、鹬鴕、食火雞、白頭船鴨等。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幸運的是,油鸱有一雙非常寬大的翅膀,它們之是以這麼肥胖,主要跟食物有關。

油鸱雖然屬于夜鷹目,但卻以植物果實為食,主要吃樟科(牛油果)、棕榈科(油棕果)和橄榄科。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仔細的朋友已經發現了,這些果實的含油量非常高,以牛油果為例,一顆牛油果的脂肪含量大約占15%,熱量是一般水果的3倍以上。

長期攝入大量油脂,是油鸱體态肥胖的根本原因,就像一個人整天吃甜食、油炸食品、碳酸飲料等等,隻要不改變飲食結構,很難瘦下來。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當地土著抓捕油鸱煉油

時至今日,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依舊生活着大量原始部落,他們跟現代社會的交集不多,是以無法通過貿易獲得制作好的植物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油脂對人體又有大用,是以土著隻能從熱帶雨林中獲得油脂,恰巧被稱為“行走油包”的油鸱是土著心儀的油脂來源。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别看油鸱吃素,但攻擊力卻不差,它們成群結隊在洞穴内發出尖銳的叫聲,分貝往往超過100。

100分貝是什麼概念?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圖書館中的聲音分貝約20~40;室内正常談話的聲音分貝約40~60;嘈雜的餐廳聲音分貝約70~90,注意,此時人類長期在70~90分貝環境下停留,已經會受到聽力損傷。

100~120分貝是人類難以忍受的範圍,例如鞭炮聲、飛機起飛的聲音等,是以住宅區的分貝一般都在60以下。

油鸱發出100分貝的聲音,會對人體造成什麼破壞?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100分貝就等于是一台大功率吹風機開最大檔,在你耳邊不斷地發出響聲,僅僅1分鐘就會導緻人類心煩意亂,容易引起焦慮暴躁。

一旦在100分貝的環境下停留15分鐘,人類的聽力功能就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傷,注意是“不可逆”這三個字。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土著進入洞穴,一旦被成群油鸱攻擊,後果可想而知,再加上洞穴内崎岖不平,就算慌亂之下逃出去也得花一番功夫,是以在捕獵油鸱時,土著也會遭受很大的傷害。

特殊的是,油鸱幼鳥體内的油脂含量,比成年油鸱要高1.5倍,幼年油鸱的破壞性幾乎沒有。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是以土著選擇避其鋒芒,在成年油鸱夜間覓食期間,他們悄悄進入洞穴,用長杆搗毀鳥巢,迅速撿起掉落在地上的油鸱幼鳥後離去,生怕被成年油鸱的叫聲傷害到。

據土著表示,油鸱提煉出來的油,在衆多雨林生物中品質堪稱上佳,并且他們還用油鸱的油來點火照明。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油脂中的碳和氫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放熱反應會釋放光和熱,是以動物油脂的确可以用來照明,甚至部分動物油脂在經過特殊處理後還能作為生物燃料,被應用在柴油發動機中。

原始部落對油脂和光源的需求量較大,恰巧這兩方面的需求都可以用油鸱解決,是以每年都有大量油鸱慘遭毒手。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好在油鸱的繁衍能力還不錯,再加上原始雨林中土著人口數量不多,這些年油鸱總算還能勉強維持族群數量。

幸運的是,現在越來越多機構發現油鸱的悲慘境遇,部分國家已經展開了對油鸱的保護,例如委内瑞拉政府在卡布裡岩洞建立了國家公園,為油鸱劃出一片淨土。

這種鳥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常被捉來熬油

另一方面,現代社會也在加強和原始部落的交流,積極引導土著通過其他手段來擷取油脂,例如通過其他植物的果實制作植物油,放油鸱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