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人說:黃牛身上有一塊最硬的骨頭,這塊最硬的骨頭長在哪裡呢?

作者:老胡說三農

今年是牛年,是以關于牛的讨論越來越多。兩天前,當我上網時,我看到有人說,"剝皮上有最硬的骨頭",最硬的骨頭可以承受1,500---2,000公斤的拉扯,被稱為動物中最硬的骨頭。

有人說:黃牛身上有一塊最硬的骨頭,這塊最硬的骨頭長在哪裡呢?

那麼,黃牛身上有最硬的骨頭嗎?如果是這樣,骨頭在哪裡生長?讓我們來談談這個。

黃牛是我國固有的普通牛種。因為頭皮上的頭發主要是黃色的,是以被稱為黃頭皮。

我國有許多優良的黃牛品種,比較有名的黃牛品種主要是秦川牛、西鄉牛、南洋牛、泸溪牛、津南牛、延邊牛等。但無論哪種類型的黃牛,它的體長都在1.5~2.5米左右,它的體重在200~350公斤左右,具有身高、肌肉發育、适應能力強、繁殖性能等特點。自古以來,它一直被用作農民服務的重要家畜。

有人說:黃牛身上有一塊最硬的骨頭,這塊最硬的骨頭長在哪裡呢?

黃牛,像馬,驢和騾子一樣,是一種可以食用的家畜。但是在服務方法上,黃牛和馬,驢和騾子之間是有差別的。當人們為馬、驢和騾子服務時,他們使用夾在前肩胛骨上的木制夾闆來提供動力或拉力,而當人們為剝頭皮服務時,他們使用彎曲的木棍(俗稱繩頭)附着在剝頭皮的肩胛骨上,使肩胛骨提供動力或拉力。一般來說,剝頭皮可以拉動1,500---2,000公斤的物體。是以,剝頭皮的身體确實有最硬的骨頭,而這塊最硬的骨頭生長在頸部和身體的連接配接處,即肩胛骨。

有人說:黃牛身上有一塊最硬的骨頭,這塊最硬的骨頭長在哪裡呢?

奶牛肩胛骨有多難?

我們都熟悉盔甲。在古代,人們會在盔甲上雕刻文字進行記憶,是以在我們的印象中,許多文字都刻在盔甲上。

其實,遠古時代的重要記憶并沒有刻在的盔甲上,而是刻在了黃牛的肩胛骨上。據說儲存較好的甲骨文現在"東方分析,鳳凰□□□□;這行文字刻在頭皮的肩胛骨上。也正是因為這條字線刻在了剝頭皮的肩胛骨上,這樣文字行可以更好地儲存下來,而刻在的盔甲或其他動物骨骼(如鹿骨、虎骨、骨頭等)上的文字,現在有些模糊了。這表明黃牛肩胛骨有多難。

有人說:黃牛身上有一塊最硬的骨頭,這塊最硬的骨頭長在哪裡呢?

據說,一平方厘米的陸龜可以承受350公斤的重量,一平方厘米的虎骨可以承受330公斤的重量,一平方厘米的鹿骨可以承受310公斤的重量,一平方厘米的鲭魚可以承受280公斤的重量,一平方厘米的黃牛肩骨可以承受460公斤的重量。這表明黃牛肩胛骨有多難。

有人說:黃牛身上有一塊最硬的骨頭,這塊最硬的骨頭長在哪裡呢?

當然,水牛肩胛骨也很硬,一般來說,一平方厘米的水牛肩胛骨可以承受420公斤的重量。然而,水牛肩胛骨的硬度略低于黃牛肩胛骨的硬度。是以,頭皮肩胛骨應該被稱為所有動物中最堅硬的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