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村裡修路 94歲老兵回鄉遷墳 捐出6000元補償款

“94歲的老人,為了村上修路,早上7點就回到村裡解決遷墳事宜,我現在想起都很感慨,更别說他還把遷墳補償款悉數捐給村裡。他的這份豁達與奉獻,讓我們很感動。”9月18日,說起與抗美援朝老兵孫樹傑打交道的點點滴滴,閻良區振興街道昌平村黨支部書記黃獻茗止不住地感慨。

村裡修路 94歲老兵回鄉遷墳 捐出6000元補償款

孫樹傑老人(右四)在昌平村村委會協商遷墳事宜

村裡修路 94歲老兵回鄉遷墳 捐出6000元補償款

黃獻茗(左一)與孫樹傑(左二)親切交談

修路遇村民祖墳 擴寬工程遇“難”題

今年8月中旬,昌平村鐵鍁組正在進行排水管網及道路改造工程。唯一的通村道路僅有2.5米寬,這次計劃拓寬至5米。村民孫樹傑家擁有三座上百年曆史的祖墳,坐落在道路南側,剛好在道路拓寬的範圍内。

“遷墳在農村是很被看重的一件事,起初,我們誰都沒有把握這事能辦成。”黃獻茗介紹,先不說家屬遷墳意願如何,光是賠付事宜以及新墓地的選址問題,就夠大家忙活一段時間。

孫樹傑老人今年94歲,自1974年轉業後,一直跟随兒子在西安生活。村委會從業人員輾轉要到了老人的聯系方式。8月25日,黃獻茗抱着試一試的态度,撥通老人的電話:“孫叔您好,我是昌平村黨支部書記黃獻茗,有個事得跟您商量商量。咱村現在正在為鐵鍁組修路,您家有三座祖墳剛好在道路拓寬的範圍内。您看能不能考慮把咱這祖墳遷一下?”

“為咱村修路那絕對是好事一樁,我當然願意配合村裡的工作。”電話那頭,老人聽聞要修路,二話不說便答應下來,并表示第二天就帶兩個兒子回村,再商量具體遷墳方案。

村裡修路 94歲老兵回鄉遷墳 捐出6000元補償款

孫樹傑老人家拆遷祖墳施工現場

94歲老人回鄉遷墳 支援村裡修路

8月26日早7時,孫樹傑在兩個兒子的陪同下回到村裡。一大早,小廣場群衆聚集,大家都說94歲的抗美援朝老兵為了支援村裡修路,回來遷祖墳了……

“昨天聽說這事,我激動得一晚上都沒睡好。年紀大了,我也沒那個力氣為咱村上做啥大貢獻了,就想着盡快把這件事情辦了。”50年未回村的孫樹傑,與黃獻茗一見面就握住了對方的手,說,“黃書記,你放心,這事我們全家都同意。”

在村委會,老人與從業人員就遷墳人員、車輛、儀式安排及新墓地選址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商讨。經過協商,雙方很快達成一緻。村委會當天便與閻良區一家墓園積極對接,安排老人及家屬為先輩標明了新墓地,并商量選個好日子進行遷墳工作。

9月13日早上,一切準備就緒後,按照農村風俗,孫樹傑老人及家人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圓滿完成了遷墳工作,整個過程安全、平穩、有序。臨走,老人看見現場修路勞工很辛苦,還執意留下1000元錢:“天熱,給修路的人員買點水和降溫品。”

“這輩子都想着能再給國家做點貢獻!”

“孫叔,遷墳是有一定補償的,一座墳政府補償标準是2000元,您家有三座墳,總共補貼6000元。”9月17日,中秋佳節。當天,黃獻茗以節日慰問的名義撥通了老人的電話,告訴他遷墳補償款已經下撥,他和家人可随時來領。

讓黃獻茗沒想到的是,電話那頭的孫樹傑拒絕了:“村上幫忙把我家祖墳安頓在那麼好的地方,我已經很感激了。我一分錢都不要,全部捐給村上修路!”

9月18日,記者聯系到了孫樹傑老人。得知記者要采訪,老人一直說這點小事不值一提。老人還告訴記者,他1948年12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10月,前往北韓參與抗美援朝戰争。“我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這輩子都想着能再給國家做點貢獻。村裡修路是大家的事,不是我們一家的事,我一定不能為難村上,要做好配合。”

按照施工計劃,到10月中旬,昌平村這條長1700餘米、寬5米的“民生路”就要竣工了。這條路的建成将友善村民出行,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對村民們來說,這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緻富路、發展路、幸福路。(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甜甜 圖檔由振興街道提供)

來源:西安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