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黎錦晖:中國近代流行音樂之父 百年前老上海的“綜藝導師”

作者:飛格電話大賽

中國小康網新聞 在百年前的老上海,曾有一位教父級的"綜藝導師",他有很多名聲,比如中國兒童音樂之父、中國兒歌舞之父、中國現代歌舞之父、中國現代流行音樂之父等。他叫李金軒,女兒是中國音樂界第一位"偶像練習生"黎明。

"父親"和"第一",叔叔與蘿莉。這種父女組合夠吸吮啊!

黎錦晖:中國近代流行音樂之父 百年前老上海的“綜藝導師”

李金軒與黎明

我們的"偶像實踐學生導師"黎明叔叔,也足以買得起"中國兒童音樂之父"的名字,随便寫一首兒歌,就能"神奇"一個世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們小時候唱過,父母小時候唱,爺爺奶奶小時候唱,也就是——

"小兔子,打開門,快開門,我要進來了......"

歌曲《小兔子》原名《虎叫門》,是李金軒1925年兒歌舞劇《衆神姐妹》中的一段話,原曲如下——

《爸爸》一拍,流行歌曲的誕生,師傅就是這麼随便。據說,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也是偶然的。1927年,李金軒曾一次去杭州演出,看到"水光細,山雨也奇特"的西湖之美,深受啟發!跑回酒店,揮舞你的筆。

李金軒這個"流行歌曲第一"的名字叫"毛羽",由女兒的第一首歌。因為在那個時代崇尚婦女思想解放,突破封建禮儀和家庭壁壘,這首歌大膽地頌揚愛情,是以被反動政府當成"洪水獸",被诽謗稱為"全世界的聲音"。而李金軒和另外兩位開拓者劉海粟、張景生一起被污染稱為"海灘上的三大妖"。

你認為"專業"是一個現代的新網際網路流行語嗎?錯!李金軒已經在這首歌中用過《毛煜》

"小親戚,不要你的金子,不要你的小親戚,不要你的銀子,奴隸隻要你的心,哎呀,你的心......"

那麼,在那個封建保守的時代,它的震撼效果可想而知吧?

黎錦晖:中國近代流行音樂之父 百年前老上海的“綜藝導師”

陶行志

1938年春,教育家陶行志前往美國舊金山,為海外華人反日演講籌集資金,并巧妙地改了"毛羽"一詞——

"小吻,他要你的金子,小吻,他要你的銀子,小吻,還有你的心,啊,你的心!"

結果,演講效果出奇的好,陶行志後來驕傲地把這件事記在日記裡。

1931年,李金軒的月亮歌舞劇團開辦。有一天,作為總統,他親自擔任考官,一位來自昆明的革命青年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天男孩彈得不是很好,但不知何故,李金軒承認了他,并讓他成為一名小提琴練習者。

上圖顯示了男孩拉小提琴。後來,男孩從李金軒那裡學會了漢語拼音和作曲。然後,在1935年,這個男孩為電影"風與雲的孩子"寫了一首主題曲,名為"叛軍之歌"。而這個"偶像練習生"的名字叫Ear。(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