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男朋友天天做飯”毀三觀的熱搜,新型羞恥,害慘當代年輕人!

作者:大臉小鮮肉

你知道“做飯、炒菜”是什麼意思嗎?

最近,各大社交平台上湧現了大量以“做飯”為主題的文章,它們被稱為“做飯文學”。

“和男朋友天天做飯”毀三觀的熱搜,新型羞恥,害慘當代年輕人!

這些文章通常以誘人的标題吸引人們的注意,如《和男朋友住一起之後天天做飯》、《好久沒做飯了,想做飯》、《希望男朋友活到八十歲還能天天做飯》......

這些标題讓人誤以為它們是教授烹饪技巧或分享美食制作過程的教程,但點進去之後才知道;

“和男朋友天天做飯”毀三觀的熱搜,新型羞恥,害慘當代年輕人!

原來,“做飯”和“炒菜”這兩個詞彙,已經演變成這樣了。

将女性的胸部稱為“地雷”,并進一步細分為“大雷”、“中雷”和“普通基礎雷”等,這種做法不僅是對女性的不尊重,更是一種物化女性的表現。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帶有侮辱性質的詞彙,不僅來自不懷好意的人的調侃,甚至有些女性自己也習慣使用,這無疑是對自我價值的貶低。

同樣地,“老公”和“丈夫”這類詞似乎也變得燙嘴,一定要說成是“舍友”、“隊友”。

“和男朋友天天做飯”毀三觀的熱搜,新型羞恥,害慘當代年輕人!

而最為令人驚訝的是,有些人甚至将自己的丈夫稱為“孕搭子”......

你會發現,現代人已經不會好好說話了,原本一些再正常不過的詞彙,正在被膚淺化、污名化:

“和男朋友天天做飯”毀三觀的熱搜,新型羞恥,害慘當代年輕人!

近年來,網絡上出現了一些将女性私密用品和生理現象進行戲谑和惡搞的詞彙。

如将胸貼稱為“奶蓋”,衛生巾稱為“面包”,生孩子稱為“卸貨”,懷孕則被形容為“小孕婦被親親老公的寶寶針紮鼓包了”

這種惡趣味不僅缺乏對女性的尊重,還影響到了那些隻是想正常分享日常生活的網友。

當一些網友曬出家常菜教程時,評論區卻充斥着與主題無關的、充滿惡趣味的調侃,如“是這個做飯教程啊,我還以為是那個呢”

把自拍分享給了自己的好朋友,結果對方第一句就讓她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求大雷教程”

“和男朋友天天做飯”毀三觀的熱搜,新型羞恥,害慘當代年輕人!

喜歡喝奶茶的人,也再也無法直視“奶蓋”這個詞,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很正常的女性用品會變得羞于說出口......

天天羞恥這個羞恥那個,一生都在羞恥的我們,語言系統也變得匮乏、膚淺、粗俗而不自知。

确實,如今流行的網絡語言似乎越來越趨向于獨特和抽象,讓人有時感到難以捉摸。

原本被嚴肅對待的抑郁症,現在在網絡上被戲稱為“玉玉症”,這種輕描淡寫的表達方式,無疑削弱了對真正心理疾病的了解與尊重。

PUA這一原本指代情感操控的術語,也被創意地轉化為了CPU、KTV、PPT、ICU等詞彙;

當描述某人“扭扭捏捏、畏畏縮縮”時,現在流行用“偷感很重”這樣的新詞;

在内娛界,營銷手段更是層出不窮。明星們的身材被巧妙地描述為“好薄一片”,而不是簡單地使用“瘦”這個字眼。

“和男朋友天天做飯”毀三觀的熱搜,新型羞恥,害慘當代年輕人!

在贊美某人在某領域的卓越表現時,如今流行用“古希臘掌管XX的神”;

在熱搜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幕:古希臘的神祇們似乎都變成了中國人,各種與古希臘神話無關的話題都被冠以“古希臘”之名。

“和男朋友天天做飯”毀三觀的熱搜,新型羞恥,害慘當代年輕人!

國小生們更是滿嘴“你個老6”、“我勒個豆”、“芭比Q”、“come on的喂!ABC!”

“和男朋友天天做飯”毀三觀的熱搜,新型羞恥,害慘當代年輕人!

罵人時惡毒地直呼“重開吧樂子!”,仿佛是在詛咒對方重新投胎

而這種極簡化、膚淺化、病毒式擴散的熱詞,如今卻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對話中。當每個人都像鹦鹉一樣,隻會跟風學舌,重複着那些網絡流行梗,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交流真的有意義嗎?

長此以往,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陷入了詞窮的境地;

之前,《中國青年報》就曾對2002名年輕人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

“和男朋友天天做飯”毀三觀的熱搜,新型羞恥,害慘當代年輕人!

