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細辛(發散風寒藥)

作者:言身醫社
細辛(發散風寒藥)

細辛入藥的曆史悠久,在出土的《居延漢簡方》、《武威漢簡治百病方》中,已有較廣泛的使用。古人雲:“細辛藏人參, 則人參不蛀。”,說明細辛對各類昆蟲均有驅逐和麻醉作用 。另外,宋代陳承《本草别說》:“細辛非華陰者不得為真,若單用末,不可過一錢,多則氣悶塞不通則死” ,更是描述細辛的毒性,和其‬‬在‬用藥‬用量上‬‬的‬謹慎‬。

細辛(發散風寒藥)
細辛的根細小,氣香而強烈,味辛,有麻舌燒灼感,而得此名。蘇頌《圖經本草》:“根細而味極辛,故名。”别名有:小辛,細草,少辛,獨葉草、金盆草等。

中醫

中藥細辛為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漢城細辛或華細辛的幹燥根和根莖。前兩種習稱“遼細辛”,主産于遼甯、吉林、黑龍江;後一種習稱華細辛,主産于陝西。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淨地上部分和泥沙,陰幹。切段。本品氣辛香,味辛辣、麻舌。均以根灰黃,幹燥,味辛辣而麻舌者為佳。生用。

細辛(發散風寒藥)

本品性味辛,溫。歸心、肺、腎經。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的功效。

注意:本品辛溫走散,氣虛多汗、陰虛火旺、血虛及陽亢頭痛、肺熱咳喘者等忌用。局部麻醉可用水浸劑、醇浸劑或提取揮發油使用,不宜作煎劑,否則效果不佳。其局部麻醉作用與所含揮發油有關,因具有刺激性,作表面麻醉劑時應慎用。本品服用過量或煎煮時間過短,易引起中毒而出現頭痛、嘔吐、出汗、煩躁不安、面赤、呼吸急促、脈搏加快、體溫上升、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煩躁等,嚴重者還有牙關緊閉、意識不清、角弓反張、四肢抽搐、小便不通、瞳孔散大,最後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細辛的含毒成分為揮發油,過服或誤用易導緻中毒。其揮發油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初期興奮,繼則抑制,逐漸使随意運動及呼吸運動減弱,反射消失,最後引起呼吸麻痹,心跳停止。其中毒出現四肢抽搐者,可靜脈注射戊巴比妥鈉或用水合氯醛等,以止驚厥。神志不清者,可用安宮牛黃丸等,以開竅醒神。甘草綠豆湯、黃連解毒湯、五味消毒飲等清熱解毒劑,亦有一定解毒作用。較長時間服用含有細辛的制劑者,還應注意其對肝、腎的慢性毒性損害。
細辛(發散風寒藥)

細辛與麻黃

細辛與麻黃均能發汗解表,同可用治風寒感冒。不同之處在于,細辛辛溫走竄,達表入裡,可散肺與足少陰腎經風寒,發汗之力雖不如麻黃,但散寒力勝,既治一般風寒感冒,尤善用于寒犯少陰,無汗惡寒、發熱脈沉之陽虛外感;其辛散溫通,長于通竅止痛、溫肺化飲,善治頭面諸竅疾患、風濕痹痛及痰飲喘咳等證。而麻黃辛開苦洩,重在宣發衛氣,開通腠理,透發毛竅,發汗解表,主散肺與膀胱經風寒,為作用較強的發汗解表藥,故主治風寒外束,肺氣壅實,毛竅閉塞,表實無汗的風寒感冒重症;還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可用于肺氣閉遏的喘咳息促及風邪襲表、一身盡腫的風水水腫證。

細辛(發散風寒藥)

細辛

《本草乘雅半偈》

【核曰】出華陰、高麗山谷中者為上。今處處雖有,皆不及也。南陽臨海者亦可用。《山海經》雲“浮戲之山多少辛”、《管子》雲“五沃之土群藥生細辛”是矣。春生苗,一根則一葉相連。今多以杜衡為之。《博物志》雲:杜衡能亂細辛,振古已然。頤為能亂細辛者,不止杜衡,當以根苗色味細辨之。葉似小葵,莖柔根細,端直而長,色紫味辛,嚼之習習如椒者,細辛也。葉似馬蹄,莖微粗,根似細辛而曲,色黃白,味亦辛者,杜衡也。一莖直上,莖端生葉如傘狀,根似細辛而微粗,色黃白,味辛兼苦者,鬼督郵也。根似鬼督郵而色黑者,及己也。葉似小桑,根似細辛而粗長,色深黃,味辛臭臊者,徐長卿也。葉似柳葉,根似細辛而粗長,色黃白,味苦者,白薇也。根似白薇而脆,色白味甘者,白前也。修治:揀去雙葉者,切去頭上子,以瓜水浸一宿,暴幹用。曾青、棗根為之使。得當歸、芍藥、白芷、芎 、牡丹、藁本、甘草,共療婦人。得決明、鯉魚膽、青羊肝,共療目痛。惡黃耆、狼毒、山茱萸。忌生菜、狸肉。畏消石、滑石,反藜蘆。

世人用細辛,不分真僞,由辨之不早辨也。杜衡、鬼督郵、徐長卿、白薇、白前五種,根皆粗肥,反于細辛之細。五種亦多曲,反于細辛之直。

紹隆王先生雲:肝木上行,春風上升,反于橫遍矣。《經》雲:無怒其志,使華英成莠。此春轉成夏,升轉從出之機乎?

