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了解惡意軟體混淆的基礎知識

在不斷發展的網絡安全領域,惡意軟體混淆技術正在迅速發展。随着安全措施的改進,惡意行為者繞過這些措施的方法也在不斷改進。

本指南探讨了最先進的混淆政策,解釋了它們的工作原理,并提供了檢測和緩解政策。無論您是經驗豐富的安全專業人員還是僅僅對最新的網絡安全趨勢感興趣,了解這些技術都至關重要。

了解惡意軟體混淆的基礎知識

什麼是混淆?

惡意軟體中的混淆是指僞裝代碼,使其難以了解或檢測。它充當數字僞裝,使惡意軟體能夠與合法程序和檔案融合。混淆技術範圍從簡單到複雜,包括:

  • 打包:壓縮惡意軟體并包含一個小的解包程式。
  • 加密:對代碼的各部分進行編碼,僅在運作時解密。
  • 多态性:在保持惡意軟體核心功能的同時不斷改變其代碼結構。

這些技術會減慢分析速度,并使安全工具更難識别已知威脅。

常見的惡意軟體混淆技術

1.XOR加密

XOR 加密是一種經典的混淆技術,因其簡單性和有效性而受到重視。它涉及對原始代碼的每個位元組和密鑰執行按位 XOR 運算。此方法的對稱性允許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例程。

繞過XOR加密:

  • 暴力破解:嘗試單位元組密鑰的所有 256 種可能性。
  • 頻率分析:識别代表 XOR(空格、密鑰)的公共位元組。
  • 已知明文攻擊:使用已知内容來派生密鑰。
  • 熵分析:檢測異或資料中的高熵。

2. 子程式重新排序

這種技術會打亂代碼中函數的順序,破壞邏輯流程。它通常與控制流混淆相結合,在子程式之間建立令人困惑的跳轉迷宮。

繞過子程式重新排序:

  • 控制流圖分析:使用 IDA Pro 等工具來可視化程式流。
  • 動态分析:在調試器中運作代碼以顯示執行路徑。
  • 符号執行:探索多條代碼路徑來映射程式行為。

3. 代碼轉置

代碼轉置涉及改組指令或小代碼塊,而跳轉指令則保持執行順序。這使得靜态分析具有挑戰性。

繞過代碼轉置:

  • 動态二進制檢測:使用 Intel Pin 等工具跟蹤執行路徑。
  • 模拟:在模拟器中記錄和重新排序指令。
  • 自定義反彙程式設計式:編寫能夠了解混淆方案的反彙程式設計式。

4. 代碼內建

惡意代碼與良性代碼混合,通常插入合法程式或庫中。這種技術利用對已知軟體的信任來逃避防禦。

了解惡意軟體混淆的基礎知識

繞過代碼內建:

  • 差異分析:将可疑檔案與幹淨版本進行比較。
  • 行為分析:監控意外的網絡連接配接或 API 調用。
  • 代碼流分析:識别不尋常的分支或調用。
  • 記憶體驗證:分析記憶體轉儲中隐藏的代碼。

5.打包加殼

打包程式會壓縮并加密原始代碼,并在運作時使用存根對其進行解包。這可以混淆代碼并減小檔案大小。

惡意軟體打包程式是網絡犯罪分子用來在可執行檔案中隐藏惡意代碼的工具或技術,使得安全軟體難以檢測或分析惡意軟體。

加殼程式的主要目的是壓縮、加密或混淆程式代碼,這使防病毒程式所采用的靜态分析和基于簽名的檢測方法變得複雜。

一些加殼程式還使用多态性(每次加殼時外觀都會發生變化)和反調試等技術來規避安全措施。這些工具可幫助惡意軟體繞過防病毒軟體,使分析師難以研究惡意代碼。

了解惡意軟體混淆的基礎知識

繞過封裝程式:

  • 靜态解包:識别打包程式并使用特定的解包程式。
  • 動态解包:在受控環境中運作加殼程式并轉儲解殼後的代碼。
  • 手動解包:手動跟蹤自定義打包程式的解包過程。

現代惡意軟體通常采用多種混淆技術,進而産生層層複雜性。耐心、創造力和豐富的工具包對于解決這些威脅至關重要。

使用工具分析混淆的惡意軟體

使用互動式惡意軟體分析沙箱,可以分析混淆的惡意軟體。涉及幾個步驟來揭示惡意軟體的隐藏或混淆行為。

  • 在幾秒鐘内檢測惡意軟體。
  • 實時與樣本互動。
  • 節省沙箱設定和維護的時間和金錢。
  • 記錄并研究惡意軟體行為的各個方面。
  • 與團隊合作。
  • 根據需要擴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