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和八個》導演張軍钊:他帶領年輕的第五代導演登上影壇

作者:澎湃新聞
《一個和八個》導演張軍钊:他帶領年輕的第五代導演登上影壇

張俊軒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微信公衆人物主任

中國第五代電影創始人、第五代電影《一八》導演張俊軒于6月9日上午在大連去世。

張俊軒出生于1952年。在新疆軍區服役五年後,他于1974年複員,在新疆烏魯木齊團結戰區擔任宣傳官。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1977年擔任聯考的導演姜海,是張俊軒的同班同學,在他的印象中,來自新疆的張俊軒是一個"很厚實,讀書很辛苦,很善良的學生"。你可以和他開玩笑,說什麼,做一個能和他說話的人。"

張俊軒成為第五代"開山導演",有一個曆史的巧合。到78年級畢業時,大部分大城市的學生都選擇留在北京或回到上海,而來自新疆的張俊軒則被配置設定到廣西電影制片廠。"去廣西電影制片廠可能不是他的願望,而是他的無奈。但廣西工廠作為一個小工廠,非常非常缺乏董事。我們這些回到上海或留在北京的人可能很難在三五年内獨自制作電影。而去廣西這邊,一兩年内就可以獨立導片。江海洋說。

與張俊軒一起"發行"廣西,還有攝影系張藝謀、肖峰和美術系何組,隻是一套電影創作團隊,而且都是電影學院,是最新電影審美理念的實踐。四位紳士剃光了光頭,鉚接了頭,做了一個和八個。

《一個和八個》導演張軍钊:他帶領年輕的第五代導演登上影壇

一張和八張海報

《一與八》講述了抗日戰争的故事,一支八路軍與八名戰俘在轉運的道路上與日軍窄路相遇,被強奸并被誣告在押的八路士兵,帶領其他戰俘并肩對抗敵人,在跋涉後越獄的戰俘們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張俊軒在多年後接受采訪時表示,影片的原劇本依然是非常傳統的八路軍表達方式,他發現原詩按照自己的了解,幾乎完全推翻了原著,重新創作。"已經做出了重大改變,主要是在美學上。把這些東西脫下來很傳統,過去所有說不敢遇見的東西都給他挖出來,包括土匪。每個土匪的英勇犧牲,每個人的死亡,每個人的結局,都經過了調整。那種悲劇,那種人的造型感,雕塑感已經出來了。"

《一個和八個》導演張軍钊:他帶領年輕的第五代導演登上影壇

一和八

在107次删減之後,第一部"第五代"電影頑強而生動地誕生了。第一場放映後,整個會場都沉默了近一分鐘,然後整個房間都起立鼓掌。張俊軒78班28名學生打了第一槍,第五代從第二階段登上了中國電影史的舞台。

張俊軒在接受采訪時也曾表示,如果沒有一個女人的拼搏和熱情,也許就不會有"第五代"的完全意識。而如果這些人沒有被配置設定到廣西工廠邊緣的小工廠,就沒有那種足夠的精力,沒有射出一些東西來證明給人看的殘酷精神,也許沒有那麼"極端"的"一八"。

《一個和八個》導演張軍钊:他帶領年輕的第五代導演登上影壇

老同學江海還記得那部電影,"這部電影完全運用了過去不同的叙事角度和形象語言,完成了最傳統的八路軍對抗日本鬼魂等全新演繹。在那一年的電影裡,陳道明、陶澤如、王雪軒都有非常好的表演。這部電影今天就出來了,相信1990年代以後的孩子們一定會愛上它。因為它仍然是全新的,是以從新的角度來看,它是這種非商業主題的典範。"

《一個和八個》導演張軍钊:他帶領年輕的第五代導演登上影壇

何群導演、張俊軒導演、肖峰導演、張藝謀導演(從左至右)微信,中國電影導演協會

之後,張藝謀、何群等人離開廣西工廠,獨立執導這部電影。"張俊軒是廣西的一個男人,有些孤獨的手很難唱。這也許也是他後來對自己的寫作有一些不折不扣的原因。"1989年,張俊軒還擔任副導演、中國電影人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員。Arclight參加了198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并憑借《生命的毯子》獲得了特别獎。20世紀90年代,張俊軒拍攝了一些電視劇。由于實體原因,張俊軒的創意計時塔設定在2002年。

《一個和八個》導演張軍钊:他帶領年輕的第五代導演登上影壇

弧光海報

今年,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授予張俊軒導演"年度評審團特别表彰"。張俊軒因身體原因無法到場,特意錄制了一段視訊來解釋原因并表示感謝,這也成為張俊軒留下的最後一張照片。

《一個和八個》導演張軍钊:他帶領年輕的第五代導演登上影壇

張俊軒留下的最後一張照片。

張俊軒去世當天,張藝謀通過妻子的微網誌陳俊軒向張俊軒緻敬:"得知俊君的死訊,我震驚不已!一個多月前,在導演協會看到少紅放你的視訊,你也和你老同學打招呼,可想而知這麼快就無法想象了!君宇、何群、肖峰和我四、82年畢業,一起來到廣西電影廠,新生的小牛,心情好,拍出了震撼世界的"一八",那是第五代開山之山。這是一部處女作,在記憶中永遠不會不可磨滅!回首那一年,很多細節還在眼前,但何群和君宇卻相繼離開,噓聲一聲!軍隊一路走來都很順利!"

得知張俊軒的去世後,江海感到非常難過,"想想過去在一群日子裡學習,想起他對我們第五代導演的意義,因為《一八》打了第一槍,讓我們還沒有成為各地這些學生的導演,也漸漸地受到了各地電影制片廠上司的重視。可以說,《一八》不僅是第五代導演的開場山,也為第五代導演迅速登上電影界,用自己的形象審美體系拍攝自己的電影開辟了一條道路。非常感謝你的舉動,非常想念他。老同學,一路走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