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2年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信呼籲統一,宋美齡回複的8字,令人心寒

作者:史評

1982年7月24日,海峽兩岸的報紙上紛紛刊登了一條頭條新聞,内容是廖承志緻蔣經國的一封個人信件。在這封信中,廖承志用詞真摯,态度十分友好,呼籲祖國統一。

可是這封信卻猶如石沉大海,遲遲沒有得到蔣經國的回複。遠在美國的宋美齡得知此事之後,立刻給廖承志寫了一封回信。看着這封回信中的八個大字,廖承志的心頭湧上一股難以名狀的情緒。黨中央得知宋美齡回複的内容之後,也感到十分寒心。

1982年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信呼籲統一,宋美齡回複的8字,令人心寒

圖:宋美齡

蔣經國為何遲遲沒有給廖承志回信?宋美齡又回複了哪8個字呢?

随着解放戰争的節節勝利,國民黨反動派的勢力逐漸潰散,蔣介石眼看着自己的獨裁統治即将傾覆,心有不甘的他決定帶領殘餘軍隊退守到台灣地區,在這裡重新休整,随時準備反攻大陸。

雖然我國大陸已經被解放,新中國也已經成立,但是中國面臨的國際形勢依舊非常嚴峻。國外的反華勢力依舊在對這個東方古國虎視眈眈,企圖制造分裂中國的陰謀。

美國把這個願望寄托在了敗退台灣的蔣介石身上,多次暗中給蔣介石提供武器、資金等支援。蔣介石得到了美國的援助,企圖對抗大陸的氣焰更加嚣張了,為了防止台灣的群眾産生重回大陸的心思,蔣介石下令封鎖了諸多海峽兩岸交流的管道。

1982年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信呼籲統一,宋美齡回複的8字,令人心寒

圖:蔣介石

為了能夠反攻大陸,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援下,行為越來越乖張了,屢次派出軍隊,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進行挑釁,對當地的百姓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美國企圖制造“兩個中國”的陰謀也越來越明顯。

毛澤東等中央上司人決定動用武裝力量進行威懾,遏制台獨分子的萌芽勢頭。經過多方面部署,1958年8月,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對駐守在金門島上的國民黨反動勢力進行大規模炮擊封鎖行動。

蔣介石對于我軍的這番舉動十分驚訝,迅速調整部隊進行反擊,雙方在海峽兩岸形成對峙局面,中國大陸與台灣的交流越來越艱難了。

在蔣介石的閉目塞聽之下,台灣群眾渴望重回大陸的心思也逐漸消退,祖國的統一事業将要走的路越來越坎坷和漫長了。

1982年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信呼籲統一,宋美齡回複的8字,令人心寒

圖:金門炮戰

為了緩和兩岸關系,黨和國家的上司人一直在進行着不懈的努力。通過總結過去的經驗和教訓,我國上司人創造性地提出了“和平解放台灣”的大政方針。

當時來往于台灣與大陸的商人,可以接觸到海峽兩岸的諸多社會情況,他們積極地向台灣地區傳送着大陸的殷切盼望。同時,我黨還積極争取與台灣當局進行和談,通過國際輿論等多種方式,尋求早日統一的方式。

當時國民黨中的諸多官員跟随蔣介石敗退台灣之際,由于撤退的時候十分倉促,他們都沒有來得及與大陸親人見一面。當時國民黨内部隻有一些進階将領才能獲得重回大陸的機會,這些處于基層的官員隻能被困在台灣,三十多年都不曾回家。

1982年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信呼籲統一,宋美齡回複的8字,令人心寒

圖:蔣經國

在黨和國家的聲聲呼喚中,在愛國志士的不懈努力下,海峽對岸的人民越來越渴望能夠重新回到大陸探親,群衆要求祖國統一的呼聲日益強烈。

1982年,蔣經國發表了一篇悼念父親蔣介石的文章,在悼文中,蔣經國說到:“非常希望能夠讓父親的亡靈重新回到故鄉,與其他先輩一同葬在蔣家祖墳”。他還說:“當時父親去世的時候,希望能夠重新回到大陸。如今他不在了,我願意把這份事業進行到底,但是我們應該顧及民族感情,探索新的道路……”

