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調閉關自守的明朝,各類長城防線的修建幾乎無法中斷。從橫貫九邊的北方前沿,到山林密布的苗疆邊緣,無不豎立着規制相似的軍事建築。最大價值不在于提升防禦,而是要阻斷兩頭的人口流動。
哪怕是孤懸于珠江口的澳門半島,都有被稱為關閘的迷你版長城,近乎完美的将兩個世界隔絕開來。
1557年葡萄牙人以軍事援助為條件獲得澳門留居權
公元1557年,廣東地方官府準許葡萄牙商人請願,同意讓他們到澳門半島的南部居住。此前,本地已被内陸盜賊和閩南海商集團占據,幾乎不為當局任命的縣官控制。故而以設立留居地為條件,換取對方出兵替自己剿滅匪患。至此,名不見經傳的的小漁村地位飙升,一躍成為近代東西方世界的經貿樞紐。
由于政策限制 最初的澳門沒有任何防禦設施
不過,早期的留居地始終不被允許建立城防設施。是以,象征性防禦僅為武裝市民和定期造訪的艦船,經常容易被成規模的海盜集團盯上。譬如1568年的曾一本海盜集團叛亂,就先後威脅到澳門和省城廣州,逼迫葡萄牙人臨時挖掘戰壕應對。事後,明朝派駐官員便同意修建工事,催生出一條高3米、長800米,還設有4座方形碉堡的土牆。
最初的澳門土牆相當粗糙
然而,日益擴大的留居地城市規模,還是讓廣州當局感受到潛在威脅。首先是由于澳門的特殊地位,容易成為走私集團和失地農民的栖身之所。如果說前者還能靠軍事、收買等手段擺平,那麼後者就是關系到年度KPI考核的關鍵性名額。其次,部分葡萄牙人的非洲黑奴會潛逃到周圍村舍,給地方治安帶去巨大壓力。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促使明朝方面在1572-74年間主動建造起隔絕作用的關閘。
澳門關閘位于蓮花莖走廊的最狹窄處
這座澳門關閘的選址相當巧妙,就位于半島和大陸之間的蓮花莖走廊。雖然超出同時代的留居地範圍,卻能有效利用1.2公裡通道的最窄處,修建約300米的迷你長城。其材質以夯土為主,僅在閘門口有包磚結構,并在頂部建造有3間木質大廈。後方另有可駐紮數百人的兵營,但沒有火炮等先進武器。如果考慮到葡萄牙城牆沒有面相北部的段落,這樣的簡單配置已經足夠好用。何況關閘南側尚有望廈村等華人聚居區,是以軍事因素遠非考慮重點,2-3米的整體高度也基本與澳門城中的土牆持平。
由于荷蘭威脅 葡萄牙人被迫更新澳門城防
公元17世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大舉進軍亞洲,将澳門視為急需奪取的貿易重鎮。尤其是1601年和1622年的兩次直接進攻,暴露出原有土牆的防禦性能不足。于是,葡萄牙人多次違反明朝禁令,逐漸強化留居地的城防設施。在1617-38年間,他們先是在中央區域修建聖保祿炮台,接着是外圍制高點的南灣炮台、柿山炮台,媽閣炮台和嘉思欄炮台。最後是射程可覆寫整個半島的東望洋炮台。城市的西北方向同樣有新牆封堵,連舊牆體的所有方形直角結構,都被更科學的棱形結構取代。
明末澳門地圖上的城防與關閘位置
作為回應,北面的關閘也于1617年開始重新修繕,顯然是一種對留居地更新城防措施的跟進。這次,明軍不僅重新壘石建造城樓,還用大量摻入蚝殼混合泥沙砌成的新牆取代舊夯土城牆,并增添有城垛、女牆等必要設施。但依然沒有部署火炮等殺傷性武器。彼時的明朝已深陷内憂外患之中,飽受關外清軍和内地農民軍的雙重摧殘。加之美洲白銀輸入中斷,基本上無更多費用支援沿海防禦。這或許是關閘重修如此粗糙的根本原因。
明清兩朝 澳門關閘的結構都不曾有顯著變化
