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銀行那些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作者:愛思考的豪豬

#頭條首發大賽#​​

形式主義一直都存在,以前的銀行雖然也有形式主義,但好在大家有錢拿。現在的銀行,福利待遇沒有了,對待員工越來越小氣苛責了,反向讨薪愈演愈烈,典型的沒錢窮折騰,瞎折騰。越是形式主義越是亂花錢,越是形式主義越是賺不到錢,最後成為“shi上雕花”的形式主義。

銀行那些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從下到上,全都是照本宣科複制粘貼似的彙報。工作彙報不再是查缺補漏,加油打氣,成了表演的舞台。工作必須要有亮點,要有自己的特色,工作枯燥缺乏新意的,就隻能不斷的包裝自己。要有大局意識,站位要高。各種月末存款,時點系數,都是假的。一項簡單的工作,從各種角度複雜繁瑣重複性分析,将時間全部浪費在寫材料、改報告上,工作成果全憑意淫。處處是戲,全靠演技,上司愛看比什麼都重要。

最高端的想象,最低端的現實

上司們時不時參加了一個不知名的高端會議,什麼都搞不明白,自己銀行連智能裝置都用不起。就天天叫嚷着數字化轉型,靈活銀行,戰略導向,技術複盤,隻記住了一堆名詞。為了在酒桌上吹牛有面子,就天天圍繞數字化轉型,櫃員轉型,大零售,數字金融這些唬人的課題“雕花”。

銀行那些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然後每天就是政治任務讨論,上升到政治高度,不斷開展“務虛會議”“頭腦風暴”,業績全靠嘴。你一個公司,一個企業,不講究盈利,動不動就上綱上線,把上司們私人的喜怒哀樂同政治層面靠,誰給你臉了?

有些公司,員工天天拿着低保的收入,不考慮多賺錢,提高員工工資待遇和獲得感。天天搞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純粹是“shi上雕花”的形式主義。有的時間花錢聽咨詢專家扯淡,不如脫下長衫,到基層走走多聽聽真實的意見。有的人唯一聽到基層的聲音,是自己被撸了,下放到基層,才知道基層的不容易。錢真的難掙,不像自己在上司崗位上的時候,動動嘴,收收禮,吃點回扣,拿點提成,掙錢不要太輕松。

銀行那些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很多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就是多了幾個微信群

很多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就是多了幾個工作的微信群,就是紙質填單有一部分變成了機器打單。各個網點,每天上班都盯着各類工作群,每天不是接力就是刷屏,然後就是“收到”、“收到”、“收到”。偶爾有個别小上司上蹿下跳的出來,點個贊說點人話,找一波存在感。然後員工就各種馬屁,什麼上司有方,指揮得當。聽的人不惡心,說的人惡心。但凡稍微回複慢一點,就被@,要是有個别不積極陽光的字眼,就會引發管理者不滿,各種小鞋接踵而至。

一線員工忙着收到,各種轉發朋友圈,中背景為了強加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挖空心思的在雞蛋裡挑骨頭,一個簡單的業務,發起人要形成一個系統性報告,然後開會讨論。從秦皇漢武到經史子集,從開發運作到合規風險,不看實用性,不管成本,其他無所不包,包羅萬象,細緻入微。一句話,轉型可以,轉型影響上司的收入不可以,數字化可以,數字化加大上司工作量,讓上司擔責不可以。

銀行那些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隻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反正又不是自己幹

交費的東西立刻馬上必須,涉及到發錢,涉及到業務推進,就這也是問題,那也有困難,這裡還要改改,那裡倒是沒什麼問題,但還是要想想。一個報告上去,就像踢皮球,誰都不想簽字擔責,隻講究務虛不管務實。隻要我不做,我就不會錯。拖拖拉拉,磨磨唧唧。但凡上司一介入,就這抱怨那批評,為什麼不早說,反正千錯萬錯就不是自己的錯。官僚主義做派,自己不作為,還不允許别人作為。

具體落實任務名額的是一線,不關自己什麼事。偶爾宣傳一下,某某員工父母去世,妻子懷孕九個月,小孩住進ICU,仍舊堅守崗位,沒見父母最後一面,不管孩子住院,還要陪客戶吃飯談業務。工匠精神,愛行如愛家。

銀行那些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說到底,銀行也不過是一群草台班子,沒什麼高大上。一線員工不是每個人都能幹好,上司崗位隻要是個人,懂發号施令,名額下達,壓力傳導,誰都能勝任。一份工作而已,并不值得你那麼賣命。混的就是一個體面的混吃等死,一起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