大陸時刻關注着台灣的動向,得知蔣經國的這一舉動之後,鄧小平認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可以從蔣經國的身上入手,在他的倡導下,黨中央決定努力争取一下這位國民黨領袖。

當時為了解決台灣問題,我們專門成立了對台工作小組,但是如果以中央的名義,去和台灣溝通,顯得有些官方和嚴肅了。正當廖承志在為此事苦苦思索時,組長鄧穎超對他說:“你和蔣經國不是從小就認識了嘛。而且還一起在莫斯科留過學。不如你就以個人名義,去找他叙叙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1982年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信呼籲統一,宋美齡回複的8字,令人心寒

圖:廖承志

聽到鄧穎超的話,廖承志如夢初醒,他十分高興地說:“對!如今祖國統一已經迫在眉睫了,我剛好可以借着自己與蔣經國的這些私人交情,為國家做一點事情。”

最終廖承志以自己的私人名義,給蔣經國寫一封信。當時中國大陸已經普遍使用白話文了,但是廖承志考慮到台灣地區還有較多地方在使用文言文,于是在寫信時,他特地使用了文言文格式。

經過一番詳細地商讨,在鄧小平的建議下,廖承志、鄧穎超等人修改了無數次細節問題,這封給蔣經國的信終于寫好了。随後《人民日報》便立刻将這封信件公開,向世人彰顯着大陸的态度。

為了讓蔣經國更加相信大陸的真誠态度,廖承志還向中央提出要将蔣家的祖墳進行重新翻修。他說:“我和蔣經國自幼相識,他們家對于祖墳十分重視。如今他們遠在台灣,回國修整祖墳多有不便,不如我們主動将他們家的祖墳修整一番,讓增進兩岸同胞的友誼有更大的說服力。”

1982年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信呼籲統一,宋美齡回複的8字,令人心寒

得到應允之後,廖承志親自帶人前去修整蔣家祖墳,随後他還專門拍了一張修整之後的樣子,随着那一封寫給蔣經國的信,一同寄給了蔣經國。

蔣經國在台灣收到這封沉甸甸的來信時,十分驚訝。當他看到照片上自己家的祖墳竟然被重新修整,變得煥然一新了,沉默了很久之後,蔣經國才幽幽地說了一句:“好的,我知道了。”

但是由于台灣消息閉塞,這封寫給蔣經國的信很難被廣大台灣群眾所獲悉。為了讓台灣群眾更好地了解大陸的态度,廖承志還專門拜托了在台灣的記者朋友,讓他幫自己把這篇稿子發出去。

在信中,廖承志用詞懇切,以同窗與兄長的身份來教導蔣經國,提到蔣經國近幾年的分裂行為,廖承志還以兄長的身份進行呵斥和教誨,苦心告誡蔣經國“偏安之局,焉能自保”,呼籲他能夠早日認清形勢,為促進祖國統一事業做出貢獻。

1982年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信呼籲統一,宋美齡回複的8字,令人心寒

結尾的時候,廖承志還邀請蔣經國前來叙舊,他說“曆經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希望能夠早日見面。

台灣群眾看到這封來自大陸的信件,用的是自己熟悉的文言文格式,内容寫得又是如此情真意切,他們呼籲早日回歸祖國懷抱的聲音日益響亮了。這封信在國際上也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國民黨面臨着巨大的輿論壓力。

可是面對如此形勢,蔣經國卻始終沒有發聲,更不曾給廖承志回信。可是遠在美國的宋美齡按耐不住了,她借着自己是廖承志長輩的名義,也寫了一封公開信,在信中她赫然寫着“敝帚自珍,幡然來歸”8個大字。