諷刺的是,由于葡萄牙人接連失去長崎、馬六甲和馬拉巴爾海岸,澳門的重要性逐漸下降。特别是當荷蘭人在台灣島站穩腳跟,不再有興趣染指珠江口,澳門的城防更新也就戛然而止。明朝則在差不多時間段内滅亡,将所有曆史遺産拱手轉讓給滿清帝國。
清朝地方志上的澳門關閘
在整個清朝中前期,澳門關閘的整體結構不曾有過變動,隻經曆過兩次時間間隔較長的小維修。第一次是在1673年,由于海禁政策的執行不力,地方官府特意重建坍塌的關閘城樓。順便增添官廳,專門用于控制流入半島南部的糧食供應。第二次是在1809年,由于張保仔的紅旗幫海盜集團肆虐,朝廷被迫強化珠江口防禦。不僅為關閘兩側加築石垣,還建立哨樓一座,修複營房九間。另為加強關閘的軍事防禦縱深,又在距關閘3裡處建營房6間、望樓1座、烽台3座。同時還在前山營添建軍裝局1間、兵房418間,修複海防營舊兵房90間、火藥局2間和演武亭1所。可見清朝中期的半島駐軍規模,相較于此前200年裡要龐大不少。
19世紀 歐洲人筆下的澳門關閘駐軍
随着國際局勢的瞬息萬變,這座迷你長城終于在鴉片戰争中迎來軍事考驗。公元1840年,欽差大臣林則徐為貫徹自己的驅逐英夷方略,開始向關閘北部增兵。此後,他将澳門半島的駐軍擴編到2000多人,還配置新修炮台和水師艦船輔助。奈何遠征軍起初隻對珠江口采取封鎖措施,将攻略重點放在浙江舟山,隻留下少量部隊維持現狀。8月6日,聖公會牧師史丹頓在澳門附近遊泳時被巡邏清軍抓捕,進而促使英軍對關閘兩側發起突襲。
英軍人筆下的澳門關閘風景
當年8月18日,英國人出動2艘單桅帆船和1艘蒸汽輪船,拖拽着9艘滿載陸戰隊的小艇直撲關閘方向。他們在550米外搶先射擊,用壓倒性的火力優勢猛轟清軍陣地。後者雖然有17門大炮,但在持續一個小時的對攻中毫無建樹。随着380名英軍水手、陸戰隊員和孟加拉志願兵登陸,更多清軍也從南北兩頭同時湧向關閘。可惜,這座迷你長城無法應對側翼威脅,半島另一端的水師炮手也缺乏射擊準星。結果,守軍在陣亡60人後全面潰散,留下營房和大批辎重被對手悉數焚毀。
英軍的進攻讓關閘守軍難以招架
這場持續一下午的交鋒,無疑是整場鴉片戰争的縮影。作為勝利方的英國人很清楚自身優勢,愧為失敗者的清軍同樣意識到無能為力,而在澳門城中目睹全過程的葡萄牙人亦陷入沉思。
見證中美首個外交條約的 望夏村觀音廟
兩年後,無力再戰的清朝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被迫開放五個港口用于通商。其他歐美國家也紛紛效仿,前來索要同等待遇,其中就包括獨立尚不足百年的美國。他們在1844年派特使顧盛抵達珠江口,在關閘南側的望廈村與兩廣總督耆英簽訂《望廈條約》。
1849年被村民伏擊殺死的亞馬留
但作為東道主的澳門并無任何獲益,反而因特殊地位的喪失而走入下行通道。不得已之下,将維持繁榮的希望寄托于擴張留居地面積上。
占領澳門關閘的葡萄牙水兵分隊
公元1849年,擔任澳門總督的海軍上校亞馬留強推各種擴張政策。由于同關閘内側的華人發生沖突,被6個村民伏擊殺死。葡萄牙人借此擴大事端,出動120名士兵+3門火炮,在快艇炮火的掩護下向進攻關閘守軍。由于清軍弱不禁風,主動将鎮守數百年的城關拱手相讓,稍後又被追擊攻破附近炮台。
1870修建的凱旋門式關閘
此後,葡萄牙人将明清兩朝的澳門關閘完全拆毀,包括望廈村在内的緩沖區都被兼并。到1870年,他們又在原遺北側建立新關閘,作為己方殖民地和清朝領地的分割線。這座關閘完全采用歐式設計,外形與西方世界相當普及的凱旋門類似。兩側還有象征性城牆,新修的城市主幹道則從閘門正中穿過。
其遺址留存至今,而最初的迷你長城早已煙消雲散......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