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月車企銷量TOP10:自主“分化”,合資“求變”

相較于去年同期稍顯沉寂的市場行情,今年的車市“金9月”,要更顯的名副其實一些。

乘聯會公布的銷量資料顯示,2024年9月,國内乘用車市場共計批售新車250.4萬輛,同比增長2.1%,環比增長16.1%。自主品牌依舊是推動車市整體向好的主力軍,9月自主車企共計批售新車169萬輛,同比增長22%,環比增長17%。與之相對應的是主流合資車企的市場表現,仍在節節敗退,9月國内主流合資車企批售新車54萬輛,同比下降29%。

在9月的車企銷量榜單上,跑在前列的基本都是自主車企,比亞迪、奇瑞和吉利再次聯袂拿下了車企月度銷量的前三名,也是9月僅有的3家月銷量超過20萬輛的車企。主流合資品牌中,大衆系車企的規模是最大的,南北大衆是主流合資車企中的領跑者,其中一汽大衆的月銷量接近15萬輛。

9月車企銷量TOP10:自主“分化”,合資“求變”

比亞迪月銷首破40萬輛

9月比亞迪乘用車銷量達到41.8萬輛,同比增長45.6%。今年前9個月,比亞迪的累計銷量已攀升至273.6萬輛,同比增長32.1%。另據了解,截至目前,比亞迪旗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突破900萬輛大關,占據着國内新能源市場三成以上的份額。

9月車企銷量TOP10:自主“分化”,合資“求變”

能夠在此前已經持續重新整理自主銷量記錄的基礎之上,繼續保持高速的同比增長,比亞迪目前的市場号召力之強,可見一斑。當然,能夠在今年9月首次實作月銷超40萬輛的突破,比亞迪年中時候釋出的關鍵技術——第五代DM混動系統,是重要刺激因素。

今年5月底,首搭第五代DM技術的新款秦L DM-i和海豹06 DM-i聯袂上市,并迅速成為了國内新能源轎車市場上的“新寵”,雙雙開始領跑國内家轎市場。此後,第五代DM家族迅速擴容,宋L DM-i和新款宋PLUS DM-i、海獅05 DM-i和第二代宋Pro DM-i等新車型陸續投放市場,市場熱度都相當不俗,随着這些新車型相繼開始上量,比亞迪繼續重新整理市場新高度的可能性,非常高。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指出,比亞迪旗下帶有明顯價格優勢的新車型陸續上市後,對市場表現的刺激立竿見影,而年底階段通常都是購車旺季,再加上以舊換新等相關産業政策的刺激,比亞迪的月銷規模,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蓋世汽車研究院做出的預測是,2024年比亞迪的整體年銷量,應該能達到390萬輛左右。

在國内市場上業績屢創新高的同時,比亞迪的海外市場開拓也可謂是佳績頻傳。誠然,目前國内的汽車出口尤其是電動汽車出口業務面臨着不小的挑戰,國際政經環境風雲變幻,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交鋒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但比亞迪在海外市場上依舊保持着不錯的增長勢頭。

9月車企銷量TOP10:自主“分化”,合資“求變”

當然,在海外市場上的表現要分兩種情況看,一是在國内生産的的車輛,出口銷售;二是在海外建廠,海外生産海外賣。目前,比亞迪在出口銷量保持穩定的前提下,海外生産基地的産能建設也已經迎來突破,比亞迪烏茲别克斯坦基地和泰國基地,都已經完成首批新能源汽車的下線,後續随着海外基地産能的持續提升,比亞迪的海外銷量,肯定還會有更大的突破。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此前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比亞迪海外傳遞量未來将占全球總銷量的相當大一部分。”其中,2024年比亞迪的海外銷量,有望突破50萬輛。

蓋世汽車研究院認為,比亞迪銷量持續上漲的背後,離不開綜合實力的快速提升。首先,比亞迪的産品布局足夠豐富,在高中低不同市場上,已經實作全面的覆寫,可以更好的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其次,比亞迪建構了完整的産業鍊體系,包括整車制造、動力電池、零部件等關鍵環節,較之其他競争對手,比亞迪的産品競争力打造和市場響應速度,都更加有保障。此外,比亞迪還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通過全球化戰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當然,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為其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綜合而言,持續的技術創新、産品更新和國際市場拓展等,是比亞迪能夠一直保持強勁市場勢頭的根基所在。

主流自主車企也在“分化”

比亞迪以超40萬輛的驚人月銷量,繼續重新整理着國内車企的月度銷量記錄。比亞迪之外,國内頭部的自主車企,近期市場表現上的分化還是比較明顯的。這其中,奇瑞和吉利的月銷表現相當亮眼,9月雙雙交出了超20萬輛的月銷量。長安和長城的市場表現就稍顯落寞了,9月均處在下滑通道中。

9月奇瑞汽車也交出了一份相當不錯的市場答卷,創造着屬于自己的“新曆史”。奇瑞控股集團釋出的銷量快報顯示,9月集團層面銷售新車244,534輛(上文圖表中的資料,隻是奇瑞集團的自主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28.6%,其中出口銷量達到109,048輛,同比增長20.6%,新能源車型銷量58,941輛,同比增長183.4%。

破24萬輛的月銷量,破10萬輛的月出口銷量,破5萬輛的新能源車月銷量,都是奇瑞成立27年以來的“曆史新高”。 整體上看,奇瑞汽車旗下的四大主力品牌奇瑞、星途、捷途和iCAR,目前都處在明顯的上升通道中。

