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國慶,開電動車的又被嘲諷了一個星期

國慶結束了,開電動車被嘲諷的一個星期也結束了。

寫個短稿子,來聊聊這個「吊詭」的事情。

國慶這幾天假期,翻看社交媒體,無論是微網誌還是抖音,開電動車的人俨然成為了這七天内最慘的人。

這個國慶,開電動車的又被嘲諷了一個星期

流傳最為廣泛的幾條視訊中,有人為了搶充電樁,躺在了車位上;也有人為了搶充電樁被打破了頭,JC和120都來啦……..

這個國慶,開電動車的又被嘲諷了一個星期

到 10 月 4 日,微網誌上還出了一個熱門話題:#理想車主抱怨高速充電樁被比亞迪搶占#。

雖然部落客@flypig 對這個話題很不認可,但相關的微網誌截圖也很快在微信群流傳開來。

這個國慶,開電動車的又被嘲諷了一個星期

另一個很有意思的視訊,則來自@參謀長說車。

在這條标題為「電車假期别亂跑」的視訊中,部落客把油車加油比喻成上小号,排隊哪怕人多也不怕;而電車充電就像大号,坑不多,排隊還有一二十個人。

「不等吧,可能開不到下一個充電樁;等吧,充電就要七八個小時。」

這個國慶,開電動車的又被嘲諷了一個星期

雖然在這條視訊的評論區下面,有很多人反駁了這一說法,但對于許多「無認知」的人而言,這樣的說法在邏輯上是自洽,很容易被占領心智。

如果再配合「服用」以下驚悚的标題,「療效」會更為顯著。

電車省油再多也沒用!國慶高速電車噩夢,充電排隊到崩潰!

新能源車假期出行困境:充電樁供不應求,有車主排隊2小時

純電“破防”!混動車假期搶占充電樁

堵車+充電=雙重煎熬!服務區充電難,引發大讨論,油車車主笑了

國慶假期正式讓新能源汽車撕開一道傷疤!诠釋了什麼叫沒電的焦慮

看完這些消息、短視訊和報道,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我的本能反應是不适,因為在邏輯上它是「吊詭」或者詭辯的。

作為個體,我們其實很容易将「個别」視為整體,如果冷靜去思考,你會發現在過去這七天,這些匪夷所思、讓人難以接受的案例,其實并不是普遍現象。

這個國慶,開電動車的又被嘲諷了一個星期

舉個例子,國家電網的統計顯示,國慶節當天,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台單日充電量、單日高速公路充電量、單日充電訂單分别達2647萬千瓦時、857萬千瓦時、106萬筆,均創曆史新高。其中,高速公路充電量同比增長超65%。

而根據江蘇省的資料,從 1 号到 5 号,江蘇省省内各大高速、景點充電設施均創「充電量」新高,同比充電需求增長近50%。

看出來什麼?

在整個國慶期間,有大量的電動汽車行駛在中國的高速公路上,如果大部分電動車車主的遭遇,都是這樣匪夷所思、讓人難以接受,那麼大家都會用腳投票,遠離電動車,或者不駕駛電動車上路。

還有另一則消息。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消息,國慶假期七天,汽車新車銷量同比增長11.7%,其中新能源漲幅達到45.8%。

如果新能源車如「那些嘲諷」一樣不堪,會有人買,有人開嗎?

這個國慶,開電動車的又被嘲諷了一個星期

當然,加電會有不便的時候,甚至在高峰期會有很難受的時候。

但這樣的難受,一定是伴生的,而不是電動車獨有的,包括但不限于服務區進不去、景點附近的高速服務區補能難(無論加油還是加電)。

而從能源形态來看,加電的解決辦法,其實也遠比加油要豐富。

譬如,不要在景點或者進出城的擁堵路段選擇服務區加電,可以提前一個或者往後一個服務區加電。

目前,絕大多數的高速服務區都有充電站場,而服務區之間的間隔,大多在50到80公裡之間。

你也可以選擇下高速補能,在大部分高速出入口十分鐘車程内,都有空閑的充電站。

這個國慶,開電動車的又被嘲諷了一個星期

再譬如,選擇可以換電的車型。從蔚來車主曬出的視訊來看,換電已經成為一個純電汽車高速出行的大殺器。很多部落客曬出的圖檔或者視訊顯示,在許多高速公路服務區,換電已經比加油要友善了。

另一個過渡的方法,則是不直接選擇純電車型,而是選擇增程或者插混。而之是以說它會是過渡,大家可以看上面這條視訊。因為「買過增程或者混動車的人,他下一輛車一定會往純電換。」

這個國慶,開電動車的又被嘲諷了一個星期

上面這些都是個人可選擇的解決辦法,從更宏觀層面來看,它的解法也比加油更為多樣。

譬如,充電機器人上線。

今年國慶假期,安徽、江蘇、廣東、上海、新疆等多地就在部分服務區部署了這樣的充電機器人。充電機器人的上線,本質上就是增加更多的充電車位。

當下,全國高速服務區雖然已建充電停車位43421個,但是充電停車位也隻占小客車停車位的10%。

如果這個比例上升到 30%、50% 呢?加電補能,還會是難題?

這個國慶,開電動車的又被嘲諷了一個星期

又譬如,在高峰期,限制最高充電上限為80%,或者 90%。

電池的化學特性,決定了 SOC 超過 80% 以後,充電功率會迅速降低至涓流狀态。大部分情況下,從 20%充到 80% 如果是半個小時,那麼從 80% 到 100%大機率需要25分鐘,越往後充電的功率越低。

将單台車的充電耗時,從一個小時 、55 分鐘降低到 30 分鐘,自然會舒緩高峰期的擠兌現象。

這個國慶,開電動車的又被嘲諷了一個星期

最後,依然回到邏輯來看:能源與資訊的革命是貫穿人類科技發展的兩條主線,現代科技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電力與資料的基礎。而智能電動汽車的勃興,同樣也歸因于此。

最後提個問題,大家覺得什麼時候,長假出行,開電動車不會被嘲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