面對黨和國家的殷切期盼,

1982年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信呼籲統一,宋美齡回複的8字,令人心寒

看到宋美齡的來信,廖承志原本熱烈的心情仿佛被冷水澆了一般。廖承志本來以為能夠憑借着自己與蔣經國多年的私教情誼,勸說他迷途知返。可是蔣經國卻甘願當起了“縮頭烏龜”,絲毫沒有任何行為。而宋美齡更是過分,竟然用“敝帚自珍”來諷刺中國大陸的這番努力。

當時台灣當局的國民黨反動勢力依舊高呼“反共”、“堅持拒絕與大陸交流”等口号。宋美齡為了迎合台灣局勢,還特意将這份公開信在台灣大肆宣揚,極力抹黑大陸形象,企圖給台灣群眾洗腦。

但是公道自在人心,台灣群眾已經看到了大陸方面的諸多努力,反而是國民黨一直企圖在台灣制造獨裁統治,他們都開始盼望着兩岸能夠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

即使沒有收到蔣經國的回信,廖承志也沒有輕言放棄,他繼續與鄧穎超、鄧小平等人一起,為祖國的和平解放台灣事業奮鬥,在他們的努力下,台灣的輿論形勢正在向好發展。

1982年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信呼籲統一,宋美齡回複的8字,令人心寒

圖:鄧小平

遠在台灣的蔣經國,迫于群眾壓力,決定要與大陸建立和平對話,可是他身份敏感,如果貿然行動,對于國民黨内部穩定是極為不利的,該怎麼打破與大陸對峙的僵局,成為了困擾蔣經國的一個難題。

遠在大陸的黨中央也看到了蔣經國的猶豫之處,1982年8月,鄧小平在會見陳樹柏、鄧昌黎的時候,談到那封廖承志寫給蔣經國的公開信,他說到:“見到蔣經國,請代我向他問候。我們知道他現在也面臨着諸多難處,但是也不要一直闆着面孔嘛,如果他自己不能出面,也可以讓别人出面呀。”

聽到鄧小平的這些提點的話,陳樹柏明白了中國大陸的良苦用心,他講這些話原封不動地轉述給了陳立夫。陳立夫也心領神會,為了早入促成祖國統一,他決定派出自己的私人助理楊亨顯來到大陸,進一步試探大陸方面的态度。

1982年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信呼籲統一,宋美齡回複的8字,令人心寒

圖:陳立夫

1983年5月,楊亨顯來到大陸溝通相關事宜,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親自接待了他,鄧小平說:“我們非常希望兩岸能夠早日進行和談,祖國能夠早日統一,我們也能夠對國家和人民有所交代。”

楊亨顯聽到鄧小平語重心長的話,心中感慨良多,他說到:“是的,陳立夫先生派我此次前來,正是來溝通此事的。”

這次會談極大地推動了兩岸關系朝着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鄧小平決定抓住機遇,繼續與台灣方面進行溝通,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結合台灣問題的具體實際,提出了關于中國大陸與台灣和平統一的設想。

這份設想書一共有六條主要内容,是以也被稱為“鄧六條”,這份設想書在國際上迅速引起了極大反響,受到了海内外輿論的一片稱贊。

1982年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信呼籲統一,宋美齡回複的8字,令人心寒

在“一國兩制”的方針指導下,中國相繼收複了香港、澳門等地區,面對記者提問,鄧小平說:“港澳問題能夠用一國兩制來解決,我相信台灣問題也會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獲得解決。‘一個中國’是基礎,更是民族的殷切期望,又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擋民族的共同期望呢?”

面對國内形勢的劇烈變化,蔣經國内心越來越動搖了,他提出了要解除在台灣及澎湖列島的戒嚴令。消息一經釋出,台灣群眾一片歡呼,他們終于看到了重回大陸的希望。

1987年,在蔣經國的暗中支援下,台灣當局允許群眾赴大陸探親,雖然他們做出了諸多限制條件,但是封閉了将近四十年的海峽兩岸終于還是重建立立了溝通。

1982年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信呼籲統一,宋美齡回複的8字,令人心寒

台灣和平統一是祖國人民的共同期望,在黨中央的正确帶領下,在“一國兩制”和“鄧六條”方針的指導下,台灣必定統一,也必然會統一。

繼續閱讀