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牛蒡子(發散風熱藥)

作者:言身醫社
牛蒡子(發散風熱藥)

牛蒡屬菊科植物 ,其根葉可作牛的伺料,可稱之為“牛菜”。由于牛力大,對其果實人們就含蓄地稱為“大力子”。因其果實難看,而且多刺鈎,易附在人的衣服上,令人生厭,故又稱“惡實”。同時,也是由于老鼠碰了它常鈎粘在身上難以擺脫,是以又名“鼠粘子”和“鼠見愁”。

牛蒡子(發散風熱藥)

《浣溪沙》 宋朝 王之道

水外山光淡欲無,堤邊草色翠如鋪,綠楊風軟鳥相呼。

牛蒡葉齊羅翠扇,鹿黎花小隘真珠,一聲何處叫提壺。

牛蒡子(發散風熱藥)
在古代本草中,中藥牛蒡子多以惡實為正名。《本草綱目》:“其實狀惡而多刺,故名。”又因原植物“《别錄》名牛蒡”,故“惡實即牛蒡子也”。牛蒡子一名因臨床醫家常用,故清代部分本草即以此為正名,如《本草備要》、《本草求真》等。
牛蒡子因“外殼如栗球,小而多刺。鼠過之則綴惹不可脫,故謂之鼠粘子”。《衛生易簡方》又以本品為大力子。《本草綱目》釋“大力”曰:“其根葉皆可食,人呼為牛菜,術人隐之,呼為大力也”。大力子之名,因其畫簡易書,而為現代臨床處方多用。

中醫

中藥牛蒡子為菊科植物牛蒡的幹燥成熟果實。主産于河北、吉林、遼甯、浙江。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果序,曬幹,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再曬幹。本品氣微,味苦後微辛而稍麻舌。以粒大、飽滿、色灰褐者為佳。生用或炒用,用時搗碎。

本品性味辛、苦,寒。歸肺、胃經。具有疏散風熱,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腫的功效。

注意:本品“性冷而滑利”,氣虛便溏者忌用或慎用。

牛蒡子(發散風熱藥)

《藥品化義》

牛蒡子 屬陰中有微陽,體小肉微潤,色肉白衣青,氣和,味肉苦帶微辛,性寒,能升能降,力解熱毒,性氣薄而味厚,入肝、肺二經。

牛蒡子味苦能清火,帶辛能疏風。主治上部風痰,面目浮腫,咽喉不利,諸毒熱壅,馬刀瘰疬,頸項痰核,血熱痘瘡,時行疹子,皮膚瘾疹。凡肺經郁火,肺經風熱,悉宜用此。

牛蒡子(發散風熱藥)

《本草經解要》

氣平,味辛,無毒。主明目,補中,除風傷。一名惡實,酒蒸,拭淨焙。

牛蒡子氣平,禀天秋平之金氣,味甘無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陰肺經。氣味降多于升,陰也。牛蒡氣平清熱,味辛散郁,郁熱清,則目得血而能視矣,是以明目。中者陰之守也,人身陰陽,求之升降,牛蒡辛平清肺,肺氣下降則陰生,是以補中也。風傷于衛,衛附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辛平疏肺,則皮毛解散,是以除風傷也。

制方:

牛蒡同紫草、犀角、生地,治痘血熱不出。

同桔梗、甘草,治風熱咽痛。

牛蒡子(發散風熱藥)

現代藥理

中藥牛蒡子主要含木脂素類成分:牛蒡苷,牛蒡醇A~F及H;脂肪酸類成分:花生酸,硬脂酸;揮發油:(S)-胡薄荷酮等。

中藥牛蒡子煎劑對肺炎雙球菌有顯著抗菌作用,水浸劑對多種緻病性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牛蒡子有解熱、利尿、降低血糖、抗惡性良性腫瘤作用。牛蒡子苷有抗腎病變作用,對實驗性腎病大鼠可抑制尿蛋白排洩增加,并能改善血清生化名額。

時間:2024
牛蒡子(發散風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