吉利的情況也類似,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不斷壯大的綜合刺激之下,近期吉利汽車也在持續輸出高光市場表現。9月也交出了超20萬輛的月度銷量(9月共計售車201,949輛),同比增長21%。其中,吉利汽車旗下的新能源車型,9月共計銷售了91,134輛,在吉利汽車的整體銷量中,占比已經超過45%。

在經曆了新能源領域較長時間的市場蟄伏之後,目前,吉利的新能源業務也已經全面邁入發展快車道。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吉利汽車剛剛官宣,幾何系列正式并入銀河系列,通過内部資源更加深入的整合,進一步為後續發展掃除了障礙。據了解,“智能吉利2025”戰略釋出3年以來,吉利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體系力提升明顯,在三電技術、自研晶片、作業系統、衛星互聯、智算中心等領域的投入持續加大,而這些也正是吉利汽車近期能夠在新能源領域持續打造“爆款”車型的根基所在。

9月車企銷量TOP10:自主“分化”,合資“求變”

圖檔來源:吉利銀河

相對而言,長安和長城近期的市場表現,就要遜色不少。9月長安汽車交出了12.6萬輛的月銷資料,同比下滑了13.2%;長城汽車9月售車9.4萬輛,同比下滑了10.1%。

雖然市場表現下滑了不少,但不得不說的是,長安和長城的企業轉型,其實進展都不小。

長安汽車在2017年便發起了以電動化轉型為主的“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并正式對外釋出了“香格裡拉”計劃,經過7年時間的沉澱,長安汽車目前在新能源闆塊已經形成了長安啟源、長安深藍加阿維塔的差異化品牌布局。近期,長安汽車旗下新能源品牌,整體還表現出了明顯的“增程化”趨勢,推出了不少增程新車,随着這些新車型陸續開始跑量,長安汽車的後續表現,還是比較值得期待的。

長城汽車在轉型電動化的同時,在高端市場上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目前,長城汽車整體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在低端市場上丢失的份額比較明顯,反觀在中高端市場上,長城汽車的表現還是比較有亮點的,9月旗下坦克和魏牌均實作了銷量正向增長。其中,坦克品牌9月售車18,740輛,同比增長了3.8%;魏牌9月售車6,755輛,實作了翻番增長,同比增幅達到165.11%。這其中,8月上市的全新藍山,是帶動魏牌銷量爆發的關鍵,9月全新藍山交出了6,108輛的月銷成績,該車系的同比增幅超過了200%。

9月車企銷量TOP10:自主“分化”,合資“求變”

圖檔來源:魏牌汽車

合資還有奮力一搏的機會

9月國内主流合資品牌的批售資料下滑幅度,依舊在3成左右(同比下降29%),不少合資品牌的市場處境,都堪稱是岌岌可危。

乘聯會統計的資料顯示,今年前9個月,國内主流合資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僅為41%。如果單看國内熱度空前的新能源市場,主流合資品牌的處境就更加艱難了,9月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高達64%,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為6.2%。

在新能源市場上的表現持續低迷,傳統油車業務又被一衆越來越具備成本效益優勢的自主新能源産品集體圍攻,主流合資品牌的日子,确實是越來越艱難,絕大多數合資車企9月份的市場表現,都出現了不小的下滑。

9月南北大衆繼續領跑國内合資市場,但南北大衆的月銷量均出現了幅度不小的同比下滑。一汽大衆9月售車14.8萬輛,同比下滑了18.2%;上汽大衆9月售車9.4萬輛,同比下滑了21.7%。

上汽通用五菱9月也重新回歸車企月度銷量前十榜單,且交出了相當不錯的市場增幅。9月上汽通用五菱售車9.2萬輛,同比增長了21.7%。目前,上汽通用五菱旗的新能源車銷量已經相當可觀,9月共計銷售新能源車76,052輛,在國内市場上僅次于比亞迪、吉利汽車和特斯拉(月銷88,321輛)。不過,上汽通用五菱雖然“身份”是合資車企,但旗下在售的産品基本都是自主車型,是以這家合資車企在新能源市場上的銷量回暖,并不代表主流合資車企整體的市場變化。

廣汽豐田則繼續在車企銷量前十榜單中敬陪末席,9月售車7.2萬輛,同比下滑了21.8%。

整體上看,已經在國内市場上錯失新能源發展先機的合資車企,目前的市場表現仍然比較“掙紮”,市場一路下滑的勢頭還很難按下暫停鍵。但不可忽視的現實是,最近一段時間裡,國内合資車企的改革力度都在持續加大,不僅在大幅度的下探車型售價,盡全力展示出成本效益優勢,還在電動化、智能化的賽道上全力追趕,近期可謂是大動作不斷。

比如本田在華推出了全新的新能源品牌烨和靈悉,馬自達在和長安汽車聯手打造增程車型,上汽通用為旗下“王牌車型”GL8推出了插混版等,都收獲了不小的行業關注度。此外,一衆合資品牌和中國本土的智能化供應商之間,也開啟了越來越多的合作,如華為、科大訊飛、騰訊、小馬智行等企業,都在越來越多的為合資新車賦能。

9月車企銷量TOP10:自主“分化”,合資“求變”

靈悉L,圖檔來源:蓋世汽車

較之一成不變,合資車企目前的大膽求變,肯定會帶來積極的正面影響,但最終成果,需要管道、營運和服務品質來支撐,需要新産品的市場表現來檢驗,但歸根結底,奮力一搏還有機會,繼續抱着過去的成績固步自封,就真的是死路一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