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荊芥(發散風寒藥)

作者:言身醫社
荊芥(發散風寒藥)

《神農本草經》将中藥荊芥列于中品,謂其“主寒熱,鼠瘘瘰疬,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痹”,較準确地記載了本品的主要主治範圍。從唐代開始,本草對其功用的補充逐漸豐富。《藥性論》提出本品“治惡風賊風,口面喎邪,遍身頑痹,心虛忘事,益力添精,主辟邪毒氣,除勞……治丁腫……主通利血脈,送五髒不足氣,能發汗,除冷風”;《食性本草》增入療“傷寒頭痛,頭旋目眩,手足筋急”;《日華子本草》言“治頭風并出汗”。

荊芥(發散風寒藥)
荊芥多生于宅旁或灌叢中,海拔一般不超過2500米,植株比較高大,可以長到一公尺多高,也是很芳香的。歐洲各地民間用于防治胃病、貧血以及其他多種的疾病。今天聊聊中藥荊芥。
荊芥(發散風寒藥)
中藥荊芥原以假蘇之名首載于《神農本草經》。《圖經本草》釋“以香氣似蘇,故以名之”。三國·《吳普本草》曰:“假蘇一名荊芥”,始稱其為荊芥。《名醫别錄》稱:“假蘇,一名姜芥”。《本草綱目》釋名謂:“(假蘇)曰蘇、曰姜、曰芥,皆因氣味辛香,如蘇、如姜、如芥也”。可見荊芥藥名與其辛香氣味有關。現以荊芥作為本品正名,此外别名有假蘇、鼠實、姜芥、四棱杆蒿,香荊芥,線芥等。

中醫

中藥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幹燥地上部分。主産于江蘇、浙江、江西、河北、湖北。多為栽培。夏、秋兩季花開到頂、穗綠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幹。切段。本品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以莖細、色紫、穗多、香氣濃者為佳。生用。

荊芥(發散風寒藥)

中藥荊芥性味辛,微溫。歸肺、肝經。具有解表散風,透疹,消瘡的功效。

注意:本品辛散之力較強,表虛有汗者忌用;麻疹已透、瘡瘍已潰者忌用。

荊芥(發散風寒藥)

《本草乘雅半偈》

氣味辛溫,無毒。主寒熱,鼠瘘,瘰疬,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疸。

【核曰】假蘇,即荊芥。竊似盧蘇,原屬野生,今為俗用,遂多種莳。二月布子生苗,方莖細葉,似落籬而細。八月開小花,作穗成房,房如水蘇,内有細子似葶苈,色黃赤,連穗收用。

【參曰】假者蘇之,故名假蘇。如假寒熱為鼠瘘、為瘰疬,假氣為結、為聚,假血為瘀,假濕為疸,假僞非真者,蘇蘇震行,緩散自釋矣。别名疆、荊芥。疆畫界分,荊方芥辛也。言能畫疆界,殊方域,悉新以辛也。

荊芥(發散風寒藥)

《本草經解要》

氣溫,味辛,無毒。主寒熱,鼠瘘,瘰疬生瘡,破積聚氣,下瘀血,除濕疽。

荊芥氣溫,禀天春升之木氣,入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味辛無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陰肺經。氣味俱升,陽也。少陽膽經,行半表半裡,邪客之則往來寒熱,荊芥辛溫,和解少陽,是以主之。鼠瘘瘰疬生瘡,皆少陽火郁之症,荊芥辛以達風木之氣,溫以發相火之郁,郁火散而風甯,諸症平矣。飲食入胃,散精于肝,肝不散精,氣聚而積聚成矣,荊芥入肝,溫能行氣,是以主之。肝藏血,血随氣行,肝氣滞則血亦滞而瘀焉,溫可行氣,辛可破血,故下瘀血也。肺者通調水道之官也,水道不通則濕熱成疽 ,荊芥辛能潤肺,肺治則水道通,是以除濕疽也。

制方:

荊芥同童便,治産後衄血。

同槐花,治大便下血。

同生地,治疥瘡。

荊芥穗,末,酒服二錢,治中風口噤,兼治産後風噤迷悶。

荊芥(發散風寒藥)

現代藥理

中藥荊芥主要含揮發油:胡薄荷酮等;單萜類成分:荊芥苷,荊芥醇,荊芥二醇等。還含黃酮類等。

中藥荊芥水煎劑可增強皮膚血液循環,增加汗腺分泌,有微弱解熱作用。荊芥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傷寒杆菌、痢疾杆菌、綠膿杆菌和人型結核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生品不能明顯縮短出血時間,而荊芥炭則能使出血時間縮短。荊芥甲醇及醋酸乙酯提取物均有一定的鎮痛作用。荊芥對醋酸引起的發炎有明顯的抗炎作用,荊芥穗有明顯的抗補體作用。

荊芥(發散風寒藥)

荊芥炭

本品為荊芥的炮制加工品。取荊芥段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黃色,噴淋清水少許,熄滅火星,取出,晾幹。性味辛、澀,微溫;歸肺、肝經。功能收斂止血。适用于便血、崩漏、産後血暈。

時間:2024
荊芥(發散風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