先人雲:密通精氣,顯益火大,青陽之象也。

細辛(發散風寒藥)

【參曰】細指形言,辛指味言。輕清柔勁,端直修長,當入少陽,宣達甲膽之用,自下而上,以行春令者也。故主春氣者病在頭,而為頭痛腦動,目不明,竅不利,此雖自下而上,不能宣達者也;咳逆上氣,此惟自下而上,不循倫次者也;百節拘攣,此不能自下而上,升從入令者也;痹痛死肌,此不得自下而上,反侮所勝者也。總屬肝用之過與不及,而獨偏向不及者欤?

輕清柔勁,端直修長,即《内經》所謂“春脈如弦”,何如而弦?春脈者,肝脈也。萬物之是以始生也。故其脈之來,輕虛以浮,端直以長,以言肝木之用,效象天氣以為形容者也。細辛功用吻合,的是少陽用藥無疑矣。

細辛(發散風寒藥)

《本經疏證》

細辛色紫,紫者赤黑相兼也。赤為心色,黑為腎色。心與腎皆屬少陰,兩少陰經皆短而直,細辛一枝直上,體細柔勁似之。少陰者,又皆水火相依。細辛體雖細,味極烈似之。故凡風氣寒氣依于精血津液便溺涕唾以為患者,并能曳而出之,使相離而不相附,則精血津液便溺涕唾各複其常,風氣寒氣自無所容。如《本經》所載主治咳逆者,風寒依于胸中之飲。頭痛腦動者,風寒依于腦中之髓。百節拘攣者,風寒依于骨節屈伸洩澤之液。風濕痹痛死肌者,風寒依于肌肉中之津。推而廣之,随地皆有津液,有津液處,風寒皆能依附焉。故在胸為痰為滞結,在喉為痹,在乳為結,在鼻為齆,在心為癫痫,在小腸為水,在氣分為汗不出,在血分為血不行。此《别錄》之與《本經》一貫不異者也。然須審定風寒果否零亂細碎倚著于津液者宜之。若風寒遍被一身,及與營衛相搏者,自有他味為治,與細辛無預也。

細辛能提出依附津液之風寒,不能使津液複其常。且不能使津液中氣不随提曳以出,故其治咳每與五味子幹姜為偶。如小青龍湯、真武湯、厚樸麻黃湯是也。若射幹麻黃湯,則不用幹姜,用生姜。四逆散、小柴胡湯,則但用幹姜、五味子,不用細辛。蓋水氣與風寒相搏,有飲有濕有水,随人異,亦随證異。則兼嘔者有之,兼滿者有之,兼喘者有之,不可但因其咳,混同施治也。特風寒将化,則細辛不可用。小柴胡湯證,半化半未化者且然,何況全化者耶。四逆散證雖以四逆系之少陰,然終外寒内熱,故其治咳,幹姜五味可用,細辛不可用矣。

細辛(發散風寒藥)

現代藥理

細辛揮發油具有解熱、鎮靜、鎮痛、抗炎、表面麻醉及浸潤麻醉作用。細辛水及醇提取物可使速發型變态反應過敏媒體釋放量減少40%以上。細辛大劑量揮發油可使中樞神經系統先興奮後抑制,顯示一定毒副作用。體外實驗顯示細辛揮發油對革蘭陽性菌、枯草杆菌、傷寒杆菌及多種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華細辛醇浸劑可對抗嗎啡所緻的呼吸抑制。此外,細辛有強心、擴張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強脂質代謝、升高血糖等作用,對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大劑量細辛揮發油可使中樞神經系統先興奮後抑制,使随意運動和呼吸減慢,反射消失,最後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另外,細辛對于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過量使用可引起心律失常。中毒時主要表現為頭痛、嘔吐、煩躁、出汗、頸項強直、口渴、體溫及血壓升高、瞳孔輕度散大、面色潮紅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迅速轉入痙攣狀态,牙關緊閉,角弓反張,意識不清,四肢抽搐,尿閉,最後死于呼吸麻痹。細辛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直接吞服單方的散劑用量過大,二是較大劑量入湯劑煎煮時間過短。是以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用法用量使用,方能保證用藥安全。

時間:2024
細辛(發散風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