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僅49歲,武大知名教授、博導逝世…

作者:中國新聞網

6月29日,武漢大學法學院張萬洪教授治喪小組訃告:中國共産黨黨員、知名人權法學者、法學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萬洪,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6月29日5時47分逝世,享年49歲。

年僅49歲,武大知名教授、博導逝世…
年僅49歲,武大知名教授、博導逝世…

公開資料顯示,張萬洪于1976年6月出生于河南洛陽,1993-2004年就讀于武漢大學,分别獲法學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199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産黨,2002-2003年完成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證書項目修業,2011-2012年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學碩士學位及美國法學會比較法文憑。

張萬洪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法學理論、憲法基本權利與人權等,他于2003年7月起在武漢大學法學院任教,擔任武漢大學人權研究院(國家人權教育與教育訓練基地)院長、武漢大學國際法治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核心團隊首席專家,兼任外交部人權外交咨詢委員會首屆委員、中國殘障人士“十四五”規劃綱要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全國老齡委專家委員會首屆專家委員等職。

他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挪威奧斯陸大學法學院、瑞典羅爾·瓦倫堡人權與人道主義法研究所、丹麥人權研究所等教研機構通路學者,曾作為專家小組成員參與國務院《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的起草工作。

張萬洪畢生從事法理學和人權教育研究工作,先後在《法學評論》《現代法學》等重要學術期刊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中英文論文60餘篇,主編《工商業與人權手冊》《殘障權利研究》等學術著作10餘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國家人權教育與教育訓練基地)重大項目、中國法學會部級科研項目、國務院新聞辦委托項目等各類科研項目十餘項。

年僅49歲,武大知名教授、博導逝世…

據武漢大學法學院官網介紹,張萬洪緻力于從法學基礎理論出發,以綜合視角研究人權,是特定群體權利研究領域最具可見度和影響力的學者之一。他以鮮明的權利視角,參與、引領了國内殘障研究範式的轉變,倡導、推廣特定群體權利的多學科研究,系統介紹中國踐行和發揚“基于權利的發展”“包容性平等”等人權保障新理念和國際人權标準的偉大實踐,以此為基礎進一步闡發人權與發展的辯證關系,向世人展示中國人權事業的立場、理念與成就。

張萬洪積極投身人權保障與法治建設實踐活動,為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建言獻策。主持籌辦武漢東湖公益服務中心等社會組織,長期紮根社群關注法律援助、社群治理等議題,多次舉辦有關平等權利保護、社會融合與發展的研讨會、工作坊、街頭咨詢、入戶調研等形式的活動。

2017年,他作為獨立專家起草大陸政府向聯合國殘障人士權利委員會送出的《殘障人士權利公約》締約國第二次和第三次合并定期報告,并深度參與《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殘障人士就業條例》《電影促進法》《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等立法工作,多次參與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和國家人權白皮書的制定和編撰工作。

學術絕筆

小編注意到,在剛剛出刊的《法學評論》2024年第3期上,張萬洪教授還發表了一篇紀念其恩師、著名法學家李龍教授的文章《發展主義人權觀的奠基與傳承——紀念李龍教授》,系統梳理了李龍教授發展主義人權觀的學術思想。據小編了解到,張萬洪教授去年發現抱恙時已是疾病的晚期,但他一直以堅強樂觀的信念在與疾病作鬥争。而更感佩的是,這篇梳理李龍教授學術思想的文章,在某種意義上是張萬洪教授的學術絕筆,兩代學人之間的這份學緣與情懷,不禁讓人潸然淚下。現将文章摘要和關鍵詞呈現給大家。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翻閱原文。

摘要:發展主義人權觀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發展與人權的關系,強調發展對于人權的基礎作用,将生存權、發展權視為首要人權,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權體系。自由主義人權觀沒有準确地了解發展與人權的内涵,未能發掘二者之間的底層邏輯,是以無法協調發展與人權的關系。馬克思主義人權觀認為人既是發展的主體,也是人權的主體,發展與人權被囊括在“人的全面發展”之中。以此為指導,發展主義人權觀認為,社會各領域的全面發展是人權的基礎,人權的目的在于實作人的全面發展。為了實作人權目的,應将生存權、發展權視為首要人權,但這不能成為犧牲其他基本人權的理由。随着全球發展環境的變化,“以人權為基礎的發展”無法論證發展的優先性和各國探索本國人權道路的合理性。應在發展主義人權觀和全球發展倡議指導下,将發展視為人權的基礎,建構“以發展為基礎的人權”理論。

關鍵詞:發展主義人權觀;以發展為基礎的人權;發展權利宣言;全球發展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