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議社群配備專職兒童主任

作者:南方都市報
建議社群配備專職兒童主任

深聊會現場,政協委員、專家和政府部門負責人等探讨完善流動困境兒童保障政策。 主辦方供圖

2024年6月20日,深圳市政協社會福利界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召開了關于“完善流動困境兒童保障、持續增進兒童福祉”的深聊會。會議彙聚了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以及政府部門負責人等多方力量,共同探讨流動困境兒童保障的現狀、挑戰與未來發展方向,通過深入交流和探讨,完善流動困境兒童保障政策,持續增進兒童福祉。會議由政協深圳市委員會社會福利界委員張卓華主持。

建議設專項資金

用于支援流動困境兒童的福利項目

當一座城市的未成年人多達300萬時,必然會有一些細分的群體,在生活、教育等方面存在特殊的需求。其中,流動兒童往往面臨教育、醫療、心理等多方面的困境。

深聊會上,市政協委員,寶安區海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理事長蔣雷持續關注非深戶籍流動困境兒童多年,他建議設專項資金,用于支援流動困境兒童的福利項目,確定他們能夠獲得必要的幫助和保護。他還提出,應加強社群層面的工作,配備專職的兒童主任,以提供更專業和持續的服務。

市政協委員、社會福利界别召集人、深圳市社會工作者協會秘書長張卓華認為,流動困境兒童面臨着教育機會不均、家庭經濟困難以及社會融入難等多重挑戰。張卓華建議,應加大對流動困境兒童的政策支援和财政投入,做好困境流動兒童兜底保障。此外,還需加強社群服務和家庭教育指導,提升家長的教育意識和能力。

整合社會資源和文化力量保護未成年人

深聊會上,多位委員還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提出前瞻性的思考。市政協常委、民進市委會常委、深圳社會組織總會副會長房濤認為,除了政府的支援,還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參與和資源整合。她提出建立一個全社會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共識,更多的社會組織和企業參與到兒童保護工作中來,通過創新方式,如利用有影響力的平台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共同推動兒童保護項目的發展。

市政協委員、深圳市中彙影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紅樹林基金會發起人孫莉莉倡導通過文化力量為流動困境兒童創造一個更加安全和有利于成長的環境,通過電影等文化産品提升公衆對困境兒童問題的認識和關注。她分享了自己作為出品人的電影《少年的你》對青少年的積極影響,并提出利用文化作品來傳播正面資訊,喚起社會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共鳴。

市政協委員,深圳市隆德慈善基金會發起人,深圳市利得來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文學分享了自己資助孤兒教育的真實故事。他表示,企業可以通過捐贈、設立公益基金等方式,為流動困境兒童提供更多的物質和精神支援,幫助流動困境兒童家庭解決實際困難。

建議加強對家庭的指導

提高家長對兒童心理健康應對能力

深聊會上,委員們提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家庭教育”。

市政協委員、社會福利界别召集人,深圳市源發隆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澤然認為,要幫助困境兒童走出困境,首先要關注其家庭功能和親子關系,因為家庭教育是兒童成長的第一課堂。他建議通過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和行為矯治,幫助家庭建立正确的育兒觀念,預防和減少兒童問題行為的發生。

市政協委員,羅湖醫院集團居民健康管理中心(社管中心)副主任黃文靜強調了基層醫療在兒童保護工作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早期識别和幹預困境兒童問題方面,以及強制報告在基層服務機構的使用,建議後續逐漸完善目前已有的服務體系的互相聯系,為兒童保護打通“末梢血管”,真正確定未成年兒童福利和權益相關政策的落地和成效。她建議加強對家庭的指導和支援,提高家長對兒童心理健康的認識和應對能力。

市政協委員、市民政局兒童福利處二級調研員潘争豔認為兒童問題往往源于不良的家庭教育和親子關系。她提倡在婚姻登記、生育等環節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将科學育兒理念植入到每個家庭中。困境兒童問題需要社會力量的專業介入,包括心理輔導和專業戒瘾服務。她建議建構一個全社會參與的兒童保護體系,特别是關注涉案未成年人、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特殊群體,為他們提供專業的關護服務和職業教育。此外,潘争豔提出了對少年警務的關注,認為少年警務在兒童保護工作中至關重要。

專業人士

既要保障兒童基本權益也要發展兒童能力

來自深圳市鵬星家庭暴力防護中心的劉西重和福田區維德志願法律服務中心的陳烨玲強調,要加強對流動困境兒童及其家庭的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重獲新生。

劉西重強調了反家庭暴力的重要性,并提出幾點建議:首先,需要形成全社會對家庭暴力零容忍的意識,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性和理念;其次,加強兒童工作者特别是個案管理核心團隊的培養;再次,深化多部門關聯機制,確定個案中的實際需求得到滿足;此外,重視家庭教育指導,減少親子沖突;最後,呼籲建立少年警務,明确維權與調解的差別,并期望深圳能成為未成年人保護的标杆,通過法律懲處提高家長的法律意識。

陳烨玲從一線實務工作者的角度出發,将兒童不再簡單地視為被保護對象,而是視為權益主體和能力主體,既要保障兒童的基本權益,也要發展兒童能力。她建議通過個案化處了解決現有福利政策覆寫不到的疑難未保個案;建構政府主導的跨領域、跨專業的未保服務體系和暢通政府職權部門與一線未保實務領域的對話管道,來推動兒童福利政策體系的有序更新發展。

部門回應

對摸排發現的困境兒童落實動态管理和分類幫扶

深圳市、區兩級均成立了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上司小組;全面開展困境兒童精準排查,落實強制報告制度,對摸排發現的困境兒童100%落實動态管理和分類幫扶。

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遠翔提到,盡管深圳在困境兒童保障方面已經取得顯著成就,但目前多以物質保障為主,精神關懷、社會融入等“軟服務”相對薄弱,且對非戶籍兒童的服務保障相對不夠充分。他提議積極發動社會參與、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和支援個案管理中的專業服務。

市政協社會法制和民族宗教委主任、機關一級巡視員廖遠飛指出,目前兒童保護政策和制度設計上,還存在法律碎片化和機制銜接不足等問題,導緻實際執行中出現困難,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更加科學合理。

深聊會上,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市警察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婦聯等相關部門的從業人員也分别就流動困境兒童保障問題發表了看法和建議。他們表示,将進一步加強部門間的協作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為流動困境兒童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保障服務。

采寫:南都記者 陳榮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