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薷(發散風寒藥)

作者:言身醫社
香薷(發散風寒藥)
如果你看到街邊路綠化帶裡有一株開着紫花的植物長得很是茂盛,高0.3-0.5米,花穗偏向一側由多花的輪傘花序組成,随手摘下一片葉子揉碎聞了一下,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有可能這是香薷。

《名醫别錄》謂其“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本草經集注》記載:“霍亂煮飲,無不瘥;作煎,除水腫尤良。”重申《名醫别錄》之言。《食療本草》補入:“去熱風,卒轉筋,可煮汁頓服;又幹末止鼻衄,以水服之。”這個時期本品的主要作用是和中,利水。宋代《日華子本草》補入:“下氣,除煩熱,療嘔逆冷氣”。《履巉岩本草》謂其:“截四時傷寒”,為本品解表應用的明确記載。金元時期,《本草衍義補遺》補充“治傷暑”功用。《藥品化義》認為:“調中清胃,能除口臭,撥濁回清。”《本草綱目》還以之“主腳氣寒熱”。《本草備要》言其“利濕清暑”。

香薷(發散風寒藥)
中藥香薷始載于《名醫别錄》。宋代趙叔向在《肯綮錄·香薷》中曰:“藥有所謂香薷者,薷字不見于《篇韻》,獨《本草》音柔,今人多不識此字,北人呼為香茸,南人呼香莸,其實皆音訛耳。”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香薷》載:“香薷有野生,有家蒔。中州人三月種之,呼為香菜,以充蔬品。”又在其“釋名”項下說:“薷,本作‘柔’。《玉篇》雲‘菜蘇之類是也。’其氣香,其葉柔,故以名之。”别名有香菜、香戎、香茸、蜜蜂草等。
香薷(發散風寒藥)

中醫

中藥香薷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幹燥地上部分。前者習稱“青香薷”,後者習稱“江香薷”。青香薷主産于廣東、廣西、福建;江香薷主産于江西。夏季莖葉茂盛、花盛開時擇晴天采割,除去雜質,陰幹。切段。本品氣清香而濃,味微辛而涼。以穗多、質嫩、葉青綠色、香氣濃者為佳。生用。

中藥香薷性味辛,微溫。歸肺、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的功效。

注意:1)本品辛溫發汗,表虛多汗,或暑熱證發熱較重,微惡風寒,汗出熱不退,心煩口渴,溲赤,舌紅者,忌用。2)據《本草綱目》記載:“不可熱飲,反緻吐逆,飲者唯宜冷服,則無格拒之患。”《本經逢原》則稱:“熱服能發散暑邪,冷飲則解熱利小便,治水甚捷。”《幼科要略》還說:“香薷辛溫氣升,熱服易吐,佐苦降之杏仁、黃連、黃芩則不吐。”均可供臨床用本品之參考。

香薷(發散風寒藥)
中藥香薷暑月多用,實因先受暑濕,複因乘涼飲冷,起居不慎,而繼感寒邪,導緻暑濕内蘊并兼寒邪外束之證。選用本品,其能外散表寒,内化濕濁,為解表與化濕功效在暑濕證中的特殊應用,并非針對性屬炎熱之暑邪,缪希雍稱其“解寒郁之暑氣”甚為準确。

《本草經解要》

氣微溫,味辛,無毒。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

香薷氣微溫,禀天初春之木氣,入足少陽膽經;味辛無毒,得地西方燥金之味,入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氣味俱升,陽也。夏月濕熱之氣,郁于太陰陽明,則揮霍擾亂而腹痛吐瀉矣,其主之者,溫能行氣,辛可解濕熱也。肺者相傅之官,主通調水道,下輸膀胱,香薷味辛潤肺,是以主散水腫也

制方:

香薷同人參、白術、木瓜、白茯、白芍、陳皮、車前,治水腫。

同白術,丸,治水腫,以小便利為效。

香薷(發散風寒藥)

現代藥理

中藥香薷主要含揮發油:麝香草酚,香荊芥酚,百裡香酚,聚傘花素,乙酸百裡酯,乙醇香荊酯等。

中藥香薷的揮發油有發汗、解熱、鎮靜、鎮痛、抗炎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杆菌及腦膜炎雙球菌等多種病原性細菌有較強抑制作用;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對胃腸平滑肌具有興奮和抑制雙重作用。酊劑能刺激腎血管而使腎小球充血,濾過性增大而有利尿作用。

時間:2024
香薷(發散風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