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近幾年在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上有所下降。更令人擔憂的是,高達47.1%的青年感到自己的詞彙量匮乏,表達變得單一而缺乏深度。

這種詞窮的現象,已經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文字失語症”。

在日常交流中,人們越來越習慣使用網絡流行“梗”來代替真實的思考和表達。

當心中的情感和想法難以找到合适的文字去描繪時,語言就顯得越發貧乏,甚至言不由衷,詞不達意。

中國社會語言學之父陳原曾發出振聾發聩的警示:“如果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許多看似正确,但實際上已無法傳達任何有效資訊的語言,那麼語言的真正價值又何在?這無疑是我們所經曆的一種語言污染災難。”

那些被污染和扭曲的詞彙,如“做飯”、“大雷”、“奶蓋”、“玉玉症”等,就像微小劑量的毒藥,在不知不覺中侵蝕着我們的思維、認知和對世界的了解。

當然,有時并非網友們不願意以更為正式和深入的方式交流,而是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面臨着諸多限制。各種網絡平台充斥着大量屏蔽詞,使得許多人在發表言論之前不得不先進行一番“自我閹割”。

舉例來說,去年的一場音樂節上,歌手陳粒演唱了她的代表作《易燃易爆炸》。這首歌的歌詞中有一句“要我美豔,還要我殺人不眨眼”

“和男朋友天天做飯”毀三觀的熱搜,新型羞恥,害慘當代年輕人!

結果,在巨大的螢幕上,歌詞中的“殺”字被無情地和諧成了一個空洞的“口”字。為了避開敏感字,結果原本一句正常的歌詞反而變得更加敏感了。

面對這種情況,網友們開始發揮創意,瘋狂地玩起了梗。他們将一些影視劇名或台詞進行類似的和諧處理,結果這些被篡改後的作品瞬間變得耐人尋味。

“和男朋友天天做飯”毀三觀的熱搜,新型羞恥,害慘當代年輕人!

還有某年的跨年線上演唱會,平台把五月天的一首搖滾歌曲《愛情萬歲》,歌詞改得不倫不類:

“和男朋友天天做飯”毀三觀的熱搜,新型羞恥,害慘當代年輕人!

“就讓我吻你吻你吻你直到天明”,改成了“就讓我問你問你問你直到天明。”

不懂就問,這是在談戀愛還是在審訊犯人啊?

也難怪一些正常的生理現象、成人行為,要用各種隐晦的代詞來形容:做飯、炒菜、奶蓋...

不光是玩梗,也是因為在這種談性色變的羞恥語境下,為了規避風險的無奈之舉。

語言學中著名的沃爾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深刻揭示了語言、文化與思維之間的緊密聯系。

這一假說指出,當語言的多樣性受限,即語言變得單一化時,人們的思維和感受也會相應地趨于單一。

在目前的語境下,我們不難發現這種趨勢。當我們用“做飯”、“炒菜”等詞彙來指代性愛,用“大雷”來調侃女性的胸部,或用“CPU”來輕描淡寫地描述原本嚴肅的“PUA”現象時,我們實際上在削弱這些詞彙背後的深刻含義和嚴肅性。

同樣地,當我們在描述美食時,不再尋找獨特的詞彙來傳達食物的美味,而是頻繁地使用諸如“YYDS”、“誰懂這一口的含金量”、“我不允許誰沒吃過這個”等網絡流行語時,我們也在不自覺地降低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更令人擔憂的是,當我們去旅行并分享照片時,文案往往變得千篇一律:“一輩子總要去一次哪裡哪裡”。

“和男朋友天天做飯”毀三觀的熱搜,新型羞恥,害慘當代年輕人!

我們的語言正逐漸貧瘠,伴随着這種貧瘠,我們的思想亦陷入饑荒,認知逐漸淺薄。這一趨勢不容忽視,它如同一條隐秘的線索,逐漸侵蝕着我們的精神世界。

正如知名部落客“凱爾特柚”所深刻指出的:“語言的匮乏将使我們變得愚鈍,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基石,語言的邊界即是世界的邊界。

我的語言、我的語料庫,它們拓寬了我對世界的了解次元。隻有當語言變得細膩,我們的思維才會随之細膩。”

為了跳出這一被污染化語言影響思維的怪圈,我們可以嘗試以下三種方法:

① 多沉浸于那些充滿智慧與洞見的嚴肅書籍,聆聽那些非批量生産的真知灼見。将如同清泉般滋潤我們的心靈,豐富我們的語言,拓寬我們的視野。

② 精準化我們的用詞,少用模糊、寬泛的代詞,力求為自己的思想找到最為恰當的詞彙。這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表達自己,更能激發我們對世界的深度思考。

③ 有意識地培養深度思考的能力,通過寫作輸出或參與辯論等途徑,不斷鍛煉我們的思維。讓思維在文字的碰撞中得以升華,讓語言在思考中變得更加豐富。

《鋼印蝴蝶》中的那句話如同警鐘長鳴:“過去我們認為,消滅一種文化的方法是消滅其語言,但現在我的想法改變了,消滅一種文化的方法,僅僅需要讓其語言退化。”讓我們共同抵制那些粗鄙、膚淺的網絡流行語,拒絕讓它們占據我們的頭腦。

願我們都能保護自己頭腦的複雜性,保持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獨立的思考。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讓我們以閱讀為盾,以思考為劍,共同守護我們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